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时期,郑国国君的弟弟要求分封到“京”这个地方,国君同意了。有大臣反对说京这个地规模太大,不符合先王定下的制度,如果分封给他弟弟将会给他带来危害。

国君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不用着急。

不久,国君的弟弟又把郑国西边、北边的地方收归己有,这可是相当于对抗中央另立朝廷,是不得了的事情。所以又有大臣提醒国君,说您的弟弟现在势力越来越大了,得赶紧采取行动。

国君又说别着急,他不仁不义,自己会垮台的。

直到国君的弟弟整饬铠甲、聚集士兵,打算攻打郑国国都,夺取君位的时候,国君才猝然发难,把他弟弟赶到了别的国家。

这是《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郑国国君是郑庄公,他弟弟是共叔段。

郑庄公是不是让人感觉蛮害怕的。

孙悟空大闹天宫整个过程起初看起来很简单。

先是灵石卵球迸裂,孙悟空出世,并且“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把玉帝给惊动了。千里眼顺风耳探查报告之后,玉帝只是说“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不过一毛猴,就由它去吧。

后来孙悟空手痒,去东海龙王那抢来金箍棒作兵器。又手痒,勾销了阎王殿的生死籍。搞得龙王四兄弟和地藏王菩萨很不高兴,先后递状子把孙悟空给告了。

这时太白金星出现,建议招安孙悟空。玉帝听从了,用一个“弼马温”的官位把孙悟空给招安了。

孙悟空嫌弼马温官职小,反下天宫,他要自己做“齐天大圣”。玉帝当然不干,他的称号是什么?

“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我十八个字的称号里“天”跟“大”好不容易才分别出现两次。可你“齐天大圣”,仅仅四个字,“天”、“大”就各出现一次。

更重要的是,你孙悟空齐了天,我玉帝该齐谁去?总不能跟一毛猴齐名吧。

于是天威之下,巨灵神、李天王、哪吒下界擒拿,却铩羽而归。玉帝正想动真格,太白金星又出现,说可以让孙悟空做“齐天大圣”,有官无䘵就行。玉帝又从了。

但这时情况开始变得复杂。

玉帝为孙悟空盖了一座“齐天大圣府”,在哪儿盖?蟠桃园的右边。这让人非常难解,猫喜腥,猴摘桃,和尚色中饿鬼,玉帝不可能不知道。

让人更难解的是,接下来玉帝竟然让孙悟空去管理蟠桃园。而这两次,太白金星没再出现过。

再后来孙悟空果然偷吃蟠桃、假传旨意、痛饮仙酒、狂吃金丹,又打败十万天兵,又打到玉帝的办公室——灵宵殿外。这个时候,玉帝才轻轻下一道旨把如来招至,如来一巴掌就把孙悟空拍趴下了。

都说孙悟空逃不掉如来的手掌心,其实是逃不掉玉帝的手掌心。

玉帝是不是也让人感觉蛮可怕的。

不由得想起《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玉帝对应的就是郑庄公,孙悟空对应的是共叔段。

大闹学堂看似复杂。

单单出场人数就十几二十个,只读一遍还真不容易捋清楚。香怜、玉爱是薛蟠在学堂养的“男妓”,不过新近被弃。金荣也是,只不过更早被弃。贾蔷是宁府的人,贾菌是荣府的人。璜大奶奶是金荣的婶婶……

再看情节。先是宝玉拗着秦钟丢掉辈分,只以兄弟相称,但有点像是一被子的兄弟。

然后宝玉、秦钟,香怜、玉爱四人相互爱慕,书上写着只要一上学,就“四处各坐”、“八目勾留”,那个场景曹雪芹真是写绝了。看来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性灵的窗户。

接着秦钟和香怜打个暗号走出教室,说起悄咪咪的话。这时金荣跑出来抓了个“现行”,并大呼小叫兼下流龌龊地张扬。

如此一来惊动了贾瑞,但贾瑞又是个做事没溜的,反把问题推给秦、香二人。金荣便得了势,嘴巴越发没遮拦,什么“一对一肏”,什么“撅根草儿抽长短”,又是什么“谁长谁先干”。真怀疑曹雪芹也是黑白双煞,否则怎么会写得那么细腻,写得那么清晰。

金荣如此嚣张,若怒了贾蔷。贾蔷调拨了茗烟几句,茗烟眼睛都没眨就把金荣给干了。后面贾菌也下水了,再接着锄药、扫红、墨雨也来闯关,至此大闹学堂达到高潮。

后来就简单了。

宝玉的大仆人李贵出场,颇为圆融地压住了态势,整件事情以金荣给秦钟磕头结束。

没有权势的介入,没有阶层的博弈,李贵仅凭“理”就把争端处理好了。

大闹天宫复杂是因为欲擒故纵、弄权玩术。

大闹学堂简单是因为一派本真,事息人宁。

孙悟空用瞌睡虫把造仙酒的一众麻翻之后,跑到了兜率宫。然后最不合情理、最没有逻辑的一幕就出现了:

兜率宫竟然“不见老君,四无人迹”!

“不见老君”这能理解。毕竟太上老君是兜率宫的最高领导人,开会啊、视察啊、交流啊等等,偶尔离开也正常。

可“四无人迹”却无论如何都说不通。

兜率宫是什么地方?其中部分职能,按太上老君的话来说,是炼“九转金丹”,献给玉帝开“丹元大会”的。

比照现代的说法,兜率宫就是国家级科研院所。全国各地所有高精尖、所有前沿的科学技术、科研成果,以及最牛逼的科研人员,都会集中在这里。

如此重量级的地方,怎么可能会出现无人留守的场面呢?

书上给出的理由太鳖了,说太上老君跟燃灯古佛在讲道,所以“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

这怎么可能呢?两大牛人在交流研讨,顶多是部分人员参与,怎么连膳食人员、清洁人员、甚至连安保人员也都走了个精光呢?

最起码保安是得留下来的。

一个组织里,每一类人都会有自己的侧重职能。比如保安,他们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内部、外部的安全。但他们去参加“量子物理学研讨会”,怎么想都膈应,对吧。

网上有人解读说是太上老君故意给孙悟空放水,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玉帝的反压制。

这个解读很明显就是侮辱了太上老君的智商。太上老君是什么人?天庭高层的重量级人物,他一定最懂得规则,同时也一定最会玩潜规则。

哪怕是确实想给孙悟空放水,也一定不可能放得那么低智和明显。把保安都撤走了,那不是在秀智商余额了吗?

即使想让悟空进去,私下里交待一下保安不就行了吗?看,我宫里有保安,这叫守规则;但,我偷偷地让保安给孙悟空放水,这叫潜规则。

那为什么太上老君偏偏要在孙悟空闯进来那天,把兜率宫的人全都撤走呢?

这还真不能赖太上老君,是吴承恩他老人家安排的。

如果兜率宫有保安。作为重量级人物,那么太上老君的保安的实力也都一定不会差。玉帝的保安王灵官不就与孙悟空斗得“胜败未分”么。

保安见孙悟空醉了,能不拦吗?孙悟空喝醉了酒,他醉了酒可是连生死籍都敢勾的,你想被拦,孙悟空会有好脾气吗?而孙悟空只不过是有官无䘵的一个破“大圣”,他没好脾气,那有编制的保安会有好脾气吗?

那就斗吧。真斗起来,那说不定如来就提前被玉帝招来了,那说不定孙悟空就提前被如来打脸了,那就没有接下来的大闹天宫了。

孙悟空进了兜率宫,看见“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高兴得呲牙咧嘴、屁股乱摇:

“此物乃仙家之至宝……今日有缘……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

孙悟空把乱撞进人家屋里看到宝贝说成“有缘”,好像那金丹是上天给他准备的礼物。完全没有“不得非法占有”的约束与禁忌。

“趁老子不在”,在,我就不吃了。不在,那就别怪我咯。

“吃他几丸尝新”,不说“偷”,不说“盗”,不说“抢”,只说“尝新”,是不是有点孔乙己的感觉?而我们又几时讨厌过孔乙己?

孙悟空就只是一只猴子啊。这些心理活动是不是把猴子写绝了?

可是,如果兜率宫有保安。恐怕孙悟空进去,看见金丹以后,一旦发现保安,很可能就只一句“卧槽”,然后赶紧跑路。这样一来,那只鲜活灵动、活蹦乱跳的猴子就没法写了。

从兜率宫出来,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喝了一口椰酒,连呼难吃,对众猴一番表白之后,又重回天宫拿了四瓮仙酒回来做了个仙酒会。于是众猴也带契着喝到了仙酒。孙悟空是不是挺念旧恩,挺有情义?

如果兜率宫有保安,经过一番打斗,回到花果山的孙悟空可能就不会有这番闲情了,那他对众猴的情义也就很难再添一笔了。

所以兜率宫的保安必须被撤走,因为孙悟空是主角啊。不开挂,孙悟空的光环就不够亮丽、不够耀眼。

但大闹学堂这一章,却似乎很难看到主角。

宝玉不是主角,除了调情,打架就没他的份;秦钟也不是主角,头上蹭破一层油皮就哭,根本撑不起场;贾代儒不在,贾瑞又烂泥一块,也不是主角。

金荣呢?闹学堂是金荣起的头,打架也似乎够勇猛,可整部红楼梦,他也只出现过两回。份量太轻了。

可就是这个算不上主角的人物,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金荣被迫给秦钟磕头,气呼呼地回到家,然后咕噜了一大段自言自语的话。

“秦钟不过是贾蓉的小舅子,又不是贾家的子孙,附学读书,也不过和我一样。”

金荣他自己也不是贾家的子孙,他自己也不过是在贾家私塾“附学读书”而已,论家境论家势,他比秦钟差得不是一点点。

社会阶层排布上,秦钟明明比金荣高。可这句话里,金荣却把秦钟踩得那么低。原因无非就是他要先给为自己辩护垫上一块石头——你秦钟也不过和我一样——哪怕这块石头是虚幻的。这样,再往下辩护就很顺了。

“他因仗着宝玉合他好,他就目中无人。”

金荣忘了他自己才是仗着和薛蟠好,才敢放肆的。但没关系,你秦钟也不过和我一样。我说你秦钟目中无人,你就是目中无人。

“他既是这样,就该行些正经事……”

问题是金荣自己干的就是“正经事”吗?不好好上学,却跑去八卦。相反,秦钟和香怜即使搞暧昧,即使金枪对金枪,又干别人什么事?但没关系,你秦钟也不过和我一样。我说你不干正经事,你就是不干正经事。

“就是闹出事来,我还怕什么不成?”

事实上最怕闹出事来的,不是秦钟,不是宝玉,也不是其它任何人,而恰恰是金荣自己。因为金荣两母子本来就是依靠贾璜夫妇过活的,而贾璜夫妇又是依靠王熙凤过活的。可想而知一旦事情闹大,金荣的整个家庭都会崩溃。

但没关系,你秦钟也不过和我一样。

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认识不到自己的过错,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就是金荣。

可回头想想,我自己又有多少岁月是像金荣那样去思考问题的?

大闹天宫的主角是孙悟空。既是主角,那他身上的光环就一定会把一些小人物遮蔽掉,也一定会把他自身的一些阴暗面遮蔽掉。

大闹学堂几乎没有主角。这样一来,就有了立体展现小人物的空间。就像六神磊磊的书名“你我皆凡人”一样,身为凡人的我,也就更容易从小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闪光点也好,阴暗面也罢。

而这一点,大闹天宫乃至整部西游记,对比起大闹学堂乃至整部红楼梦,是比较难给我提供这样的机会的。

巨灵神被孙悟空打败回营请罪,托塔天王盛怒之下要杀掉他。幸亏哪吒求情,巨灵神才免于一死。

孙悟空把十万天兵打败,最后是二郎神出马,才抓住了孙悟空。二郞神也因此受到重赏。

可如果巨灵神战胜,二郎神战败,那两人的命运就一定会反过来。

你成功了,就是热搜,万众景仰。

你失败了,就是热馊,千夫所指。

无它,“成王败寇”的思想在作祟。

对阵孙悟空,巨灵神称“泼猴”,哪吒称“泼妖猴”,二郞神称“妖猴”。

泼猴、妖猴也好,泼妖猴也罢,总之都是“神仙”的对立面。而神仙总是天然地就带有“正义”的属性,那“妖”自然就是非正义的了。

开打之前,师出必须有名,所以巨灵神、哪吒、二郎神对孙悟空的称呼,就已经早早地抢占了正义的高地。

大战中七十二洞妖王、独角鬼王都被抓走。众猴虽然当时幸免于难,但最终还是被二郞神一把火烧了花果山,逃的逃,死的死。

可细细地看原著,他们有吃过人吗?没有。有做过坏事吗?没有。但他们就是必须被剿除,不是因为他们的品行,而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他们是妖,介于神和人之间,是神和人之间的灰色地带。而灰色地带向来都只能苟存。

成王败寇、占据正义的高地、铲除灰色地带,大闹天宫的这几个要素,凑在一起就是正统的“正剧”。

而大闹学堂与大闹天宫反过来,是活泼的“闹剧”。

肇事开端的是金荣,但他给秦钟磕头之后,宝玉也没有再往死里追究,自然也就没有成败之分。

李贵处理事件纯凭“理”,自然也不存在正义与非正义的说法。

宝玉、秦钟、香怜、玉爱搞同性恋,事件过后该搞的还在搞,异性恋之外的灰色地带一样有空间。

不禁想起“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阳光晒人、暖风拂面、鲜花绽开、绿叶昂仰、舞蝶飘摇、飞蜂浮动……如此活泼,哪有成败之分?哪有正义与否的界定?又哪里会有灰色地带的说法?

难怪对此,王国维会评“著一‘闹’字,境界全出”。

大闹学堂不也是一场“境界全出”的活泼的闹剧吗?

像大闹学堂一样,因为简单,所以舒适;因为没有主角,所以不妨把自己放低一些;因为是闹剧,所以,就潇洒一点吧。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只关心粮食和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