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在古代,中国远远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中国的生产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民众生活水平都让欧洲望尘莫及。

但这并不是说,欧洲一无是处,欧洲也有自己的优点,为近代史上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中世纪的欧洲在哪些地方领先于同时代的中国呢?

1.落后,但是发展潜力大,有活力。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蛮族南下建立政权,欧洲的中世纪正式开始。

这些蛮族就是后来德、法、英、意等国的祖先。这些人非常野蛮、落后,跟刚崛起的金朝人差不多。这些人不识字,在基督教教士的忽悠下信了基督教。之后,近一千年的时间里,欧洲经济虽然有所进步,但依然很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不能怪这些蛮族人,当时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处于蛮荒状态,土地适合游牧,不太适合发展粮食种植业。这造成欧洲长期贫穷。

有人可能会质疑,那就想想中国的东北吧。东北土地肥沃,一直到近代才开发,新中国建立后才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江南气候好,土地肥,一直到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才好好开发。

欧洲的土地质量能跟东北和江南比吗?如果欧洲气候土地都很好,早被其他民族抢走了,绝不会留给日耳曼蛮族。以当时欧洲人的实力只配那样的土地。

不过,在古代,人能活着就很不容易了,欧洲人能在这样的气候和土地上活下来,就是好样的。这说明欧洲人的生存能力强。

落后,说明潜力大。穷,对财富的渴望绝对超过当时的中国。

2.分裂,带来多元化发展和试错机会。

从秦朝开始,中国就实现了统一。统一带来的好处特别多,比如,实现了和平,农业获得大发展,朝廷经济实力强,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兴建大工程,塑造世界最大的国家和民族等。

欧洲则一直处在大分裂状态,跟中国的春秋时期差不多。不是欧洲不想统一,而是统一需要钱,维持统一也需要钱,欧洲太穷,出不起这个钱,只好一直分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分裂也给欧洲带来一些好处。汉唐只有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而欧洲一个国家一个样。封君在国内的内政治理,国王、教皇以及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管。

同时,各国经常打仗,竞争激烈,封君必须采取最适合自己的制度,否则就会被其他国家灭掉。一个国家发明了先进的制度,很快就会被其他国家学到。跟春秋时期的中国差不多。

总之,欧洲虽然分裂,但一步一个脚印,也在进步。

3.欧洲人对金钱的理解高于中国人。

欧洲非常穷,普通人只能依附于领主、骑士,过着非常悲惨的生活,随时可能饿死、病死。生活没有希望,人命薄如纸,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就是财富。因此,大部分欧洲人对于财富特别看重,对财富的渴望特别强烈,强烈到为了财富可以没有任何道德底线。教皇都可以公开办妓院,卖赎罪券,其他人没有理由不放飞自我。

同时期的中国人在面对财富还比较委婉的时候,欧洲人已经放下一起思想包袱。这直接为后面的殖民掠夺奠定了思想基础。

4.对知识的理解更深。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很繁荣。统一之后,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压制了儒家之外的学术发展。

中世纪分裂的欧洲特别尊重知识和人才,适合文化的发展和积累,各种文化都有生存空间。从阿拉伯和中国传来的先进文化和科技,很快就能在欧洲生根发芽,快速本土化。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到了中世纪末期文化积累已经小有成就,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古代,虽然中国总体是远远领先于欧洲的,但中国也有自己的短处,欧洲也有自己的长处。这是欧洲在近代崛起的基础。没有任何国家能永远领先,努力不够就会被其他国家超过。

大家也可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