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会陈皮可以分为哪些生理阶段?

青 皮:

未着色的青柑加工剥出的皮叫青皮,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采摘,生理未成熟,其皮薄、色深、质硬,味芳香浓郁带辛涩,耐储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红皮:

柑果开始着色、由青初转红的皮,偏青绿,青绿中泛黄。一般10月采摘。芳香浓郁,辛涩中略显甜度,耐储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皮

中红果,黄绿相间,黄中带有较明显青绿;一般11月初至中旬采摘,成熟度适中,辛香、甜度适中,皮较厚,皮性趋温和,较易储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红皮:

基本完成着色,大红色,或红中夹着微青绿,一般11月下旬到12月中采摘。柑皮已成熟,糖分高,味醇甜,香浓郁,皮性温和,相对青皮、二红皮储存难度大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至皮:

冬至期间采摘,也叫全红柑皮,柑果的最后一小段生理期,产量少;成熟度最高,糖分达到顶峰,香甜醇润,品味独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什么是冬至皮?

指在冬至期间(约冬至前1周和后1周)所采摘柑果制成的柑皮。冬至柑是新会柑一年中最后一小批挂果,是新会柑完全成熟的生理期,是成熟度最高的阶段,是柑果的最后一小段生命期;也叫全红柑。

三、新会柑为什么要赶在冬至前完成采摘清围?——冬至柑少的原因

新会柑很少留到冬至期间采摘,一般在冬至前10天左右就完成采收工作关进行“清围”,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天气问题:当地冬至前较长一段时期天气往往晴朗、干燥且稳定,特别适合柑皮的晒制。但冬至期间或之后,天气容易变化,阴天雨水多,大大增加晒制难度,影响柑皮晒制质量。

2、柑果生理习性问题:冬至来临前10天左右,柑果已完全成熟,不及时采摘会出现大量的落果,影响产量。能继续留下来的(即冬至柑)数量大大减少。因此普遍要及时采收。

3、不及时采摘影响来年产量:按新会柑树的生理需求,冬至期间应当开始进入休养生息阶段,为新一轮的生长周期做准备,而柑农也需为此做好各种修枝补肥等措施。如过迟摘果不仅整个生长周期会推迟,来年亦会影响柑树的生长。

四、冬至皮有哪些特殊性?

1、量少、稀有难求:

为了避免落果影响产量和天气不佳影响大批量晒制皮,以及影响果树休养生息进而影响来年产量,当地柑农普遍在每年冬至来临之前的10天左右收完所有柑果并完成晒制;而能留至冬至期间的柑果数量少之又少,因天气问题加大晒制难度,后续储存陈化要求更高,因此冬至皮数量极少,甚至一皮难求。

2、品质相对佳:

按新会柑习性,一般临近冬至未及时采收的柑果便会出现落果现象,能留到冬至期间的柑果一般柑园管理特别到位,果树特别健康,而好柑园好果树的柑果往往品质也更好。另一方面,冬至柑成熟度最高,皮身最厚,成色好,营养成分较高。

3、品味特殊:

冬至皮更醇甜,一股浓浓的香甜味,一种特别舒适的成熟味道,香气滋味十分独特。如果说青皮或二红皮是一种辛香、生香,冬至皮就是一种甜香、熟香。

4、皮性温和:

因成熟度最高,在各阶段陈皮中冬至皮最温和;茶汤特别醇厚、温润、绵滑。

5、皮外观有区别:

冬至皮特别肥厚,新皮色泽更鲜红,陈化较久皮褐红色更明显(较老的青皮或二红皮显黑褐色)。

冬至皮,稀少珍贵,品味独具,且存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