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家里的“男人”,而父亲则是家里的“女人”。因为家里大事小情,都是母亲在操劳当家。

我对父亲的客观印象:没本事,还矫情得要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没结婚的时候,每次回到家都很少和父亲说话,或者即使说了,也都是问什么答什么,要不然就是听他一个人独自唠叨。

所以一直以来我和父亲的感情都很生疏。

母亲生病去世以后,因为考虑父亲一个人吃饭不太方便,所以,在和妻子商量之后就把他接到我们家里来一起住。但父亲过来之后,依然是以前的臭脾气,还像对我小时候那样喜欢讲道理,对妻子说教;

同时,我和妻子有时候因为生活上的琐事吵架的时候,父亲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妻子,认为都是妻子的不对。这样的状况,有时候也是让我非常尴尬,毕竟我是亲儿子,所以不管对错,更希望父亲能替儿媳妇说句话。

当然也想过,如今父亲已经大半辈子都活过来了,要想改变老人的思想,那简直比登天还难。但在父亲眼里,妻子毕竟是个外人,而妻子也永远不可能任由他蛮横,一直迁就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因为父亲的掺和,我和妻子的矛盾也增多了很多。

说真的,对于把父亲接到家里来这件事,我和妻子都后悔了。

现在的想法就是:最好能把父亲送回老家,花钱找个保姆;又或者送去养老院。但是又担心父亲大骂,说我们不孝。这样的话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在外来看来我们做的都是不对的。

所以现在的生活,很迷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语@

老话都说养儿防老,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老人的思想也在越来越进步,变得做作,挑剔,这些很显然都和传统的优良美德相违背。

现实中,很多长辈活成了不让子女待见的样子,所以子女被逼无奈没办法不得不放弃赡养父母的义务。

如果作为父亲能够以老为尊,不掺和你们家事、瞎捣乱的话,你们完全可以一直照顾下去,但是他偏偏要惹出事端,甚至出一些坏主意,从而让你们夫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加剧。

所以为了阻止以后事态愈发严重,带回老家或者送去养老院是可行的,不过最好能提前商量一下,听下父亲的想法。

当然,能认识到父亲可能不太讲道理,所以在沟通的时候,尽量委婉一点不要太过直接,让他有个心理预期。然后慢慢地开通他的想法,一步步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