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会场悬挂的是领袖的画像。

之所以变更为国徽,是因为有一名党员干部在一次参会以后立即写下报告交给中央,报告中提出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会场中央应该悬挂的是国徽,象征着国家。

收到其的报告以后,中央当下便予以采纳,并将会场中央悬挂的领袖画像更改为国徽。

这位“报告人”一生坚持真理、坚持正义,立党为公、宽厚大度,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彭冲。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彭冲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倾尽所有为祖国事业的建设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作为人民的好干部,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民如子,为民办实事、谋福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于福建,他是“龙师”第一个党员

1915年3月,彭冲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的一个贫困家庭。那段动荡的岁月里,祖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桎梏之下,处于水深火热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生于如此艰苦岁月的彭冲自小便对当时的社会现状颇为不满。少年时期,满腔热血、踌躇满志渴望改造社会的他在读书期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先进的新思想如同一场甘霖降落在这个少年干涸的内心,他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之下,彭冲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派地下党员前往漳州恢复了当地的党小组,彭冲顺利成为了“龙师”的第一名共产党员,并作为“龙师”第一位党支部负责人,开始在漳州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踏上革命道路的彭冲开始在自己的故乡福建漳州秘密开展革命工作,他在学生群体中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将革命的种子播撒到更多的青年心中,吸引了一个又一个的青年学生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之中,党小组不断发展、壮大。

1934年,彭冲加入虹桥文艺研究社,在研究社期间他时常亲自编导话剧并参加演出,很快便成为研究社里的骨干成员。

在彭冲的影响之下,研究社利用排演进步话剧的形式,积极宣传党的主张,以艺术为载体进一步传播革命思想。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更是带领着研究社上下奔赴厦门进行巡回公演。在国家危难存亡之际,他与其他党员一起临危不惧,抛开个人安危大力宣传抗日思想,积极组织闽南地区抗日文艺联合战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之后,彭冲接到上级党组织命令,回到漳州恢复建立中共漳州工委,以工委为载体加入抗日救亡运动的队伍之中,在他的组织发展之下短短数月该组织便发展到三千多人。

主政江苏,他是人民的“好书记”

新中国成立以后,彭冲被中央派往江苏省出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在江苏,彭冲一待便是数十载春秋。主政江苏期间,其历任南京市市长,中共南京市委第一书记,江苏省委书记。

人们将他誉为新南京城的创业者,是他成功将南京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是他将“绿色”洒满南京;是他支援建设了南京长江大桥工程……

在彭冲的带领之下,南京从解放初期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开始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他多次强调:“市委要一心一意把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建设成一个生产城市,南京一定要发展生产,凡是一切有利于发生生产的事,我们都要全力以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作为领头人他并不是“说说而已”。他总是亲赴第一线,在现场指挥工作;曾经为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他在厂区“驻守”长达一个月的时间。

他重视高精尖产品的生产,在他努力之下,南京开创了许多全国第一的重要产品:第一辆轻型卡车、第一支微波电子管、第一支电视显像管等等一系列“国产第一”。

这不仅让南京的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也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绿色南京”是彭冲在南京的又一功绩,是他最先“绿化、彩化、香化、洁化、净化”的“五化”理念。

在他的大力倡导之下,南京从最初的“灰蒙蒙”到繁花夹道,四季有不同的植被装点的“绿色长廊”。彭冲在南京不仅“种树”还“护树”,他对林木十分爱护。

有人说,彭冲爱护树木,就如同爱护自己的孩子。确实,他自己就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其对待草木如同自己的儿孙,最痛恨无知的人乱伐树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京的每一个区,彭冲都成立专门的绿化队,在做好绿化工作的同时也加大遏制盲目开荒、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

与此同时,高瞻远瞩的彭冲在改善民生的基础之上,大力规划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不仅抓好眼前的建设工程,而且为南京未来的城市发展规划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他主张:“自力更生,依靠群众,改造环境,重建家园”。在他的带领之下南京许多老旧的棚户区被改建成了崭新的村落和新型的城镇住宅,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旧貌换新颜的南京也焕发出新的风采。

南京是一座历史底蕴丰厚的城市,在“新建”的同时,他也并未忘记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留存。

对于相关文物古迹制定相适宜的保护计划,让它们与城市化的南京相互融合,继续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许多南京的历史文化遗迹,皆是在他的保护之下才得以在动荡中留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江苏,彭冲不仅付出了时间,也倾尽了自己的心血。众所周知,彭冲对江苏抱有非常深的感情。

彭冲曾言:“我到地方工作以后,先到福建,后到江苏,直到担任南京市市长,后来到江苏省委工作,从此再也没有离开江苏。江苏是我的第二故乡,在我心中的分量很重。”

哪怕最后他调离江苏,但他每每回到江苏都称之为“回家”。对自己倾尽心血、给予满腔热情的地方,他的心中有深深的牵挂和希冀。牵挂着南京未来的每一步,却又时刻心怀美好的愿景,相信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心怀故里,他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彭冲子女:“他在南京待的时间比在家乡还长。”他年轻时离开家乡,为了革命踏上征程,谁曾想这一别竟是数十年。可谓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彭冲虽然将自己的大半人生都奉献给了江苏和南京,但是在他的心中却从未忘却自己的故乡“漳州”,他生在这儿、长在这儿,这片闽山闽水养育了他。无论时光流逝,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记得自己来的方向,和自己长大的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离家在外多年的游子,彭冲自1987年后曾多次回到漳州视察。心系故里的他虽然身处他乡,但是一直很关心老家民众的生活及家乡的发展建设情况。

返乡期间,彭冲曾亲自到老乡家里了解漳州的实际情况。看到乡亲们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看到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不仅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还用漳州话对大家说:“你们很福气呀。”

他同样十分关心漳州本土的城市建设和绿化工作。漳州本地曾面临过自来水资源紧张的窘迫,在经费不足的阻碍下迟迟得不到解决。

彭冲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建议他们可以解放思想,通过借贷的形式筹措资金。接着,其又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了相关情况,在他的努力之下漳州市向某外资银行借贷到了这笔工程款项,解决了市政的燃眉之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程的顺利落成,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漳州的自来水供给问题,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彭冲还根据自己在江苏的数十年经验,建议当地发展生态文化名城的建设。

在彭冲看来,自己的故乡漳州是一座拥有一千多年历史底蕴的城市,虽然不大但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有许多美丽的山川和河流,更有众多的花果植被。

彭冲一贯主张重视城市绿化工作,他建议当地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重视城市绿化,多种大树的同时也要注重古树木的保护工作。

在他看来,古树不仅是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这座城市生命的延续者。故而,他十分重视古树木的保护工作。

即便将自己的大半人生都奉献给了江苏,但作为漳州的儿郎他从未忘却自己的故乡。据相关人员回忆,彭冲老年时期时常返乡,且十分喜爱和乡亲们聚在一起泡茶、谈天。

与年轻人一起讨论漳州的发展建设,总是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让在场的年轻人颇为受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闲暇之余,他也十分喜爱家乡本土特有的芗剧和锦歌。在一次看完表演以后,他兴奋地向周边的人说道:“咱们漳州芗剧的七字调、哭调与台湾那边的歌仔戏非常相似,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享年96岁,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彭冲年少时便投身革命,作为一名党员他在我党举步维艰的时候身处基层却从未放弃斗争,不计个人安危危,逆流而行做革命道路开拓的先锋。

战争爆发以后,他毅然参加新四军,穿上军装成为一名铁骨铮铮的军人,南征北战期间同党和人民生死与共,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被派往江苏,在江苏和南京的数十载里,他不仅让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也为南京的城市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京人民心里,彭冲是“好书记”,哪怕他早已离开,但是却一直被铭记在心。

为政七十载,他为老百姓办的事事数不胜数,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其一生坚守本心,心中有民、心中爱民。哪怕在其退休之后,仍旧是十分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始终如一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一心为民。

他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许多人都曾提出为其书写传记,想要以此记录下这位奉献者的事迹。但是,彭冲皆一一婉拒了。

有人询问为何婉拒,他只是说道:“在我所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我所做的只是党交给我的一些具体工作,算得上一名积极的参与者或执行者吧,并没有太多特殊的地方;至于我个人在此之外的一些活动,亦无须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一段话,足可以看出他的质朴和伟大。彭冲为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在自己眼中只是一些自身力所能及的工作。

哪怕身处高位,却始终将自己作为祖国的建设者,作为人民的公仆,从不居功自傲,一如既往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他不愿留下传记,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并没有太多的特殊之处,而是将所有功绩归于党、归于人民,这样难能可贵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情操着实让人由衷地敬佩!

即便现如今他早已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功绩,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相信无数后来人会承袭彭冲的精神,带着彭冲的希冀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