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要说学生最怕什么,自然是考试。

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双减政策应运而生。校内减考试,减作业,校外减学科培训。从减轻学生压力的角度上来讲,双减的推进也算来得比较及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地在执行双减政策时,也会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详细的双减政策。四川目前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统筹考试和作业功能,非初中毕业年级考试应准备研判学生阶段水平,切实降低考试难度。各学科考试难度系数,小学不低于0.95(即平均分不低于满分的95%),初中不低于0.8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低于0.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不少地区也在双减政策中明确了会降低考试难度,但是如此量化,确实还是头一家。

站在减负的立场说,这肯定是有效果的,毕竟考试难度降低,学生学得轻松,考得轻松,学习压力自然是会变小,但是这样的规定,还是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吐槽。

这样的考试无意义

这样的考试无意义

考试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对老师所教和学生所学进行一个阶段性的反馈,验证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进度是快还是慢,同时为下一次的学习设定一个目标。

四川要求小学考试平均分不低于95分,这显然是起不到考试的作用的,分数之间也是没有区分度的,既然起不到考试的作用,安排个期末考试又有什么意义。

家长通过这个成绩是无法得知孩子在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排名和真实的学习状况的。只能等到中考或者高考成绩再来开盲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做只会让家长更焦虑

这样做只会让家长更焦虑

学习成绩没有区分度,家长通过考试无法得知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只会让家长更焦虑。毕竟中考高考还是要看分数和排名的。

通过降低考试难度,让孩子个个都考高分,家长通过这个分数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孩子真正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等真正发现问题时,只怕就来不及了。

经历过传统教育模式的家长,只怕一时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这只会让家长在面对孩子教育时更没有针对性,更加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不夸张地说,这只会把教育更多的压力转给了父母,学校不测试,只怕是很多家长会在家自行测试孩子的真实水平,对于家长来说,这未必是个好消息。

一线老师有苦难言

一线老师有苦难言

学生掌握知识水平有快有慢,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水平也有差异。这也就是说,学生的成绩本身就存在着好坏之分。现在强行要求降低考试难度,这对于一线老师来说,要做到也是有难度。

小学均分95分,这个水平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真的不容易。现在要求整体上达到95分,除了降低考试难度外,估计一线老师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个考试难度要降到多低?这只怕对一线老师来说是个挑战。说句不该说的,不少小学生就算是给标准答案抄,都抄不到95分。

还有些乡镇本来教学质量就不好的乡村学校,要想均分达到95,难度也可以说是相当的大。提前量化考试,这多多少少有违教育规律,难道说学生考不到95,分数改也要改到95不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好事,但是前提是要遵循教育规律,这样的要求本身就很难达到,就算是能达到,也失去了考试的意义。既然失去了考试的意义,那还不如取消考试,把学生的压力降到最低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