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影

1985年3月7日,云南省广南县董堡乡的支前民兵在乡里集结,准备向前线开进。老民兵秦问武被任命为炊事班长,他把胡子刮得精光,精神抖擞,乍一看,只有30岁出头呢!

巧得很,文山州委书记李殿彦来到董堡乡,他在看望准备出征的民兵时,在老秦面前站住了,显然这个老秦在队伍中有些另类。李书记笑吟吟地问老秦:“老同志,今年多大年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问武很镇定地回答:“我不算老同志,刚刚35岁!”

书记微笑着看他,摇了摇头说:“咦,恐怕不止这个数吧?”

这下老秦有点脸红了,但既然已经说了是35岁,怎么着也不能露馅啊,否则书记一过问,自己参战这桩事就要糟了!老秦竭力分辩道:“就是35岁嘛,不多也不少啊!”

书记哈哈一笑,拍了拍老秦的肩膀,没有再问了,又和其他民兵战士说话了。

1985年3月10日,广南县董堡乡民兵炊事班长秦问武所在的民兵二连,向前线开拔了。

到达指定地点,他们在离阵地不到1里的山背后支起了帐篷,挖好猫耳洞,扎下了营盘。他们的任务,是负责给阵地运送弹药物资,而秦问武的任务,则是保障民兵二连干部战士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长对老秦交待说,这个后勤工作很重要,吃不上饭,就打不了仗。老秦嘴上答应,背地里有些不以为然:“不就是煮煮饭嘛,有什么左叮嘱右叮嘱的!”他系起围腰,带着炊事班7个战士忙碌了起来。

然而,做饭并不像老秦想的那么简单,第一天他就碰了个钉子:饭烧糊了。

民兵连和野战部队一样,都是用行军锅造饭。用这种大锅煮饭,和老秦熟悉的煮法大不一样:水多了,成稀饭;水少了,饭又夹生;火急了,饭是上面生,下面糊;火小了,全连不能按时开饭……这行军锅煮饭,考究得很、学问大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天,烧成了糊饭;第二天,饭又弄夹生了;第三天,全连干脆吃稀饭。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开饭时,秦问武站在一边,看着战士们吃那些糊饭夹生饭,惭愧得无地自容。是啊,自己临上前线的时候,还对同样参战的儿子、对其他乡亲拍过胸脯,可是到了战场,自己连饭都煮不好,这个炊事班长怎么当的?怎么对得起整天拼命运送弹药的小伙子们?

炊事员小罗也很难过,秦问武更加不安,安慰说:小罗,咱们就算哭,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想想办法吧!他把小罗拉到一边,可是研究来研究去,也没找到窍门。

指导员得知老秦的烦心事,特意找了过来:“老秦哪,办法有的是啊!”他指了指附近的部队,“那里不是有我们很好的老师么?”

老秦一拍脑袋:嗨!咋个不去找部队取经呢?

部队的炊事员经验丰富,热情地接待了老秦,并给他们做示范,淘米下锅、定水量、看火候、配料炒菜,一一讲解。老秦大开眼界,真没想到煮大锅饭有那么多讲究啊!取经回到连队,老秦一瓢水一瓢水地试,煮的饭一顿比一顿好了起来。

是啊,煮饭也是大学问!活到老,学到老。何况我不老,我只有35岁哩!老秦笑哈哈地对连队战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方战士浴血奋战,支前民兵也不轻松。每天,民兵连的干部战士都要肩扛弹药、物资,从山脚爬到山顶,送到坚守阵地的战士手中。多雨的天气,使本来就难走的山路变得更加难走。烂泥路滑溜溜,大家都记不清一天要摔多少跤。而越军的炮弹不时在他们周围爆炸,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

秦问武看许多战士回来时,都十分疲惫,一身泥一身汗,他想方设法变花样,把饭菜做得可口一些,让大家多吃、吃饱。炊事班的工作稍微轻松一点的时候,他就带着几个炊事员,加入到运送弹药的队伍中。连长见他又站在了队列里,就喊:“老秦,出列!”

秦问武站了出来。连长说:“老秦,炊事班的工作也很重,你就别去了。再说……”

“连长,你又要嫌我年纪大了?我扛给你瞧哈。”老秦一使劲,扛起约80斤重的弹药箱,蹬蹬就是一溜跑,连长喊也喊不住,指导员笑道:“这个老秦啊,硬是不服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5月31日,针对越军的挑衅,我军炮兵奉命还击,各种火炮齐发,炮弹在敌阵开花。听着轰轰的炮声,秦问武很激动。他跑到火箭炮阵地,想亲眼看一看炮兵是怎样惩罚越军的。

在阵地上,他看见战士们一个个大汗淋漓,忙着装填炮弹。秦问武马上挽起衣袖,跑过去和战士们一起搬炮弹。炮兵们一看,是邻近民兵连的炊事班长,都笑着跟他打招呼,教他怎么擦炮弹、装炮弹。老秦浑身来劲,和大家一起紧张地忙活。他说我装的炮弹,都飞到越军阵地上去,爆炸杀敌了!我老秦盼的就是这一天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夕阳的一抹红光渐渐褪去时,炮战结束了。老秦一共装填了60多发炮弹,擦的炮弹也将近200发。事后统计,这一天火箭炮连战果累累,共摧毁了越军40管火箭炮1门,大炮5门,弹药仓库1个,机枪7挺……火箭炮连指导员满面春风地握着秦问武的手说:“我们的成绩,有你一份功劳啊,老班长!”

这个火箭炮连,后来记了集体一等功。他们没有忘记帮助他们擦炮弹、装填炮弹的老秦,特意给民兵二连和老秦的家乡、广南县支前委写来了感谢信。老家的人都知道,支前民兵中有个“老民兵”秦问武,秦问武也记了三等功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7月11日,老秦所在的这一批支前民兵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凯旋回到家乡。州里的李书记来看望大家时,又一次见到了秦向武,他握着老秦的手说:你的事我们都知道了,你干得好,干得好!感谢你啊!

秦向武一身绿军装,精神抖擞,充满活力,看起来还真是35岁。

其实,乡亲们都知道,老秦已经50岁,是爷爷辈的人了!

(本文配图均为对越作战中云南边疆地区参战支前民兵民工资料图,谨向千千万万“编外战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