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从产业发展、基础配套、风貌改造、长效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逐步建成“空间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整治优美”的宜居美丽乡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秀区委副书记、区长曾鹏鑫调研乡村振兴高 颖 摄

□ 龚成钰

村中水泥路四通八达、村道旁草木葱茏花儿盛开、村民庭院整洁有序,文化广场、路灯、公厕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入夜,道旁路灯明亮,村中球场沸反盈天,村头广场中舞步蹁跹;山青水绿、鸟语花香、阡陌有序、稼穑井然,好一幅村净景美的新村画卷——这就是如今的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农村新风貌。

近年来,青秀区把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从产业发展、基础配套、风貌改造、长效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持续在“形、实、魂”上下功夫,有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农村新风貌初步形成。

“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青秀区不断经验总结,实施‘四个坚持’‘四个一’的‘青秀模式’。”青秀区乡村办负责人表示。

坚持强化组织领导

凝心聚力“一竿子”强力推进

坚强的组织领导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青秀区将坚持强化组织领导放在做好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首位,从城区到村坡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来推进。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全域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现场指挥部,处级领导挂点,镇班子成员、村干部包坡蹲点,形成了书记、区长带头抓,区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区长具体抓的“城区、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

在工作方式上,青秀区采取“公开比选迸活力、观摩学习找差距、效果展现树信心”三种方式,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共谋共建,把示范村建设指标优先安排到清拆彻底、群众配合度高的村坡,统一组织安排各坡群众骨干外出观摩学习。很多村坡群众骨干参观回来后,主动召开村民会议,风貌改造真正从“政府下指标”变为“群众争指标”。有了老百姓主动参与,风貌改造工作变得更加顺利。

坚持产业规划先行

“一盘棋”推动产村融合发展

青秀区确立了“围绕产业建新村,依托新村兴产业”的工作思路,将产业发展与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让群众吃上“产业饭”,走上小康路,厚植乡村之“实”。

青秀区坚持产业规划先行,以下好“一盘棋”的思路推动产村融合发展,聚焦发展产业,致力打造“产村互动、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率先在全市编制全域乡村风貌示范带概念性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制定农业产业详细规划、乡村旅游开发详细规划,结合产业主题提炼匹配村庄的风貌特色,为后续实现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高度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人称“甜瓜小镇”的长塘镇定西村加踏坡,围绕“南宁市最大的甜瓜种植基地”+“特色民宿”,凸显“甜瓜墙体彩绘”改造理念,把产业元素植入乡村改造之中。如今,加踏坡发展有千亩双季葡萄园、蔬菜示范基地、甜瓜大棚1200个,村庄周围扶持建设有养蛇、养鱼、养鸽、养鸡等特色养殖基地,逐渐形成一条特色养殖产业带。目前,加踏坡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2万元,村里没有一个贫困户和低保户。

据介绍,青秀区先后建成3个自治区核心示范区、1个市级示范区、5个南宁市县级示范区、14个乡级示范园和43个村级示范点,引进多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了2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4家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出“刘圩香芋”、金花茶“八桂良品”、肉牛“岭南牛”等农业品牌。

坚持因地制宜改造提升

“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案

青秀区在风貌改造中凸显乡土特色、乡村农耕文明,延续历史文脉,保留“乡土、乡情、乡愁”,彰显壮乡魅力。

在确定设计方案时,青秀区始终遵循一条原则,即“尊重原始地域文化,遵循建筑与自然地貌、地域环境的互动关系,因地制宜”。设计方案延续岭南广府风格,以白墙、青砖墙以及深灰色双坡屋面为主要元素,在红砖房采取抠缝、画腰线、飘檐改造;瓦房则作墙体修缮、顶部换青瓦、封檐处理。在改造中,着力体现各村坡细部差异化,避免千村一面。

青秀区组织设计单位、村民代表、工匠、施工单位深入调研,因地制宜优化设计方案,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工艺,通过细部装饰和色调来统一整体风貌。同时,建立高效的多方协商机制,及时进行现场对接调整,处理好设计效果、村民诉求、政府控制、施工进度之间的平衡,减少施工难度、增加可实施性。

“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解决了‘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问题。”长塘村党总支书蔡福祥对此深有感触。

坚持配套设施同步推进

“一张图”描绘宜居美丽乡村

乡村风貌改造不只是解决“面子”问题,青秀区更注重让乡村有个好“里子”。在改造过程中,除了让村貌美观漂亮,青秀区注重建设各种配套设施,着力绘制一张“空间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整治优美”的宜居美丽乡村图景。

坚持以农为本、以民为本。充分考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将腾退出的空闲用地,因地制宜建起休闲小广场、晒谷场、停车场、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

注重微环境打造。结合实地开展的“三微四化五网六改”,从细节入手进行建设提升,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活舒适度,极大激发了群众对改造工作的支持参与力度。同时,将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微田园改造实行户主负责制,明确管护人、管护范围并上牌公示,使后续管理有保障,有效解决了农村畜禽乱放、房屋乱建的问题。

推行“两进”“两出”模式。“两进”,即通过改造,将厨房搬进屋、将卫生间搬进屋;“两出”,即通过建设统一的农配房,将农具、杂物移出房,将庭院露出,延展通透性,保障舒适性。

如今,青秀区逐步建成“空间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整治优美”的宜居美丽乡村,改造成果切实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源: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