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1月20日,“走进大美森林 推动绿色发展”——第三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正式启动。为积极响应活动,进一步激发公众爱护自然热情,当天,首届南岭观鸟节暨嘉年华在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步开幕,共吸引500多人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山雕民队在南水湖区域拍摄到的中华秋沙鸭。

作为森林文化周分会场活动之一,本届观鸟节嘉年华以“相约南岭,共享自然”为主题,开展观鸟竞赛、鸟类摄影展、看图/听音辨鸟及大咖分享会等,并有40支来自韶关、乳源的公众队伍参加观鸟嘉年华活动,开展各种研学课程,在打造一场自然生态森林文化盛宴的同时推动森林绿色产业发展,助力南岭国家公园创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年华活动上公众现场体验观鸟。

据了解,本次观鸟竞赛共有15支专业观鸟队参与角逐,30支公众组参与体验。在两天时间内,观鸟队队员分别在南岭保护区、西京古道大桥段、南水湖周边,探寻森林、河流、湿地、农田等不同生境鸟类的踪影。最终,经过5位专家评审,中山大学鸟类生态与进化研究组“南天一柱”代表队共记录到 92个鸟种,以鸟种数最多、准确率最高摘得本次观鸟赛最佳观察一等奖。来自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杂色山雀队和来自深圳的蕨心涛天队分获二、三等奖。此外,来自佛山的观鸟队“佛山雕民”队,发现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摘得本次观鸟赛的至尊鸟种奖。这也是南岭首次记录到此鸟种。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省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1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广东省最大的生物物种基因库,也是广东省内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根据科研院所调查数据显示,其境内鸟类资源达到300多种,被评为“广东十佳观鸟胜地”。依托丰富的森林及生物资源,南岭保护区竭力打造科普教育、自然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了“美丽南岭摄影比赛”、“爱鸟周”、“南岭绿丝带行动”、“野生动物保护月活动”、“南岭观鸟赛”、“南岭鸟类生态摄影展”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

当前,在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推动下,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南岭自然博物馆、南岭自然科普园、南岭药用植物园等一系列自然科普基础工程,更新完善具有南岭特色的自然教育、研学课程和教材,并不断壮大南岭科普讲解员和志愿者队伍,为建设生态南岭提供更坚实支撑。接下来,保护区将进一步统筹优化当地及周边自然科普资源,努力发挥南岭自然教育基地的优势和特色,打造广东自然教育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