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世界上的犀牛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西藏,是典型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这种地方会有犀牛生存吗?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犀牛是一种来自异国的动物。这一点在今天而言,并无错误。因为最后一头犀牛于1922年在云南被猎杀后,我国再未发现可靠的犀牛生存证据。从科学的角度,中国的犀牛已经绝灭,甚至不曾留下一张照片。

然而从历史而言,中国曾经是犀牛的故乡,在这片土地上至少有三种犀牛曾经生活过,他们包括中国大独角犀(即印度独角犀),中国大双角犀(即苏门答腊犀),中国小双角犀(即爪哇犀)。不幸的是这些犀牛最终都没能逃脱绝灭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犀牛的绝灭应该源于气候变迁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中国古人迷信犀牛角可以治疗若干疾病,堪称灵药,因此历朝历代对犀牛不时进行捕杀以求犀角,最终和气候原因一起促使了这一物种在中国的消失。不过在中国古代的工艺品中,还是可以找到犀牛的英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留下的错金嵌犀牛尊便保留了较准确的犀牛形态,基本上可以断定这是一头苏门答腊犀或其近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门答腊犀

在更远的历史上,中国还存在着许多今天在世界上已经不可见的犀牛品种。日前在西藏便发现了一种大型披毛犀的化石。这种犀牛长着铲子一样的角,因此可以在雪地中寻找埋在雪下的食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披毛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样的犀牛随着冰河时代的结束,也从地球上消失了。它们在西藏最后的生活时间大约在2万年前。

耐人寻味的是,西藏最后的犀牛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最近又成为了一个话题,这都是因为一张照片的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科学家德国探险家舍费尔在1938年拍摄的,画面的主体是一位西藏的喇嘛,他的手中正托着一只巨大的犀牛角

1938年还可以在这里拍到犀牛角,莫非西藏在进入到20世纪的时候,这里还有犀牛的存在吗?

其实一个德国人在1938年于西藏拍摄到这样的照片,本身就令我们感到有些费解。他究竟是怎样到达这里?又为什么来这里呢?

这也是近代史上一个颇引人瞩目的话题,那就是在纳粹德国时代,崇信雅利安优等民族说的希特勒一直醉心于寻找所谓德国人的始祖雅利安人在地球的起源地。西藏便曾被列为有可能是雅利安人起源之处。恩斯特.舍费尔是德国著名的探险家和猎人,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很多地方,也成为纳粹德国探索西藏的先导者。

在上个世纪前期,舍费尔曾多次来到中国,不过作为一名探险家,他的探险存在一些污点--正是此人是德国第一个猎杀了大熊猫的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舍费尔和他射杀的熊猫

在舍费尔来说,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狩猎,但这一点对中国人的感情来说可能并不那么好接受。而他在1938至1939年率领了一支五人小分队到达西藏进行考察。尽管舍费尔自己说,这只是此前考察的一个继续,并竭力撇清与纳粹当局的关系。然而从各种文献来看,这支考察队确实与当时在德国执政的纳粹集团有着深刻的联系,其主要成员皆为党卫军军官。他们到西藏的考察,无论舍费尔怎样辩解,他的小队出发前确实得到了纳粹重要人物希姆莱的背书,而当他们难以进入西藏之时,又是希特勒出面向当时视西藏为自己势力范围的英国施加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姆莱,希特勒曾经的左右手,十分热衷于对西藏的考察

不过恩斯特.舍费尔的确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在西藏拍摄了一万多张照片,客观上反映了这个神秘雪域的特殊风情和社会结构。战后,有人描述他曾经参加了对犹太人的种族迫害。实际上这可能是一件张冠李戴的事情。真正参与了对犹太人集中营屠杀行动的。应该是舍菲尔探险队之中的医生贝格尔,他在西藏从对当地人的骨骼进行检测,以便判断西藏人是否可能是雅利安人的直系后代,而他的确曾经在集中营中充当医生,促使许多犹太人走向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藏实施人类学测量的党卫军大夫贝格尔,一般人们只能看到左边这张照片,然而看到两张照片以后,人们才会意识到这种测量远不是他描述的那样自愿与和谐。

贝格尔医生在战后作为战犯受到了审判。而恩斯特.舍费尔则逃亡美洲,并在那里生存下来,再也没有回到欧洲。

舍费尔在西藏的考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同时他也射杀了若干当地的兽类和禽类。这一点其实是与他向西藏地方政府的保证相抵触的。因为在西藏地方政府的入境许可中,曾强调德国考察队员理解,不应在西藏杀人以及人以外的鸟类和兽类,因为这样会伤害到当地人的信仰。然而到达西藏之后的舍费尔却没有遵守这一承诺,而是射杀了大批动物制作标本。这些标本直到今天仍然保存在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中至今保存了数千件舍费尔从青藏高原带回的动物标本

不过他在西藏并没有记录射杀到犀牛这样的动物,也没有拍到犀牛的照片。尽管如此,拍到这张犀角的照片,还是接近了这种动物的存在。

他所看到的这枚犀牛角是属于画面上的那位喇嘛的,而且获得不久。在历史上曾有记录在西藏南部,也就是藏南地区喜马拉雅山南坡峡谷中,曾生活过犀牛,而且东部比西部较多,只是随着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增加而渐渐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爪哇犀

从这枚犀角的形状来看,它不大可能属于苏门答腊犀和爪哇犀,因为他们的体型较小,没有这么大的角,它更可能属于一头印度独角犀–在藏南地区历史上曾经生活过的,恰好是这种犀牛。

今天在照片上看到的印度独脚犀通常体现出短而粗的犀牛角。这与画面中喇嘛僧所持的犀牛角有所区别。然而在印度犀中的确有一部分会长出较长较尖的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有尖角的印度犀,与喇嘛拥有的犀角已经很相似了

是不是这些曾经在西藏生活的印度独角犀一直繁衍到了20世纪30年代呢?这当然是有可能的,甚至有些近年的报道还反映在藏南墨脱等地区有犀牛活动的痕迹,而这张照片某种程度上肯定地反映了犀牛在二十世纪前期和西藏存在着一定的交集。如果它们能够在喜马拉雅山的某个山地皱折中生存下来。那它们就可能成为中国最后的犀牛了。

不过它们今天依然生存在这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犀牛是个大家伙,边防军不可能对其视而不见。而即便舍费尔到达西藏的时候,当地还有没有犀牛也是很不好说的,尽管有这张照片,但当时尼泊尔与西藏边境,正是印度犀牛角向中国进行走私贸易的通道。所以这位喇嘛手中的犀牛角到底是从当地犀牛身上取来的呢?还是从印度进口的呢?这依然是一个问题,只是今天已经无法判断了。

笔者曾经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探讨过犀牛的命运。他们对于犀牛在中国的消失深表遗憾。据他们说,历史上的犀牛留下的化石中很难见到犀牛角,这让我感到奇怪,因为古代鹿,牛等动物留下角化石的十分常见,为什么犀牛角不能形成化石呢?他们告诉我,犀牛角之所以难以保存,是因为它与其它动物的角成分不同,它更像我们的指甲盖,属于蛋白质为主的有机材料而非骨质,故此在漫长的岁月中很难保存,然而正因为它的成分与指甲颇为相似,所以它的实际药用价值远没有典籍中所记载的那么神奇。从这个角度讲,犀牛在中国的消失真是有些冤枉。

尽管舍费尔拍下的这张照片弥足珍贵,但它毕竟只是一枚犀角,我们至今仍然没有发现中国犀牛生存时期的照片,这或许可算是历史的一个遗憾,却也可以视为一种鞭策--没准,或许我们寻找的目标,就在某一个相册中静静地等待着大家的发现呢,只看我们努力的是否足够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