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曙光”华语单元

映后谈

策展/主持:沈韩成

文字编辑:魏葛明

摄影:张宇派

导演:

蔡宁《经前综合症》

刘广隶《非常、非常、非常地》

金子亦《白马,银矿》

王柯静《出游》

邓桂垚(制片)《山川大桥也许会下雨》(导演:张晗贝 未到现场)

▌相关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ISFF2021现场

观众提问:

这个片子前面都是以一个圆圈的形式在表现,直到最后讲到母亲的话时才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画幅,我想问一下这样的设计是出于什么考虑?

蔡宁:

因为这个片子是一个私人影像,私人短片我觉得经常会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太沉浸于自己的故事,而让别人觉得没有任何的共鸣,有种自我感动的意思。所以说我一开始做这个片子的时候就非常小心地筛选素材,其实我和我妈有大量的通话,但是我最后只筛选了一小部分来做这个短片。然后在视角上,比如说我的旁白叙述是第一人称叙述来讲我和我妈的故事,其实我更希望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我自己,而不是一种我在自拍给大家看的视角。

当画面有一个圆形的时候,很多时候你会觉得像是一种偷窥,或者是一个旁观者在看我自己。所以其实更多的是在跳出我自己的这个视角,来重新来看我自己,来审视我自己的身体和我自己的心理状况,所以说一开始使用圆圈。再到后面我觉得整个片子和圆形其实是有很多联系的,包括女性身体、胸部、腹部、卵子,各方面我觉得都跟圆形有关,所以我后面就很顺理成章的用了圆形,最后再把这个形状打开。我觉得这个片子用圆形的想法,是因为有一个我很喜欢的欧洲的纪录片导演,他拍过一个片子叫《Ong Dong Dreoka》,讲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是一个小女孩把A4纸卷成了一个轴在看世界,所以整个画面的前半部分几乎全都是圆形的,我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在形式上面用的这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ng Dong Dreoka》 剧照

到后面打开来,是因为这个影片本身有一种我跟我妈和解的意思,所以说到后边其实也有那种自己的视角打开的意思,从一个比较局限,盯着自己非常焦虑的这种状态的视角,慢慢地在和我妈的沟通之后打开了。因为短片没有办法做得像长片一样,很顺畅地讲完整个故事本身,因为它有时间的局限性在,所以说在结构上我只能用一个比较清楚、快速的方式去结尾。所以把圆形打开其实大概解释起来有点像我和我妈的心结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所以到最后觉得视野打开了,也就是我跟我妈的关系稍微有一点点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前综合症》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ISFF2021现场

主持人:

这次您其实有两部影片会在BISFF放映,然后想请问一下关于《非常,非常,非常地》这部作品,它是一个相对来说非常实验的作品,有各种画幅的切割、各式各样的素材的组织,想听您谈一下这种实验手法的用意。

刘广隶:

因为我的作品里基本上没有实拍的部分,很多相对来说是动画,还有一些找的found footage,是一些网上的素材。对我来说,拿《非常,非常,非常地》这个影片打个比方,因为我在线上没有机会看到其他几个导演的作品,很难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这个片子是我在2020年11月法国二次疫情第二次封城的时候有了一个想法。当时我玩了一款电子游戏,叫作《战地4》。我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正好又是特朗普进行他的第二次总统选举,对我来说好像这些虚拟和现实相关的事件都重叠在一起了,一些想象、一些虚构和咱们正在发生的、大家都在经历的一个很荒谬的现实重叠了,所以我就想做这么一个作品,去探讨一下虚拟空间中咱们作为人类的行动和消费和生产行为是怎么结构性地和现实发生互动并产生一个互相生产的关系。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最开始你看到的画幅切割比较多是在网上找到的真实世界里面垃圾山的素材,因为咱们生产的垃圾堆叠成山。当时在很多国家都有这些东西的存在,而且可能会有人以挖掘这些垃圾为生。而另一方面,在虚拟世界当中,像在很多城市模拟游戏里,有一些玩家会恶搞式的把城市的下水道的产物给集中到一起,而把他们建造的这个城市淹没了,这是一个很戏谑很恶搞的行为,但这从某些角度上互相是有影响和映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常,非常,非常地》剧照

观众提问:

刘导演您好,我昨天也看了你那个关于柬埔寨的片子,然后看了今天这个片子,我觉得两个片子都特别厉害。我想问一下今天这个片子里面的垃圾场上空有很多鸟类飞翔,这个是你自己的真实的观察体验吗?它是在什么样的地方?你对于动物和垃圾之间的关系是怎么看?因为可能不仅仅是有鸟类,比如说有些哺乳类的动物,或者啮齿类的动物(也有相似的情况)。

刘广隶:

我觉得可能这不是动物真实的意义,它是跟人类的环境达成了一个关系。中间有一段能够看到小鸟被垃圾那些东西吸引,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在那个片段里面有一些人是真实的依靠那些东西去生活,而当地的那些人面对这种集中式的对他们生存环境的破坏是没有任何办法的。这些素材都是我从网络上找到的,而这可能不仅仅是发生在一些特定的国家,污染环境(的情况)现在很多欠发达国家都有,而且比如说关于垃圾,中国在前几年也停止了进口垃圾。这些东西都是当代的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咱们平时的目光,尤其是因为疫情,可能都投向了虚拟,我们越来越少的关注一些现实的问题。我想说的是,这样类似的关系都是互补的,正如拉康说的“文明是下水道”,地上高耸的、洁净的水晶宫对应着同样繁杂的、污秽的地下世界。更文明在某些层次肯定对应着更败坏。因为疫情,我们只能讲目光更投向虚拟,自然世界却因此有了喘息的契机,全球封城期间被人类打乱的动物与土地的关系也有了部分回归,而政治上,不同共同体对待垃圾的态度也呈现出非常地缘的表象,如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近些年纷纷停止进口垃圾。在我这个片子里片头出现的垃圾山,与短片中间出现的人们在虚拟世界对待排泄物戏谑的态度形成互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常,非常,非常地》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ISFF2021现场

观众提问:

我来问金子亦导演一个问题。我想了解你的这部作品在墨西哥拍摄,具体的剧组构成是什么样的,然后在当地拍摄会不会遇到一些困难?

金子亦:

这个片子是这样,我和摄影两个人是中国人,除此之外,别的基本上都是墨西哥人。除了前期的时候我们有个美术老师是中国人,拍摄的时候基本上98%、95%的剧组成员都是墨西哥当地的电影学生,都是在墨西哥市的一个film school读书,我们之间沟通肯定是会比较有阻力。再一个就是说首先我们资金上不是特别的充裕,前期在墨西哥拍的短片是非常吃力的,尤其是我也没什么资源,所以只能说我的制片帮了我很多。但是因为他是墨西哥人,他们的工作的效率可能比我们稍微要慢一点,所以说整个过程我挺着急的,非常的焦虑。制片上面的一些问题以及很多在制作上的东西都很延后,包括摄影机啊镜头啊什么的。而且我们拍摄的地方是离墨西哥8小时车程的地方,我在中部准备,他们所有人就在墨西哥市准备一些技术上的东西。我开拍前的一天才看到了所有器材,包括camera list,prop list,所有东西我基本上都是在开拍前一天才拿到手的,整个过程也比较煎熬。Casting的话也是在当地找的演员。演Sebastian的那个演员其实不是特别好,所以我后面剪辑的时候剪了很多他的戏份,所以可能有些观众看的时候会觉得这条线很弱,他们的关系不明显。反正现在这个片子已经出来了,因为它的prospect可能确实比较特殊,所以它的结果就是这个样子。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回答了你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马,银矿》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ISFF2021现场

观众提问:

三个小问题:第一个是,作为导演,你想通过影片表达什么?第二个是,表达出来了吗?第三个是,刨去摄影还剩下什么?

王柯静:

我觉得我这个短片想要表达的很简单,就是类似于中国的一个非常短小精悍的小品文,或者说一个志怪小说一样的东西,让人看了可能比较舒服,然后有点回味的一个片子,没有非常宏大或者什么的一个命题。然后第二个问题,表达出来了吗。我觉得这个很难讲,就如果有一部分观众觉得能感受到这个,那我觉得就是表达出来了。如果没有感受到,那可能没有表达出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游》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ISFF2021现场

观众提问:

我的问题是里面有没有对你们有没有讨论过,比如说对于男性有一种猎奇,或者有一种女性的凝视在。

邓桂垚(制片):

其实这个片就从出来第一次在学校放映到现在一直都在觉得我们对两性过于对立的话题的讨论,但其实我们觉得我们没有。而且对于这个男性,其实他长得很帅。他长得很帅,其实大家在看的时候已经给他戴上了一个有点渣男的标签,但其实他并不是渣男,他在这个故事中也不是渣男,只是两个人,就像雾一样,两个人发生了这一件事情以后,这一天两个人的心理都是有变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川大桥也许会下雨》制片 邓桂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川大桥也许会下雨》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导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宁

生于1996年,是个来自云南昆明的的纪录片新人导演。她在欧洲的三个国家做了两年短片,今年刚获得欧盟Erasmus项目的纪录片导演硕士学位,目前驻地在比利时。小蔡喜欢拍观察影像和私人影像。她关注那些与女性、身份和情感关系有关的瞬间故事,相信平凡琐碎的生活里,往往有最值得被纪录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广隶

1990年出生于中国湖南省冷水江市。目前在巴黎生活和工作。他关注“图像生产”及新媒体技术,艺术实践涉及绘画、影像艺术、3D动画和虚拟现实等领域。他的作品常试图探索数字媒介如何影响我们的当代叙述和集体记忆的重建。刘广隶2020年毕业于Le Fresnoy法国国立当代艺术影像研究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子亦

25岁,独立电影导演。本科毕业于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传播学,2020年获得加州艺术学院电影导演艺术硕士学位。她在电影创作中追求一种游牧理念,她的作品所涉及的文化语境跨越中国,美国和拉丁美洲。2019年底她远赴墨西哥拍摄了一部关于墨西哥中部山区的老年同性伴侣分别的故事。作品多围绕生活瞬间中因欲望产生的纠结,揪扯且无解的境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柯静

1993年生于浙江衢州。独立导演。2018年取得麻省艺术与设计学院摄影及相关媒体方向纯艺术硕士学位。作品短片《独木舟之旅》(Kayaking)入围2020 Doclisbo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里斯本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晗贝

1995年出生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0年硕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联合作业《山川大桥也许会下雨》,获北京电影学院第九届学生导演奖“导演系特别奖”及“最佳剪辑奖”,北京国际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摄影”及“最佳女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赞助:英皇电影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皇电影城·BISFF观影礼包

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

请持续关注BISFF2021

▌相关阅读:

BISFF

我们让全新的影像在中国发生,将“短片”的概念延伸至创作的各个领域,在电影和艺术中寻求结合的可能--丰富前卫,不拘一格--让真正的才华在人们面前得以呈现:我们是站在影像前沿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也是推动者和冒险家。

「导筒」微信号directube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