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降温!套上厚厚的外套和毛衣后,我又可以了。但是——为什么老是被电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有没有读者也是一样,早上让我彻底清醒的捕食闹钟,而是掀开被子的一瞬间猝不及防的呲啦声,让人浑身一激灵!这一电,终于吓醒了。还不止,洗漱之前开水龙头,好家伙!感觉能在原地跳一曲甩手舞。

伴随着冬天的到来,静电也来了。为什么冬天容易产生静电?怎么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产生

要对付冬天的冷,北方人靠暖气,南方人靠一身正气。但是只要出了门,都得乖乖套上外套大衣或棉袄,暖和是暖和了,可是基本人人都不太敢轻易产生相互接触。

因为这个时候拦路的不仅仅是疫情,还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静电。呲啦~呲啦~,头发都能全竖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电怎么来的?

静电怎么来的?

静电是一种在静止状态下的、不会流动的电荷,当这些电荷剧中在某一处就能形成静电。不管是静电还是电流,都有正负之分,这也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性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电的产生就是因为物质的基础原子构成。

原子中的质子、中子、电子会有带点和不带电的区别,质子和电子的带电又分为正负两方,一般情况下,质子与电子的数量是相同的,所以不会有什么带电的反应。但是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产生静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个带电的物质接触到另一个零电位(不带电)的物质或者是有电位差(带电能量不等)的物质后,就会因为正离子会捕获中性原子的一个价电子,失去一个价电子的原子又会成为正离子,从而产生电荷能量的交换,是一种非弹性碰撞过程。

比如氖原子和氩原子之间的荷转过程就是Ne++Ar─→Ne+Ar++ΔE,ΔE就是两个粒子之间的势能差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粒子的势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就有了我们所体会到的“被电”的感觉,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小电流导致的蓝色电光。

这就是基本的静电产生的原理。那么为什么产生静电的时间基本集中在秋冬季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是放电的季节

又是放电的季节

我们都知道“摩擦生电”,这是产生静电的最普遍方式。这是因为空气中也会有也有原子,流动时也能起电。比如以前玩过两人背对背摩擦,然后转身对指尖,会有奇妙的感受。相信我,不要轻易尝试,你可能会大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物质之间的接触有时候会产生静电。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静电例子,可能就是塑料薄膜从物体上剥离的时刻,能很直观地发现它们之间有静电产生。

且一般来说,物质的绝缘性质越高,反而越容易产生静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容易在冬天产生静电,首先就是因为秋冬季节的气候变化。

气候使得空气湿度降低,干燥的环境让物质产生的电荷不能正常地被导离,积累起来后只要和其他有电位差的物质接触后,就会集中放电。所以秋冬季节的静电多,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干燥的气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就是大量的导电物质的出现。在秋冬季节的时候,我们会大量集中使用绝缘物质(比如化纤物质),使它们发生接触分离(如穿脱毛衣),从而产生了电子交换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电的影响

静电的影响

静电并不是没有危害的,程度较轻的静电基本就是穿脱衣物时呲啦声,基本不会有什么影响,但一些较重的静电会有时会灼伤皮肤,对心脏(心率异常)和大脑(头痛失眠等)也有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电子或通信设备因静电受到干扰,还有一些可燃物可能会因为静电而产生燃烧甚至爆炸。

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静电有时候会是一次简单地握手、开关门、接触电子设备等。还有因为静电而容易“脏”,灰尘和其它轻便的物质就粘附在一些衣服上,看上去很不整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只要两个有电位差的物质之间有接触,基本都能产生静电。

要完全消除静电的话,这基本没有可能。但是倔强的人从来不愿意认输,既然知道了静电产生的大致原理,那么对症下药,总能降低一些静电带了困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避免静电?

如何避免静电?

根据静电产生的原理,大约可以总结两个能有效避免或降低静电影响的方法,那就是“防”和“放”

“防”就是预防静电的产生。我们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直接接触行为,比如将化纤衣料转化为棉麻类的日常用品,减少电子产品(如电视、电脑等)的接触,可以降低静电的发生概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从物质本身减少静电的产生,勤洗手、洗澡,做好身体和空间内的保湿工作,比如使用保湿度高的化妆品、加湿器和栽种绿植等;还有洗衣服的时候选择比较温和的洗衣液,或者添加柔和剂,可以有效减小衣服上的静电;再有就是从食物当中获取能量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如富含维A、C、E和其它酸性的胡萝卜、西红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就是释放物质的静电。

在接触某个易产生静电的物质的前后,我们可以先洗手,可以有效降低静电;接触金属类的门或把手前,也不要直接先用手触碰,可以拿钥匙尖先碰一下,释放身上的电,再用手开关门。还有接触某个物质之前先扶墙,亲身试过,此法可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