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4岁女孩王羽尧拒绝香港大学,怀抱着“非北大不上,大不了复读再来”的念头参加高考,她以令人惊讶的683分成为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她是北大最小的新生,也是人人夸赞的天才神童。大四申请前往“经济学殿堂”的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18岁,她再次惊艳所有人。

王羽尧的成长历程中有哪些借鉴之处?听子牙童趣学生观察接着往下讲。

01

01

14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不少孩子此时正在上初中,而来自北京的王羽尧14岁时,已经走进了高考考场。

这个自小便是学霸的女孩在拿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前,还曾接到过香港大学的邀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拾行囊前去面试,小姑娘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要进一步检验所学。她说自己没有想到香港上学的意识,因为将来的自己肯定会在内地工作,就算那里的学校也十分不错,但四年一过就会离开,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这样看来,小姑娘虽然只有14岁,但思想已经十分成熟且理性了。她很早的时候便为自己制订了求学目标,那就是非北大不上,无论如何都要站在未名湖畔,完成梦想。

上学期间,王羽尧有两句被学生传开了的座右铭,一句是“不拼时间拼效率”,而另一句,则是“好的方法远比高智商有用”。

要说王羽尧的成才,那与其父母的悉心培养与智力开发是分不开的。在孩子出生以前,这两位家长就开始补充自己育儿方面的知识了。

一摞摞的书买回家,他们详细整理出一套科学的“法宝”,只等孩子降世。

孩子还没满月,这套科学之法就派上了用场。学习先往后排,小羽尧最先接触到的是体能方面的训练。

在父母的辅助下每天动动手来动动脚,书上写的孩童各年龄段的训练,她要比书本上的更快一步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个月不到,她每天的游戏就变成了翻书,一岁多开始识字,慢慢地,小小姑娘已经可以认识一些基础汉字,婴幼儿读物对她来说,已经没有了难度。

要说小羽尧真正开始学习,并在父母的引导下培养好的学习方法,那还要从3岁时候说起。

这时候的王羽尧可以自主阅读了,小姑娘在母亲的陪伴下,经常做着将毛笔绑在手心在大幅纸张上涂鸦的游戏。而熟悉毛笔的线条后,她就开始学习毛笔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升入小学后,王羽尧的母亲似乎化身半个“甩手掌柜”。她不会过多地干涉孩子的学习,但会经常嘱咐说学习要有方法,有规章,有计划。这样才能在学习之外,有更多玩的时间。

02

02

每一学期的开始,王羽尧都会主动寻找母亲,两人一起商量着制定一个大的学习计划。具体执行方面,全由王羽尧自己做主。

父母的放权与信任,让王羽尧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一次次规划的过程中,她也培养起了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岁参加高考,可能有人会问了,这个孩子上学期间跳了几级?王羽尧可是一级没跳,她只是进入了北京八中的少年班。

北京的家长们应该有不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八中的认可,毕竟这所学校有着“超常儿童鉴别与教育”的称号。

少年班学制四年,只要是年纪在10岁左右,具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水平,且智力超群就可以报名。

经过选拔进入的孩子会在学校的全面教育下,进行为期4年的学习。而这四年里,学生要学完剩下的两年小学知识,以及接下来的初高中知识。学成后统一接受北京高考的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有人会说了,北京考生考北京大学属实没有外地学生那么难。从王羽尧的升学中就可以看出,北京高考确实容易。那么14岁考出683分,这也很简单吗?

在消息一出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同情王羽尧,说她的学习生涯里肯定只有书本与竞争,孩童的乐趣被每日的重压取代,生活一点不快乐。

可王羽尧并不这样认为。孩子们大多爱玩,但在良好的教育与引导下,他们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目前不能懈怠的是什么。如果割舍不下玩乐,那就要提高自我学习的效率。

为了有更多的自主时间,王羽尧从不与同学拼时间学习。她十分讲求效率,课前课后预习复习,只为了能够在老师讲课时全盘接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多玩一会,王羽尧还将自己的做题速度练到了全班第一。知道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错,平时她也会更加注意在此方面的锻炼。

积极参加学校辩论赛,各种悬疑小说、电影更是她的最爱。别人做满分20分的数学逻辑题,比较优秀的能得到13分,而王羽尧最高拿过19分,且这项记录在学校里至今无人能破。

03

03

学霸的成就,大多是由高智商与好方法相结合而产生的。刚进入北大,王羽尧觉得理想的校园哪里都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鲜感与好奇心冲击掉了她的一些学习劲头,寻找好玩的地方,做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事,14岁的她在入学的第一年里迅速与他人拉开差距。

当看到自己滑到中下游的成绩排名时,意识到了事情严重性的她将“不服输”三个字贯彻到底。

北大校园的晚上彻夜亮灯,王羽尧就在图书管里奋战到深更半夜。重回识海,熬过了最初的不适应,学霸的学习能力再次体现。

北京大学高手云集,15岁的女孩在经济管理系,也是数得上的“高手”。学至大三,王羽尧在评上了国家奖学金后,也拿到了前往墨尔本大学做交换生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国外,与不同的学习模式相碰撞,16岁的王羽尧发现自己与其他人相比,有长处,但也有大不足。

好在这些不足是可以通过继续深造而弥补,甚至超越的。也是这时候,王羽尧有了要攻读博士学位的信念。

本科学习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王羽尧向素有“经济学殿堂”称号的芝加哥大学递出了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学习申请。

一次申请便予以通过,18岁的女孩王羽尧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海外深造之路。在离开的时候,她曾说过:“母校,我会回来的,祖国,我会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随随便便成功的普通人,也没有随随便便成功的天才。王羽尧的家人在孩子的成才路上付出的心血绝对不少,而王羽尧在自己的学习生涯里,也同样付出了良多汗水。

当父母与孩子在羡慕他人家的天才少年时,也要想一想,自己能否以科学且正确的方法、态度培养孩子;孩子是否能像王羽尧一样,养成自律、自主,能自我奋进的学习态度。

如今的王羽尧已经学有所成,她也履行了自己当初的承诺回到了祖国,有了好的工作,正在向着美好的未来进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怎样看待王羽尧的成长历程,其父母的教育是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END--

子牙学生观察

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