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自11月17日进京政策调整后,为落实检查站管理措施,北京警方日均投入5000余警力。截至21日24时,总共盘查车辆73.2万辆,156.9万余人次;对于环京通勤人员数据库,目前全市数据库有92万人,已通过新增入库申请5979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周一早高峰,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探访白庙北检查站获悉,白庙北检查站在高峰时段专门将一条机动车道导改为三条非机动车道,引导驾驶两轮电动车摩托车及行人利用专用通道进行安检,高峰后再将车道导改回机动车道。11月22日当天,白庙北检查站早高峰在8点左右结束,现场秩序良好。

早高峰提前90分钟结束 通勤人员:特别顺畅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白庙北检查站看到,11月22日早7时20左右,机动车排队长约250米左右,到了7时30分,车辆排队已经不足200米。行人、非机动车通过临时设置的3条非机动车道,平均过检时长仅约5分钟。到了早上8时左右,白庙北早高峰已基本结束。

虽然11月22日京冀地区天气寒冷,风力较大,但根据流量测算,今日早高峰人、车流量与上周一数量基本持平。

“通道改了以后,感觉一下子就过去了。”每日骑摩托车通勤的韩先生在过检后告诉记者,上周过检的时候还需要40分钟时间,今天想到是周一,人可能会多,自己还特意提前出门了一会儿,结果没想到检查站的秩序已经大有改观。“都没怎么排队,直接就过去了,特别顺畅。”

据了解,为切实提升安检效率,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反特巡支队强化对白庙北检查站早高峰时段车辆人员情况的分析比对,发现此时段主要分为驾驶两轮电动车摩托车、汽车、步行3类进京人员(总数约8000人),其中驾驶两轮电动车摩托车、步行人员约0.6万人(占7成以上),数量较多。特别是驾驶两轮电动车摩托车人员速度最快、最为灵活,可快速到达站前,行人次之。

对此,检查站在高峰时段专门将一条机动车道导改为三条非机动车道,引导驾驶两轮电动车摩托车及行人利用专用通道进行安检,高峰后再将车道导改回机动车道,对机动车进行有序削峰。通过上述措施,早高峰通行效率提升35%,提前1小时30分钟结束。

“我们从检查站前2公里的位置开始,分别设置了远端疏导岗、中段的分流岗和站前的秩序维护岗。”白庙北检查站值班副站长王帅告诉记者,远端疏导岗会把逆行的群众劝导到正常的进京方向;中段分流岗在距离检查站约240米的位置,对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进行分流;而在高峰时段,行人聚集较多时,站前的秩序维护岗则会将第三条机动车道,临时划分为3条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增加3个安检设备,保障进京人员最快通行。

“之前我们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每天测算流量,对通行方案进行讨论并整改,等天亮了进行尝试。中间也有失败的时候,有通行效率不太高的时候,就第二天再讨论,再去改。所以中间曾有稍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希望市民能多理解。”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副局长刘译键说道。

公交车提前查验 过检查站时无需停车

据了解,检查站执勤警力早高峰前一小时全部到岗,指挥室调度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全面掌握进京车流、人流变化及站前通行秩序等综合情况,找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进京高峰的“时间差”,及时指挥调度一线执勤力量分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强化分类疏导、错峰应对,全力提升通行效率。

在全力做好秩序维护工作的同时,安排警力引导群众提前准备核酸证明、身份证等,提升安检效率。

“对于公交车通行情况,我们依托京冀两方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和燕郊警方每天支援的80名警力一起,在属于燕郊界的潮白河东岸提前进行查验。公交车提前检查过后,可直接通过公交专用道通过检查站。”王帅介绍道。

此外,京冀两地交警部门进一步优化检查站周边交通信号灯配时,增加进京方向绿灯时长,并派出专门力量加强京榆旧线与燕顺路、左堤路及检查站站区附近的交通秩序维护,防止大巴车、私家车占道下人、揽客,保证检查站站区附近通行顺畅。

据北京市公安局指挥部巡逻工作处处长李兵介绍,目前全市通勤人员数据库已有92万人,库内人员首次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14日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均有效。为便于环京地区通勤人员“入库”,对于通过检查站申请的人员,当日申请、当日审批。11月17日以来,已通过申请新增入库人员5979人。

此外,针对进京群众没有提前进行核酸检测的情况,警方在13条进京高速邻近北京的服务区,还分别设立了13个核酸检测点。截至目前,共检测人员2.4万人。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