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课后服务,让学生“学有所乐”

——张家口市涿鹿县合符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侧记

作者:涿鹿县合符小学校长 任长江

涿鹿县合符小学在“立人教育”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积极践行“写好一撇一捺”校训精神,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目前拥有新媒体演播室、创客空间、架子鼓俱乐部、心语心愿吧、古韵筝坊、茗月轩、陶艺手工坊、舞王阁等35个专业用室。近年来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满意的理想学校。

为切实解决学生下午放学后家长无时间接回、学生无人看管的现实问题,满足学生家长实际需求,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张家口市涿鹿县合符小学依据上级部门关于课后服务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自 2021年9月秋季开学开始,全面实施了放学后课后托管服务,并被确定为河北省课后服务试点校。

一、落实“双减”政策,丰富服务内容

合符小学遵循教育规律,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社团化、特色化是合符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最大亮点。我们探索形成了延时服务“2+3模式”,即每周的周一和周三,这两次延时以学生写作业、教师个别辅导、学生自主复习旧知以及室内操、室外花绳曳步舞、农耕园劳动课程为主;周二、四、五这三天延时服务时间,学校分年级、分批次安排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图书阅读活动、社团活动和学生心理辅导。同时在每天的延时服务时间安排班级社团学生轮流开展阅读活动。

1.阅读活动

每到延时服务时间,班级社团学生轮流到阅览室进行个性化阅读,并开展读书笔记摘抄活动,同时教务处结合学生阅读,开展“阅读、悦读、越读”创建书香校园大型读书活动。

2.健身活动

为了周一、周三延时服务学生能够做到动静结合,除了进行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外,学校编排了适合户外活动花绳曳步舞以及适合室内活动的室内韵律操,室内操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做到了班班有特色。教师根据本班需要,这两项穿插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锻炼身体。

3.社团活动

学校精心打造的社团包括合唱、美术、创意美术、软笔书法、硬笔书法、舞蹈、古筝、茶艺、机器人、陶艺、新媒体、航模、文学社、轮滑、街舞、架子鼓、电子琴、冰壶、足球、花绳、乒乓球、军乐队等22个校级社团。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有茗月轩、古韵筝坊、陶艺手工坊、新媒体社团、创客空间、架子鼓俱乐部、舞王阁等七个特色社团。

由于校级社团不能满足全部学生参与,学校专门开设经典诵读和趣味英语两类班级社团,同时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校本教材,由本年级的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任教。经典诵读以经典诗词、国学等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趣味英语社团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

社团师资方面,在学校有特长教师的基础上,还聘请了10位校外专业教师为学生授课,同时,为提高校级社团学生参与率与覆盖面,把古筝、街舞、足球、轮滑、冰壶等五个社团列为常态化的社团,周一到周四,每天的延时服务时间分年级开展活动。

随着社团建设的规范,学生及家长参加社团的意愿的人数越来越高,为了让更多学生都能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周五的社团日,分两批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即实行A、B两批上课,按单双周AB队轮流到社团活动。在班级内的学生参加趣味英语和经典诵读社团,这样三至五年级学生社团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

为促进社团品质的提升,学校制订了《合符小学社团活动计划》,明确各社团的成果展示方式并出台了社团考级制度。

(1)为社团提供展示舞台

每个孩子打开一扇艺术的窗户,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是我校打造精品社团的初衷,通过六一、艺术节等庆祝活动及新媒体等宣传阵地展示教师和学生的阶段活动成果。

合符社团学生共参与舞蹈、声乐、器乐、综艺、彩绘、书法、绘画等项目,均获得可喜成绩;张家口旅发大会现场展出陶艺手工坊同学充满创意的陶艺作品;第九届河北省NOC竞赛(小盖茨机器人城市环保比赛)一等奖被创客空间同学收入囊中;新媒体社团小记者先后在县冰雪运动会、县级足球联赛、县图书馆“迎国庆、颂党恩”音乐诗会等大型活动中承担采访与表演任务,表现非常出色。

社团实行过程性与集中性展示相结合的制度,每个学期末,各社团把本学期所学的以成品集体展示,展示社团风采和学生个人成果,为师生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2)出台社团考级制度

为鼓励优质社团的发展,学校出台了《社团晋级评比办法》,根据各社团一学期的活动情况及目标达成度,为学生颁发晋级证书,并评选“十佳社团”和“优秀辅导老师”。一次次的考级达标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孩子们乐此不疲、趣味盎然。

4.心理团辅活动

学校不仅注重利用延时服务时间丰富学生生活,全面培养学生特长,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周二、四延时服务时间开设了心理团辅活动,由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沙盘游戏治疗师、高级绘画心理分析师、IHNMA国际催眠师任教,集中对每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5.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学校建成农耕文化园即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基地园区占地面积为1200平米,包括农具展示区和农耕园区两大板块。在夯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把课后劳动课堂搬到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借此打造特色劳动教育课堂。

课后同学们走进劳动种植基地,有的铲土、有的培土、有的浇水、有的编号,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劳动结束时还在一起分享劳动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

合符小学将依托农耕文化园劳动实践基地,以劳动教育课为抓手,以果、蔬、花种植为主要实践内容,努力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劳动教育课后服务优质课,继续推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与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把鲜活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特色课引向深入。

二、严格检查制度,保障服务质量

为保障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制定了课后服务专项考核制度,主要考察教师是否存在违规现象。学校实行年级管理制,由副校长任年级主任,联合特长发展处、教务处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进行考核量化,并且每节课后服务都有巡查;每学期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学生对延时服务的满意度,及时进行整改。

三、完善经费分配,做到公平合理

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严格执行上级标准,本着谁服务补贴谁的原则,将费用全部用于发放教师上课补助。

合符小学的课后服务力争做到了“不上基础性文化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的课后生活增添了靓丽色彩,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学有所乐”,让家长、社会满意、认可。我们将积极探索,进一步开展好课后服务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符合校情的课后服务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