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周山上小学四年级,也就是1984年左右,我们村第一次有了电。

从此,我家就开始有了电灯,学校里也开始用“电棍”(日光灯)照明。

而在之前的鲁西农村,到了晚上都是黑乎乎的,基本上都是用煤油灯,那个时候叫做洋油等,因为煤油都是外国进口的,还有洋火也是这样来的。

今天就带领大家看看70、80年代的农村照明工具吧。

1、自制油灯

起初,农村都是自己就地取材,自制油灯的。

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弄的。一个瓶子,瓶子里装煤油,找一根中间空的铁管子,找点棉花,(以前家里做被子的都种有棉花,实在没有就在棉被上扯一点,)搓成长条,从这个管子里穿过去,上面露一点点出来,大概一厘米,下面放在瓶内,棉花带子就会从下面吸取煤油上来,上面用火柴点燃,那时没有打火机的。

这就是一个简易的煤油灯了,不过这种煤油灯有一个缺点就是不方便拿动,只能放在没有风的地方,一旦有风就吹熄了。

那个时候,都在这种昏暗的灯光下,母亲缝补衣服……

做晚饭,一般都是这种煤油灯。

2、煤油灯

这个煤油灯还是比较高级的,而且上面有个透明的灯罩,能够防风聚光的作用。

点亮之后是这样的。

那时这种煤油灯就有卖的,同时也有煤油卖,现在都找不到了。

3、蜡烛

蜡烛永远算是最好的替代照明的产品,可惜价格太贵,小一点的也要1元一根,而且光亮不够,大一点的3,4元,但不能用太久,按一晚一根也是舍不得的,几乎村民很少使用蜡烛照明。

4、马灯

这个马灯可以防风,可以提着外出,所以野外工作用处还是很大的。

5、手电筒

到了80年代末期,就开始有手电筒了,一个金属外壳,里面装一号电池,前面装一个小灯泡,把开关一推,就亮了,往下面一推就关了。

比起煤油灯来那是方便多了,这个时候是手电筒与煤油灯一起使用的,家里用煤油灯,要走动的时候就用手电筒了,因为它不怕风吹。

用手电筒费电池和灯泡,都要花钱,所以,在家里的话还是用煤油灯的‘。

6、点灯泡

以后到了90年代,有了电以后,慢慢的照明工具开始多了起来。当然,现在手机一般都有照明功能了,如果没有电了,也可以用手机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