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活着的权倾朝野,已经到了废立皇帝,册立皇帝的地步,亲信死党遍布朝野,而霍光一一死,霍氏集团立即就土崩瓦解,这是因为霍光没有篡位的之心,还是霍家无能就此失去了与皇权相抗衡的能力?有一点必须承认,霍光没有篡位之心,霍光与司马懿不同,霍光虽然权倾朝野,甚至废立皇帝,但他自己没有夺权篡位之心。他并没有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刻意去创造能够夺权的条件。当然成功性也不大。这是汉宣帝能够成功控制权力的主因,但行动必须是在霍光死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光死后族灭关键在两点,第一霍家无人,第二就是朝中没有霍光的人。在霍光的晚年,他的两个铁杆田广明和田顺因罪自杀。丞相蔡义因未知原因死亡,丙吉和韦贤接任了丞相大位。那为何当初刘贺因为提拔自己被废,而宣帝提拔自人却没有问题,这恰恰汉宣帝高明的地方,也是刘贺欠缺的地方。因为宣帝提拔的重臣让霍光挑不出毛病来。没人认为这些人是宣帝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就是等,因为宣帝知道,他的最大武器就是时间。征和二年(前91年),宣帝祖父刘据自杀,这一年宣帝出生。后元二年(前87年),霍光开始辅政。直到元平元年(前74年)宣帝登基,霍光已经辅政13年。最后到年(前68年)霍光病逝。此时的宣帝23岁。虽然不知道霍光多大年纪,但推算一下,霍光至少得六十岁左右。大概率应该和戾太子刘据一个岁数。在霍光死后,宣帝把霍光的女婿和外孙女婿调离。剥离其军权,霍光儿子霍禹为大司马,他的右将军屯兵实权被剥夺。就此引发霍家不安,意图造反,被宣帝夷三族。霍去病都绝后了,但宣帝付出的代价也不少,为了铲除霍家,任用许家,是开了外戚专政的先风。汉朝的动乱算是从刘询开始了,宣帝又短命,知道自己儿子不行,还是立为太子。后面的元帝成帝一个比一个混球,王氏外戚坐大直至篡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世曹操的儿子曹丕最后选择称帝,而不是做权臣,霍光的反面教材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霍家被灭族,和霍光家人作死有关,但是,除了霍光,东汉也有很多权臣最后都被灭族了,曹操也好,曹丕也好,都不敢将曹家的未来寄托在汉朝皇帝的仁慈身上,权臣最后只有两条路,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化家为国,自己做皇帝。再就是自己被族灭。所以像诸葛亮这样的人千古难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在执掌大权期间霍光并没有有意识地培植只忠于自己的政治势力,在君臣名份已定,宣帝逐渐掌握朝政后,可以说即使霍光在世,霍家也很难再和皇权抗衡。至于说霍光的儿孙都是无能之辈,霍禹和霍山在危机面前,显现出他们经历不住政治风雨的虚弱本质!他们几乎没有政治智慧和政治经验,不但毫无预见性和任何心理准备,图穷匕见之时又没有做出正确的反应,反而行事无知、鲁莽草率的发起自杀性攻击,用以卵击石的方式最终把整个家族断送!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