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16日中美首脑会晤的第二天后,欧盟就悄悄地将原本打算与台湾发展“贸易关系”的计划,进行搁置。

这说明,随着美国开始跟中国进入谈话阶段,全面对华政策已经改变了往日的强硬思维,迎来了一段短暂的温和时期。

不过,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这一次中美首脑对话,竟然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夹在中美之间的尴尬

说到中国贸易问题,在WTO上美国曾联同澳大利亚,屡次对华的贸易政策横加指责,认为中国已经破坏全球贸易体系。

而在会中澳大利亚则是完全充当了一名“受害者”,诸如控诉中国对澳施加的制裁手段,有多么的严重......

实际上,澳大利亚多次打压中企,撕毁中澳达成协议,造成中国很大的利益损失,导致最终中澳两国陷入无限期的贸易暂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点始终是澳大利亚在“自作孽不可活”!

在中澳关系陷入冰点之后,尽管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和莫里森曾多次公开讲话,请求与北京重启通话的渠道,但在我们眼里,这本就是一张张虚伪的政治脸皮,内心的阴谋举动是一点没变!

然而,在当下中美两国展开元首会晤时,澳大利亚就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在中美之间彻底陷入一种尴尬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尴尬呢?

因为,现在中美会晤可以看作是一场短暂的“政治停火”,而澳大利亚作为反华先锋,已经将自己的“外交子弹”给彻底打光了,没有任何悬念地成为中美的“众矢之的”。

换而言之,我们把“反华”比喻成一堵高墙,而澳大利亚为了讨好美国,亲自攀上了美国的反华高梯,却不料美国转身把梯子撤走了,只留澳大利亚一个人在高处,独自怀疑人生。

(二)200亿美元的制裁重锤

现在的澳大利亚,对美国来说“就是一枚可有可无的棋子”,对中国来说也是无关紧要。

我们看到的是,坎佩拉在地区挑头反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强势光辉”,沦为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的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澳大利亚在面对中国的关税问题时,也意味着国内诸如企业将承受200亿美元的重锤。

用一句话形容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也让国际社会再次看清楚,一味站在中国的对立面,澳大利亚就是一个很经典的下场!

需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22日期间,中国领导人在“中国-东盟”建立30周年的峰会上,特别指出未来发展战略的三个要点:

一、互相尊重

二、合作共赢

三、守望相助

这三点基本包含:坚守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和东盟国家应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共建开放性区域主义。

自古以来中国有一句谚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中国与东盟各国都是隔海相望的邻居,在面对全球发生的疫情、经济复苏等问题上,应该恪守互相帮助和共同面对的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句话显然也非常适合澳大利亚。

如今,堪培拉方面应该放下极端的“反华思维”,认真思考澳大利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具备的优势是什么。

作为南太平洋的一个大国,澳大利亚在地区和国际的经济组织,均是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如CPTPP、WTO、APEC等。

所以,凭借澳大利亚的优势,跟中国进行友好且长期的往来,本就是中国极为看重的事情。

当前,我们正在时刻关注澳大利亚明年选举,如果内部工党击败了莫里森政府,那么未来中澳关系将迎来重启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