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

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

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

故而又不肯庸庸碌碌

与瓦砾为伍。”

间歇性凌云壮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这才是生活的常态。但这并不合理。

昨天踌躇满志,信心满怀,今天就陷入自我否定和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边不甘心就这样庸庸碌碌了此余生,一边又无法做到努力上进奋力拼搏。于是每天在否定与怀疑的痛苦中,自我拉扯着、逃避着。

所以当读到《山月记》里的这段话时,我们每一个人才会有被深深刺痛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月记》是日本作家中岛敦的小说集,全书由中岛敦12篇代表作构成,故事大都取材于中国古典故事,属于日式中国古典故事的再演绎。

开篇这段话出自其中的一篇同名的《山月记》。

故事的主人公李徵自幼博学多才,天宝末年又考中进士,不久便补缺升任江南尉。

但是,江南尉只是地方上负责审理案件、判决文书的一个小官吏,李徵性情孤傲,自恃甚高,不甘心做一个低级的地方官吏,于是没过多久便辞官回家了。

与其做一个每天对着俗不可耐的上司卑躬屈膝的小吏,倒不如成为一名流芳百世的诗人,李徵心里想。

于是回到家的李徵每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在家里写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想要通过写诗扬名立万谈何容易?那李杜岂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境界。日子一天天过去,诗名没有彰显,李徵的焦躁却是与日俱增。

过了几年,生活愈发窘迫,不得已为了生计,李徵只得又当起了地方小官吏,然而却也只是他“诗途”受阻不得已而为之。

但此时,环顾四周,早年自己的手下、昔年的同辈早已身居高位,那些早年间他认为愚笨不堪根本看不起的人,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听命于他们。

这对心气高傲的李徵来说,是一件多么伤自尊的事。于是在一年后的某天晚上,李徵终于发了狂,跳进了山林,化作了一只猛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化作猛虎的李徵遇到了昔日的好友袁傪,向好友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故而有了开篇那样的感慨。

同样刺痛我的还有下面这一段话:

虽然口头上经常摆弄着几句所谓的名言警句,说什么“若无所事事则人生太长,若有事得做便人生苦短。”

事实上,害怕暴露自己才疏学浅的卑劣的畏惧,再加上不刻苦不努力的懈怠懒惰,其实就是我的全部。

事实上,人到中年,心里都关着一头猛兽

正如书里说——“世人皆为驯兽师,而各自的性情,便是那头猛兽。”

若不能驯服它,终有一天,也会和李徵一样被猛虎吞噬,彻底化作猛兽。

读到一本好书如同结交一位朋友,运气好的话,还能邂逅一位知己。很显然《山月记》是当得起“知己”的称谓的,因为他书里的字字句句都印证了两个字——懂你!

读《山月记》是读内心深处那个不甘平庸又无力反抗的自己。鸡汤喝再多,终究还是要回归生活,怎么与自我和解,怎么不与自我拉扯,希望《山月记》带给你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