华声在线11月20日讯(记者 谢添翼)11月19日下午,“湘”当自觉自信自强——“巩固攻坚成果 迈向乡村振兴”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西岭村跳石子村民小组,这是一个上千年历史的瑶家寨子,由于地处偏远,交通和信息闭塞,曾经是个贫困村。2015年起,村民通过入股专业合作社,放养“莽山黑豚”,走上共同致富道路。其“公司+合作社+项目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被外界称为“跳石子”模式,2021年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

跳石子瑶寨一角 谢添翼 摄

利用林下放牧打造一村一品“莽山黑豚”

“嗵、嗵、嗵……”在土里巴吉跳石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莽山黑豚养殖基地,负责饲养的村民左手拿着竹筒、右手拿着木棍敲打起来,很快,一群黑猪、乌鸡从四面八方的树林中欢快地围了过来,争着吃食,吃完后又分散到山上活动去了。

跳石子莽山黑豚养殖基地 (资料图片 受访者供图)

“这里像放牛一样养猪,可放养300多头莽山黑豚,养足1年后才能卖,还有几百只鸡,我们是与莽山土里巴吉农庄有限公司合作分红的!” 赵王保笑眯眯地说。

王保是跳石子组的组长,担任土里巴吉跳石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养殖基地位于跳石子一个叫“金鸡冲”的地方,这里绿树环抱、竹木成荫、溪水潺潺,离小村庄约2公里,一组简易的竹木围栏,一间饲料瓦房、一排排仿生态的猪窝,简易、原始、生态。

在养殖基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与黑豚混放在一起的鸡,常常喜欢骑在猪背上,它们还有着特殊的登高“本领”,可轻松地飞上树梢。

“鸡喜好活食,常飞到黑豚的背上啄虱子,又怕被黑豚捕食,只好飞上树栖息。”赵王保解释道。

赵王保介绍,莽山黑豚运用古法畜牧技术,通过野外采食和补料获得食物,补料由玉米、稻谷、小麦等谷物发酵而成,全程用中草药防治疾病,成功打造一村一品“莽山黑豚”,形成品牌效应。他说:“由于是生态养殖,莽山黑豚肉质鲜美、肥肉不腻,口味独特,十分受市场欢迎,市场零售价平均达到每斤100元以上。”

村里还在公共区域建起了莽山黑豚馆。游客来到莽山黑豚馆体验,坐上餐桌,服务员端上来一盆莽山黑豚肉,片儿切得极薄,把肉放进火锅,马上飘香四溢。

跳石子经营管理方式也很特别

跳石子在海拔800多米的半山腰中,2000年前,这里不通公路,赵王保记得自己上学时,打着赤脚得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2008年开始,进村有了水泥公路,瑶民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因为没有好的产业,大伙还是没有真正富起来。

“要想富,我们就要跳起来找门路。”赵王保想得很多。

2015年2月,赵王保带领村民们成立了跳石子种养专业合作社,吸引19户村民入社。当年5月,跳石子种养专业合作社与莽山土里巴吉公司正式“联姻”。合作社以全组3500亩土地、林地作为经营条件入股,土里巴吉公司以技术、品牌和销路为条件入股,共同成立土里巴吉跳石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展莽山黑豚养殖项目,双方各占50%的股份。赵王保担任跳石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怎么做?一是均权入股,村民都按5000元入股,公司与合作社股份平等,均权合作。”赵王保说,“同时,均权议事,均权分红。”

“公司的法人代表由村民担任,财务也由村民管理,像这样的公司,村民很支持,都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村民邓龙贵说。

2015年6月,莽山黑豚分批运抵跳石子的新家。从此,一头头健壮的莽山黑豚,在跳石子的山上奔跑着。

跳石子很有仪式感的分红现场挂着一排排莽山黑豚肉(资料图片 受访者供图)

2016年底,跳石子瑶寨热闹非凡,举行了一个很有仪式感的分红:一排排黑豚肉,一沓沓人民币,20户首先入股的村民排着队,喜笑颜开一一走上前台领取合作社“红利”——每户分红5000元,并分黑豚肉5斤。一年时间,入股村民就将投入的本金全部收回。未入股的5户坐不住了,也强烈要求加入了进来。

莽山黑豚肉的名声传出去之后,跳石子建起了莽山黑豚馆,前来品尝黑豚肉的游客越来越多,带动了跳石子的人气。2019年,跳石子又建成了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及5栋民宿。公司还在莽山黑豚馆设立了村民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展示区,为村里的农副产品带来销路,仅此一项每年就能给每户村民带来1万元以上收入。

“跳石子模式可贵之处就在于人人参与利益共享,共同致富。” 赵王保说,这几年,村民每年在合作社户均分红达5000元。综合各项收入,参加合作社的25户村民,每个家庭一年增加的收入在4万元左右,人均增加收入接近1万元。

跳石子真的“跳”了起来,村民的腰包鼓了,日子火了。

今年,跳石子又启动了“中药排毒提质”猪产业化项目,打造地方品牌。同时着手建设康养项目,深圳扶苍医学已入驻跳石子开中医村,发掘瑶医。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跳石子还在不断往前“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