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长津湖英雄老兵宋良友

代表淮北市被推选为

2021年11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一起来为他助力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点赞

1.进入中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2.进入公众号后

点击菜单栏【点赞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进入活动页面后

省份中选择安徽

就可以找到宋良友

然后点击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点击【点赞】

进入“中国好人榜点赞评议”页面

点击【点赞评议】

就能成功给好人点赞啦

点赞分享

成功点赞后,会跳出分享页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择立即分享

邀请更多朋友为他点赞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

让我们重温宋良友老人的英雄事迹吧

人物简介

宋良友,1928年生,1949年入伍,安徽省淮北市烈山煤矿退休工人。战争时期,他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两次一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并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和平年代,他合上功劳簿,深藏功与名,近70年如一日,始终对自己的过往守口如瓶。1984年,他以一名普通矿工的身份,从淮北烈山矿退休。先后获评“安徽省最美心动人物”“第七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好人”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国奋勇杀敌的“战斗英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1月,宋良友与战友们坐上“大闷罐”,开赴抗美援朝的战场。当时22岁的宋良友加入志愿军第9兵团,身高1米73的他身材壮实,是轻机枪手,还是尖刀组成员,每次战斗都冲在最前面。

长津湖战役中,气温低至零下三四十度,宋良友和战友们几乎都被冻伤。凝固汽油弹不时地从美军飞机上呼啸而下,火焰一旦沾身,扑都扑不灭。新兴里战斗中,他和战友坚守的高地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他们与比自己人数多出3倍的敌人殊死搏斗。三天三夜,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连长、指导员牺牲了,排长也牺牲了,全连最后只剩下几个人,宋良友也身受重伤。向敌人发起最后冲锋时,炮弹在他身边炸响,气浪将其掀起,飞挂到悬崖的一棵树上。肚子被弹片豁开拳头大的血窟窿,他当场就昏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宋良友被枪炮声惊醒,忍着剧痛,攀着草藤艰难地返回队伍。

因表现英勇,宋良友荣立一等功。在第五次战役的一次突围战斗中,由于作战勇敢,歼敌众多,宋良友再次荣立一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脱下戎装成“火车头班长”

“我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从朝鲜战场返回国内,宋良友脱下戎装。1958年,国家大规模开发淮北地区煤炭资源,宋良友积极响应号召,来到淮北矿区第一座投产的煤矿——烈山煤矿,很快成长为一名井下作业的行家里手。

在煤矿工作的29年里,宋良友一直都坚守在井下生产一线,脏活累活他抢着干,哪里有安全危险他就战斗在哪里。因表现突出,宋良友被任命为班长。“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宋良友的带领下,全班20多人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几乎每月的采煤量都位居前列。

宋良友“火车头班长”的名声不胫而走。

到1984年7月正式退休,宋良友先后从事过门卫、掘进、锅炉工等多个工种,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功埋心底 深藏功与名

退伍返乡的宋良友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甚至把立功受奖当成“小秘密”,瞒着家人和同事,只是把军功章珍藏在自己的卧室里,作为对战友们的怀念。

在宋良友的身上,有大大小小20多个伤疤。“回国复员以后,爸爸强烈要求回乡种地、挖煤。他总说,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自己没资格再去享受祖国的特殊待遇。”小女儿宋怀忠说,爸爸年轻时下矿挖煤甚至都不在矿上洗澡,为的就是不让工友们发现自己受过伤、立过功。

工作中的宋良友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却对家人十分严格。宋良友的大女儿宋华年轻时曾想通过招工进入烈山矿“灯房”(管理矿场工人照明设备的场所)工作,希望父亲向单位提出照顾。宋良友的回复却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别给国家添麻烦。”

与他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不知道宋良友是朝鲜战场上的两次一等功臣,儿女们也不知道,“只知道他在朝鲜打过仗。”2018年12月16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临海童街道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对老人进行信息采集时,才将这段峥嵘岁月重新唤起。

赶快行动起来

一起为好人点赞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