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农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持久稳定脱贫,发展产业是唯一出路,这已经是上下共识。

而在农村地区,受法律政策等因素影响,可以实施的产业一般仅限于农业产业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农业产业项目通常具有很多难以避免风险,主要有:

自然风险。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业产业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如水灾、雪灾等,难以预防、难以挽救,一旦发生,往往会让投资全部打水漂。

市场风险。农产品的市场周期较长,而农业产业对市场的反映又较滞后,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市场难以把握。

法律政策风险。国家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往往会对农业产业项目影响巨大。如近年来严格控制污染较大的养殖业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乡镇村在落实农业产业项目时,困难重重,一方面,要面对重重风险,且万一项目失败、造成资产流失还要面对上级问责;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农村群众的不信任,发动群众难的局面。

近年来,上级高度重视发展扶贫产业,要求各地必须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特色产业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不良商人便把目光对住了精准扶贫产业项目资金这块大蛋糕。编造设计了一些所谓好项目、特色项目,套取扶贫资金。

这些骗人的所谓特色种养业项目,一般是用订单农业的外在表现形式来掩盖,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在选择项目时一定要注意加以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产品来看。骗子推广的种养品种一般是大家都没见过、或较少见的物种。如养殖业有蚂蚁、土元、蝎子、蟾蜍、蜈蚣等,种植业芦荟、仙人掌、油牡丹、板蓝根等中药材等。

正因为产品的罕见,为骗子的行骗打开了空间。

从市场来看。骗子会极力夸大产品的市场前景,但是市场往往是有价无市,产出后根本无法售出。

这些产品之所以罕见,就是因为根本没有市场,所谓的市场价也是虚构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风险来看。承诺包销产品,许诺无风险种养。骗子一般都愿意签订回购合同,但是基本都附有一定条件,如必须采购一定量的种苗,必须使用其专用肥料、饲料等。

骗子的利润来源就在于种苗、肥料、饲料、管理费用等。

从生产周期来看。种养周期较长,大部分种植或养殖成品周期在三年以上,当你产品产出时,承诺回购的骗子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部分生产周期短的品种,这些品种基本上死伤大半,没什么产出,骗子也就不需要回收。

从投入来看。一般前期需投入种苗费用,投入并不算多,但后面肥料、饲料、病害防治、管理费用等投入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良商人们虽说可恶,但是他们采用的方法并不违法,合同、协议一应俱全。

基层扶贫干部、农民群众在选择产业项目时,一定得睁大眼睛,防止上当受骗,保证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