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曲江校园的“第二课堂”课后服务时间,来了一位重磅嘉宾——北京大学齐东方教授。

齐东方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重点项目“中华文明史”、“985工程”项目“盛唐工程”主要参加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晋制到汉唐制——墓葬研究”负责人,“汉唐陵墓研究”两名负责人之一,“边疆考古”系列研究主要参与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项目“丝绸之路考古”负责人。国家博物馆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

齐东方教授面向全区小学生,以《十件文物看长安》为主题开展了“第二课堂”线上专题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后服务时间一到,曲小薇来到了曲江第三小学六年级一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十件器物的前世今生,揭开深厚悠久的长安历史、长安文化。“鎏金双狮纹银碗上的狮纹图案极力突出硕大的头部和健壮的四肢,虽然不成比例,却矫健灵动、威仪凶猛,更像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教授细致讲述着器物鎏金双狮纹银碗的图案形态。同学们坐得笔直,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伸长脖子、探着脑袋,沉浸在齐教授生动讲述中……

盘龙纹铜镜器物,齐教授联系起了白居易、刘禹锡的诗句,延伸出镜子在古代的贵重属性和不同功能,可以作为信物、礼物,有功能性,还能勉诫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小时的课后服务在最后一件器物仿玉玻璃的讲述中结束了,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听得意犹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年级一班的姚舜予、吴沛泽、王乙汐、黄子沛四位同学,异口同声告诉小薇,“这样的课后服务,很喜欢!”非常喜欢历史的黄子沛还说,“今天文博讲座上的器物金龙让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古代道教仪式竟然会把金龙投在山涧、湖泊、河流中,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曲江三小六年级一班语文老师杨惠娟说,“以‘文博课堂’这样活动形式为载体,不仅能发挥历史文化教育功能,也可以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历史,增强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曲江,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课后服务正逐步进行着深入的结合。

文博大咖进课堂,是曲江新区校园里又一新型的特色课后服务形式,听资深专家为同学们讲述博物馆里的那些事儿,在拉近文博与学生距离的同时,让文物活起来,充分发挥文物育人功能,并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文化,做好文化传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曲江新区将会继续创新课后服务的形式与内容,让“第二课堂”成为孩子们的望远镜,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带领学生看见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