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平安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手段的集成应用,大力提升政府部门管理效能,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打造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安防小区。年初,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相继将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列为2021年20项民生、民心工程之一,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市年底前实现智慧平安社区全覆盖,按照张古江书记的批示,市政府将任务调整为10月底提前全部建设完成。

为确保智慧平安社区建设高效快捷开展,张古江书记、田国良市长多次做出批示、多次在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确定了我市“政府主导、公安牵总、部门协作、属地主责、整体推进”的建设思路,在市政府层面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和副市长、公安局长任双组长,公安、财政、住建、民政等11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工作。市公安局作为牵头单位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推动实施具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解决资金问题,全市累计总投资4.17亿元;其中市政府投入市级平台建设资金3891.9万元,各县区政府共投入资金37827.57万元。

我市智慧平安社区以“三网三平台”为大脑,以1955个小区前端共8139路智能感知设备为触角,通过打通数据传输通道,将触角实时采集的数据汇聚至大脑统一存储,由大脑对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分配传输至不同部门和受众群体,产生具体应用功能。截至目前,全市已采集12种类型数据共7500万余条,在推动我市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全面提高小区安全防范水平。智慧平安社区市级管控平台可利用公安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研判应用,提升预防打击违法犯罪、预测防范化解风险能力,降低小区可防性案件发生。利用已构建的数据模型,开展关联分析和碰撞比对,有力辅助公安执法办案,提升破案效率,强化重点人群管控,让人民群众生活的环境更加安全和谐。二是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智慧平安社区市级管控平台开发并部署“防疫感知”应用模块,及时获取小区配备红外线自动测温设备相关数据,累计采集防疫感知312万余条。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在不直接接触居民、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小区疫情防控水平和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为群众正常出入小区提供了便利。三是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过部署安装“社区微脑平台”,为物业公司提供管理服务的信息化系统,系统具备住户管理、收费管理、车辆管理、便民服务、社区广告等功能。常住人口、租住户、来访人员通过手机申请认证,物业进行身份确认或由住户授权确认后,可通过门禁卡、指纹、手机二维码、临时密码等多种方式通行,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强力推进。3月29日,时任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付振波召开专门会议部署推动全市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工作。6月4日,时任副市长、公安局长闫泽利主持召开了全市智慧平安社区建设推进会。市公安局先后多次在全市公安工作会议、市局党委会、智慧平安社区专题调度会、砺剑调度会、智慧平安社区专项培训会等会上调度推进。赵晋进副市长到任后多次召开调度会,明确要求10月20日前完成小区前端建成率100%和数据常态化上传率100%的任务目标,并就决战决胜、冲刺“双百”提出严格要求。

二是通力协作、形成合力。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缺口大的实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尽职尽责,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难题,确保了工程的如期完成,全市1955个小区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建成率100%。针对小区实际,分类施策,把智慧安防设施建设纳入新建、在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验收标准同步推进,全面推动项目建设。

三是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公安机关作为牵头单位,面对异常艰巨的任务,克服困难,主动担当,为提前完成此项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市局专班牵总负责,共召开系统调度会13次,培训会5次,并且研发、部署唐山市智慧平安社区管控系统,做到“边建、边联、边通、边用”。在冲刺攻坚阶段,专班加压奋进,成立专家组,多次深入县区捆绑作业,现场解决小区前端建设安装、网络联通和数据上传问题。同时,协调技术人员加大指导帮扶,攻克技术难题,一线联合作业,提高建传效率。

四是铆足干劲、狠抓落实。严格落实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工作要求,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建设工程。特别是进度低于全市水平、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责任领导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加大投入工程建设的警力和施工队伍,采取超常措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合并或同步推进建设步骤,最大限度压缩工程建设周期,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五是督导检查、保质保量。市平安办将智慧平安社区建设纳入了对地方党委政府的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市纪委监委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多次实地督导检查,市共享发展专班、市双创双服办公室多次以通报、提示函等形式对重视不够、进展缓慢的县市区,适时进行督查通报,确保了建设工作强劲势头。市公安局专班实施日通报、周调度、月考核等形式强化督导指导,并坚持“保质保量、为用而建、持续发展”的原则,围绕小区前端感知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管理情况开展不定期明察暗访和县区间交叉检查,根据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动态调整工作重点,因情施策、因地制宜地有效推进。

六是依法建设、保护信息。市公安局始终把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摆在重要位置。市局专班认真学习并严格落实《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法律规定,专门就人脸抓拍、识别门禁应用合法性的问题,向市政府法制部门请示审核,规范人脸等智慧平安社区数据的采集应用,有效避免了侵害个人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通过签订保密协议、数据加密传输等措施,严格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的精准监管,严防发生泄漏公民隐私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目前为止,全市智慧平安社区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能够实现功能运行。下步重点主要是持续推动智慧平安社区提档升级,提高优选型、示范型小区覆盖率,进一步加快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的实战应用,多维度提供社会化服务,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安全感幸福感。

来源:唐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