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郊枣园唐墓清理简报

《文博》2001年02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枣园位于西安市郊西北部,北临枣园西路,东接汉城北路,南望大庆路,西有阿房路(图一)。附近的民居和村落分别有枣园西坊、金家堡、曹家堡及和睦村等,唐墓处于前两者之间地带,南临西安远东机械制造公司。

近年来,此地改造民居中常有古墓暴露,1997———1998年,我所曾先后两次派队,在此处南部清理唐代墓葬30余座。1999年10月———11月,又清理唐墓27座。前两次的资料正在整理之中,现仅将后一次的清理结果简报于下。

墓葬形制

这批墓葬平列分布于4个建筑基础之内,排列基本有序,相互之间极少有叠压、打破关系(图二)。清理之前,基础内的堆积土层已被机械掘至3.50—4.20米,周边空地几被新掘黄土覆盖而无法工作。我们仅对坑底平面进行了全面普探,探孔间距1米,次排退位布孔。所有墓葬均按发掘顺序依次编号,全部清理。

墓葬的总体结构为单室土洞墓,均有墓道和墓室,墓道设在墓室东南,完整墓道均呈竖穴式,底部朝墓室方向斜下。多数带有甬道。封门多用土坯,土坯较硬,包含物有褐色土块、小瓷片、碎瓦片等,外表附着草木灰。

因墓道上部及墓室顶部已被掘毁,开口层位不详。从残存迹象观察,墓葬均呈南北布局,墓道南开,墓室北设,方向在170°—195°之间,70%以上主要集中于180°—185°之间(附表)。依其形态和结构,形制可分3型。

A型5座(M3、5、8、12、13)。墓道和墓室的东壁大体处于一条直线上,俗称直背刀形墓。分2亚型。

Aa型4座(M5、8、12、13)。墓道和墓室微呈梯形,两者之间有短小甬道,墓室在营造时略为粗糙。99ZYD27M12,方向185°。现存开口距地表3.50米,竖穴墓道斜向墓门外0.74米处变平,坡长1.66米,坡度11°。封门残存土坯一层,系纵向立砌。墓室底部通铺一层朱砂,西侧置单棺。棺和人骨已成粉沫,其形难辨(图三,A)。

99ZYD22M8,方向183°。墓道未完全清理,封门仅存两层土坯残块,砌法较乱。墓室西侧设一棺床,东侧用土坯横向立贴,床表仅留4块平铺条砖,床内为原生土台。棺床上有两具骨架,仰身直肢,头北足南。骨架残缺部分,已被扰至上层填土(图三,D)。99ZYD21M5,方向184°,已盗。墓道残存坡长0.80米,未见封门、遗物,室内人骨散乱(图三,B)。

Ab型1座。墓道和墓室均呈长梯形,北宽南窄,两者通过墓门连为一体,无甬道,墓室基本规整。99ZYD21M3,方向180°,盗扰一空。墓道残存坡长3.30米,坡度25°,坡面微起弧脊,中高侧低,北端比南端宽出0.54米(附表)。封门侧边残高0.60米,横向平砌,中部被扰,残块扰至墓道。墓室高度1.40米,从距底1米处开始起拱。底部残存木棺朽渣、骨质粉沫及草木灰等,其形难辨(图三,F)。

B型4座(M16、19、20、24)。整体略为规整,类甲字形,墓道设置偏东,墓道和墓室通过略长的甬道相连。除M20外,余在室西设有棺床。99ZYD27M16,方向180°,受扰。墓道坡长2.46米,坡度29°,至甬道口变平,未见封门遗物。甬道、墓室均自距底0.80米处起拱,顶弧。室西残留7块条砖,正面绳纹,背为素面,砖上有朽棺木、棺钉。头骨扰至西南部填土中,器置东部(图三,C)。99ZYD27M20,方向180°,遭盗,形制同M16,室内无砖,器置东侧。M18的墓道叠压于M20墓室之上,盗洞穿过M18的墓道,直抵墓室中部(图三,E)。99ZYD27M24,方向185°,受扰。

墓道坡长1.52米,坡度18°,北壁收分明显。封门留两层条砖,横向错缝平砌。墓室大致呈圆角长方形,东壁北部西斜,西半部设棺床,东侧用条砖横向立贴,床表用方砖

平铺,床沿外出2厘米,压在侧砖之上。头北面上,余扰(图四,A)。99ZYD27M19,方向185°,遭盗,形制同于M24,唯墓室西壁略短,床表及封门均用条砖。有棺痕,单人一次葬,足朝南,有棺痕。

C型18座(M1、2、4、6、7、9~11、14、15、17、18、21~23、25~27)。较前两型短小,除两座无甬道外,余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三者东壁不在一条直线上。墓道和墓室均呈梯形,宽底相对于中部,俗称折背刀形墓。可分3亚型。

Ca型2座(M11、22)。无甬道,墓道与墓室直接错位相接。墓室西壁微直或里端西斜,刀背斜弧折。99ZYD27M11,方向184°,被盗。仅见斜坡墓道,坡残长1.82米,坡度32°。土坯封门,残高0.62米,横向错缝平砌,层间夹草拌泥。墓室东、西两壁,在距底0.60米处起弧内收,至0.90米处弧收明显。室西置单棺,宽端朝北。东、北两壁留有盗洞(图四,B)。

Cb型3座(M1、9、10)。有甬道,墓室西壁向东内收略甚,刀背微折。99ZYD22M9,方向193°,仅见斜坡墓道,坡长2.83米,坡度20°。墓门下边有0.40米的夯土,夯土之上留一层土坯(图四,C)。M1、10的墓室东壁中部向外弧凸,唯此墓东壁向内弧曲。单棺抵西壁放置、两端留有空隙。

Cc型13座,余墓皆属此型。甬道宽短,墓室西壁或直或西斜,东壁大多向西北直斜,折背略甚。99ZYD21M6,方向183°,受扰。竖穴斜坡墓道,坡长2.76米,坡度32°,北壁收分明显,余壁平直。封门残高0.60米,用土坯横向错缝平砌,多残断,上下不直,向墓室方向倾斜。墓室西壁中部外凸,室西置单棺,宽端朝北,人骨多扰至棺外(图四,E)。99ZYD26M25,方向185°,残存斜坡墓道,坡长1.92米,坡度38°。封门高1.06米,用土坯横向平砌。墓室东、西两壁西折较甚,室西置单棺,宽端朝北。在甬道及墓室东南部,有一个下深10厘米的凹坑,用途不详(图四,D)。

其他未列出示图的墓葬,墓道多似M6,墓室多似M25,唯墓室底平或向北微呈下坡。下列几座墓葬,也属Cc型,略有特点,一并介绍。99ZYD27M17,方向180°,被盗。竖穴斜坡墓道,南北宽差较大,坡长2.50米,坡度21°,北壁收分较甚,余三壁直,近南端的东西两壁,挖有三个三角形脚窝,东一西二,上下错位而设,间距0.85米。墓道北底,低于甬道12厘米,封门高2.30米,用青灰色条砖横向错缝平砌。甬道高1.60米,从1.20米处开始起拱,形成弧形拱顶。墓室的高度、拱高同于甬道,西南角向外斜伸,底表自南向北略呈下坡,室西用绳纹手印砖及印纹团花砖平铺数排做为棺床,床上置单棺。墓门上部及墓室北壁发现盗洞各一(图四,F)。99ZYD21M4,方向184°,残存斜坡墓道,坡长1.66米,坡度21°,封门仅存土坯一层。该墓特点是墓室东、西两壁平行西折,形成平行四边形。室底平铺一层朱砂,室内人骨、随葬品、青灰砖块散置。砖块疑用于支垫棺木(图五,A)。99ZYD27M18,方向177°。竖穴斜坡墓道,坡长2.36米,坡度16°。其特点是墓道和甬道较为规整,墓室东壁向西北弧折,西壁中部内凹,大有偷工之嫌。室西置单棺,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墓道盗洞直入M20墓室(图五,B)。

二 葬具葬式

这批墓葬多遭盗扰,葬具皆朽,仅可辨其残迹。凡用葬具,均为木质棺材。依据保存较好的朽迹外形测量,木棺长度1.92~2.30、平均2.13,宽端宽度0.65~0.72、平均0.69,窄端宽度0.50~0.60、平均0.54米。靠置棺之处,常有朽断棺钉出土。有五座墓葬,在墓室西侧设有棺床、棺置床上。无棺床者均置木棺于墓室西侧,有的在墓室底部铺垫一层草木灰,有的在室底通铺一层0.5~1厘米厚的朱砂,多数则是直接将木棺置于室西地表。

木棺宽端,均朝北放置,加之未经扰动、残留原处的人骨判断,死者均为头北足南,面部多向上。除了M8为双人合葬、M2疑为屈肢二次葬外,余均为单人一次仰身直肢葬。

随葬物品,多数置于墓室的东北隅,或放在棺外东侧中部;铜钱多置于棺内,位于左股骨中段外侧或左肩部。有的在墓室西南角放置陶罐,或在封门内侧放置一些小件物品。有些陶器原似置于棺盖之上,位置不定,多偏木棺宽端。

三 随葬器物

此次清理,共获陶、瓷、铅、铜、铁、石等质器物153件,可复原和能观其形者148件。按质料依次分述。

(一)陶器

共70件。器形有罐、俑、砚。

1.陶罐连同附件共50件。可分为塔式罐(含盖、座)、带盖罐、弦纹罐和鼓腹罐。

塔式罐 26件,出自11个单位。由盖、罐、座三部分组成一套,也称三节罐或带座罐。实际出土盖10、罐7、座9件,能完整组合者仅有三套,缺座者2例,缺罐3例,缺盖者1例,余为单件。除1盖1座分别为泥质灰陶和泥质橙黄陶外,其余均为泥质红陶。所有器物外表,均在烧成以后遍施白色粉衣,白衣极易脱落。盖有实、空心之别,各占一半;罐有5件在白衣上画有彩绘,2件留指压凹弦纹。座有5件饰凹弦纹,3件有彩绘,1件为抹光。可分2型。A型14件。盖纽呈空心圆锥体,表里均留指压凹弦纹,纹宽0.6~1.2厘米;罐体略显高瘦,鼓腹,底表留涡旋纹理;罐座瘦高,台面平出于体外。M12∶5、7、8,整套。盖为子扣、扣口向内折收,盖轮缘边上翘;罐呈直口,方唇,矮领,圆肩,上腹外鼓,下腹斜收,底微上凹。唇施一周细弦纹,自肩至底饰稍浅的凹弦纹;座呈空心倒喇叭状,台唇斜收,台表有两处对称下压,底缘方圆,弦纹自上而下呈逆时针旋转。盖高11、轮径12、罐高25.7、口径7.4、底径9.4、纹宽0.7、座高13.5、台径8.9、底径15.8厘米(图六,1)。M2∶1、2,缺座。盖轮外侈,缘圆;罐的中腹外鼓,平底。盖高8.8、轮径9.6、纹宽1.1、罐高23.9、口径9.0、底径10.5、纹宽0.6厘米(图六,2)。M25∶2、3,缺盖。罐呈敛口,圆唇,矮领弧肩,鼓腹,底上凹。白衣之上绘有上体褐、下体黑的双色彩绘,图案为覆莲、曲折纹和水波纹带。座的台面椭圆,底缘上卷。罐高24.7、口径10.8、底径9.8、座高13.6、台径8.7~9.4、底径16.2、壁厚0.6、纹宽0.8~1厘米(图六,5)。M5∶1,仅有罐,敛口,圆唇,束颈,弧肩,鼓腹,底微上凹。唇沿施一周细弦纹,颈至底绘有红底褐线的莲纹图案,多已脱落。器高25.1、口径8.4、底径8.3厘米(图六,11)。

B型12件。盖纽呈实心尖锥体,下为圆饼状盖轮,子扣平底;罐体肥胖,圆腹;座体肥胖,台面尖伸,与身连为一体。盖柄施凹弦纹,盖、罐底表及座台表面,均留涡旋纹理。M16∶2、11、12,整套。罐呈直口,圆唇,圆肩,圆腹,凹底。唇施一周细弦纹,腹部白衣上绘有红底黑线双色四瓣花图案;座底缘微上卷,施一周细弦纹,外表下部白衣上绘有红色蔓草图案。盖高8.6、轮径9.8、罐高25.8、口径7.5、底径10.6、座高20.2、台径10、底径18.5厘米(图六,8)。M12∶4、910,整套。罐呈侈口,方唇,圆肩,圆腹,底微上凹。唇施一周细弦纹。器表粗糙,白衣上绘黑色覆莲、团花图案,大部分脱落。座的底缘微上卷,缘边施细弦纹,壁留凹弦纹。盖高10.6、轮径10.5、罐高26.1、口径7.3、底径11.5、座高19.2、台径10.5、底径20厘米(图六,10)。M19∶1、3,缺座。盖残,纽中部有2小孔,轮表白衣之上勾有黑色莲瓣彩绘;罐口微侈,方唇,下腹微曲收,底微上凹,肩至底白衣上绘有红底黑线团花图案,环底一周莲瓣纹。盖残高6、轮径9.7、罐高28、口径9.7、底径11.2厘米(图六,3)。

带盖罐8件,出自4个单位。M8出土2套,余为单件。M8∶1、6,红胎釉陶。盖呈小圆纽,空心,出轮,子扣,表色如罐,内色粉白;罐呈直口,圆唇,圆肩,圆腹,下腹弧收,假圈足平底,器表略涩,白底施红褐釉,内表自领以下施酱红釉。盖高5.3、轮径9.4、罐高25.7、口径8.4、底径11.8厘米(图六,4)。M8∶3、5,与前器几同,唯罐口微侈,肩顶斜平,上腹露白底,下腹红褐釉。盖高5.2、轮径11.6、罐高25.7、口径8.7、底径11.8厘米(图六,7)。有两件泥质褐陶器盖,同出一墓,形制雷同。M25∶7,折沿浅盘状,宽沿,方唇,平底,上部中央有一小乳钉纽。上表及轮底施白衣。高2、轮径9.6、壁厚0.5厘米(图六,6)。还有2件泥质灰陶罐,器形类似M8带盖罐,故归此类。M16∶1,直口,圆唇,鼓肩,圆腹,平底。素面。器高19.9、口径7.5、底径8.6、壁厚0.4厘米(图六,9)。M12∶2,形制与M16∶1相似,器高19.5、口径7.4、底径8.3厘米。

弦纹罐13件。完整。出自12个单位。均为泥质陶,11件呈桔红色,另有外红内灰和灰色各1件。整器略显瘦长,器呈侈口,束颈,鼓腹,平底。器高16.5~19.8、口径9.2~11.6、底径5.6~7.7、壁厚0.3~0.5厘米。表、里均有拉坯时留下的指压凹弦纹,一般外深内浅,由底向肩,器表纹饰呈顺时针方向盘旋上升。纹饰宽度窄者0.4、宽者1.6、一般0.8~1.2厘米。器底常见涡纹。多数在烧成以后,器表施过白衣,衣至外颈,或遍施至内颈以上。依其形态可分3型。

A型5件。大侈口,溜肩外鼓,底似

假圈足。M27∶1,圆唇,微束颈,底微凹。红陶,施衣。高16.6、口径11.2、底径6.7、纹宽1.3~1.6厘米(图七,7)。M1∶1,下腹斜收,平底。红陶,白衣及至内颈。高16.8、口径10.2、底径6.4厘米(图七,9)。

B型6件。侈口,斜肩,上腹外鼓,凹底。M2∶4,方唇。红陶,未见施衣。高18.3、口径10.1、底径5.6、纹宽0.8~1.2厘米(图七,5)。M18∶2,圆唇。红陶,衣至内颈。高16.9、口径9.2、底径6.3、纹宽1.2~1.5厘米(图七,8)。

C型2件。口微侈,沿稍曲,弧肩,中腹外鼓,底平或凹。M25∶5,圆唇,底微凹。灰陶,施衣,多落。高19.8、口径9.2、底径7、纹宽1.1~1.3厘米(图七,4)。M21∶1,圆唇,平底。红陶,未见施衣。高18.9、口径9.3、底径7.7厘米(图七,2)。

鼓腹罐3件。矮领,鼓腹,平或凹底。陶质粗糙,表、里均留指压凹弦纹,纹宽0.6~0.9厘米。器表施白衣,底留涡纹。M8∶2,直口,圆唇,凹底。泥质灰陶,陶色不匀。高25.4、口径7.9、底径8厘米(图七,1)。M17∶2,敛口,方唇,平底。泥质红陶。高26.3、口径8.2、底径8.7厘米(图七,3)。M27∶4,微侈口,方唇,平底。泥质灰陶,唇施一周细弦纹,唇沿留朱红色彩绘。高26.5、口径9.8、底径11.2厘米(图七,6)。

2.陶俑多残断,复原19件。仅见与墓主人家居生活相关的俑和动物俑,俑有男、女侍俑,动物俑以家畜、家禽为主。红陶,模制。

俑13件。形体较小,略显清瘦,刻划简单,表情多呆滞。实心,前后合模而制,双肩及体侧有切削痕迹。分2型。

A型7件。男侍俑。又分2亚型。

Aa型5件。幞头俑。M6∶4,幞头硬裹,身着曳地长袍,腰束宽带。表情凝重,双手拱于胸前,右足侧出露于袍外。通施白衣,下底有一小圆孔。高12.3、宽3.5、厚2.2厘米(图八,1)。M16∶5,面目不清。身着窄袖长袍,束腰,双手拱于胸前。高10.6、宽3、厚2.2厘米(图八,2)。

Ab型2件。风帽俑。M20∶2,正视微笑貌,身着交领长袍,腰束带,左手贴身下垂,右手置于腹前,腹微鼓,双足并立,足下踏有薄板。风帽朱红,长袍红褐。高21.8、中宽5.9、臀厚4.4、踏板侧5.5、正4.7厘米(图八,3)。M20∶4,头带风帽,外着至膝窄领长衫,内着曳地长袍,腰束带。左手贴身下垂,右手曲贴腹前,腹微鼓。通涂褐色。高22.2、宽6、底厚5.4厘米(图八,4)。

B型6件。女侍俑。分3亚型。

Ba型3件。双刀髻俑,均出自M20。头发上梳,呈蝶翅状分于鬓顶,身着曳地长裙,背附齐腰帔帛,左手贴身下垂,右手握拳贴于腹前,眼线稍长,表情呆滞。发髻涂黑彩,余施白衣。M20∶3,通高22.2厘米(图八,9)。

Bb型1件。单刀髻俑。M20∶5,髻向右上,尖微后倾,上着袒胸长袖褶衫,下系曳地长裙,腰束带于胸腹之间。右手隐袖贴身下垂,左手曲贴腹前,双足并立,笏头履尖裸露。面目清秀,表情凝重。髻涂黑彩,余施白衣。高26、肩宽4.5、底宽6.3厘米(图八,6)。

Bc型1件。高髻俑。M16∶6,上着窄袖襦衫,下着曳地长裙,腰束带,双手交贴胸前。面目模糊,裙涂红彩。高9.7、厚2.5厘米(图八,8)。

动物俑6件。有猪、狗、羊、鸡、鼠。线条简单,刻划粗放。皆泥质红陶,模制而成。

猪1件。M16∶7,整体略肥,短足平立,长吻稍尖,眼部圆凸,双耳下重,高鬃直立,短尾斜贴左后。腹空,留手指按窝。通涂黑彩。高6、长12.5、宽4.7厘米(图九,1)。

狗1件。M20∶7,体呈盘卧状,全身消瘦。吻部自然前伸,前肢盘环吻下,眼睛外凸,双耳下垂,背微上弓,后肢前屈,短尾斜贴左后。中底上凹,留手指按窝。通体粗糙,有干裂纹痕。高3.5、长9.9、宽5.5厘米(图九,5)。

羊2件。M16∶10,跪卧状,首瘦体肥,吻微下垂而前伸,眼凸,双羝下曲前伸,前肢跪卧,后肢伏于腹下,尾直下垂。通施白衣。腹空,留手指按窝。高7.8、长11.6、宽5.1厘米(图九,7)。M20∶8,伏卧状,颈直粗短,短吻前伸,双羝后弯前伸,小耳后倾,贴于羝中,遍施白衣。腹留指窝,高7.5、长10.6、宽4.5厘米(图九,4)。

鸡 1件。M16∶8,自然站立貌。短喙,矮冠,圆胸,长尾,又足立于台座。实心,椭圆座。喙部切削,尾羽线刻。翅白,尾黑,余红。高6.4、长9.5、宽4.2厘米(图九,2)。

鼠1件。M16∶9,体瘦,盘足侧卧状。尖吻前伸,双耳下垂,眼凸,前肢盘于头下,后肢伏于腹下,长尾曲贴于左侧。通涂黑彩。内底上凹,留指窝。高3.4、长11.4、宽4.9厘米(图九,6)。

3.陶砚仅出1件。

M2∶3,器呈弧舌圆背畚箕状,前底附有方锥形二足,着案时舌口上抬。也称风字砚。泥质灰陶,通体磨光。通高2.8、足高1.7、口径6.4、中宽5.9、长10.1厘米(图九,3)。

(二)瓷器

共5件。有双耳罐、碗、唾盂、粉盒及注子。釉色有黄、白、黑、青四种。制作均显粗糙。

1.双耳罐1件。M1∶2,微侈口,圆卷唇,直短领、斜肩,直腹,大平底,肩顶附贴对称竖耳。褐胎,下腹以上为灰白底施黄芝麻釉,内表为深灰底施黄芝麻釉。下腹饰两周划纹。底表留涡纹。高19.4、口径7.8、底径11厘米(图一○,2)。

2.碗 1件。M1∶3,敞口,卷圆唇,斜壁下收,壁底。除底表外,整器施白釉。高4.6、口径15.3、底径7.5厘米(图一○,1)。

3.唾盂 1件。M18∶5,大敞口,圆唇、细颈,斜肩,折腹,上凹底。灰白胎,折腹以上均施黑釉,底有涡纹。高10.4、口径12.8、底径8.8厘米(图一○,4)。4.粉盒1套。M4∶2,由盖和身组成,子母扣。盖呈母扣,盖顶微鼓,盖轮下折,直壁。盒身子扣,敛口,直壁,下腹折收,平底。盖顶绘有四瓣花图案,花朵中部及花心涂有黑彩。底和子扣无釉,余遍施白青色釉。盖高1.5、底径5.1、盒高2.1、口径4.4、底径3厘米(图一○,3)。

5.注子 1件,明器。M4∶3,敞口,细颈,弧肩,微鼓腹,平底。肩附弧柱曲扳,另侧肩有圆锥短流。底以上遍施白釉,流口被釉堵塞。高5、口径1.9、底径2厘米(图一○,5)。

(三) 铅器

共14件。灰白色,皆朽蚀。器型有俑、 A型6件。薄片状,皆出自M9。可分2亚型。

Aa型2件。男侍俑。M9∶5,站立状,体态微侧,头裹幞头,右角巾曲垂至肩,身着圆领宽袖长袍,袍摆曳地,隐足。双手拱插胸前,表情凝重。腰束带,带钅夸清晰。器背素面,下角残缺。高13.8、宽3.5、厚0.1厘米(图一一,6)。M9∶2,与前器相似,唯幞头圆滑,幞巾前饰花带,角巾残断,交领衣袍。高13.6、宽3.5、厚0.1厘米(图一一,7)。

Ab型4件。女侍俑。M9∶4,体态丰腴,身微侧立,头发上梳,扰为小髻,余发侧垂。身着敞胸、交领,曳地长裙,隐足。表情悦而不露,双手隐袖拱贴胸前。背为素面。高13.6、宽3.6、厚0.1厘米(图一一,8)。M9∶3,面部丰满,体微消瘦,稍宽袖曳地长裙,腰束带,帔帛齐腰,帛角分于体侧。双臂参贴腹前,表情沉郁。背为素面。高11.1、宽3.6、厚0.1厘米(图一一,9)。另有两件残器,仅存下部,观其阳纹裙褶,1件同于M9∶4,1件同于M9∶4,1件同于M9∶3。

B型2件。立体状。扁椭体,体空,合模铸造。M17∶7,正立前视,头戴小冠,身着圆领、宽袖、垂地长袍,腰束宽带。表情微悦,侧须外撇,双手抱拳拱贴胸前。耳侧留有溢铅薄片,前下部残,背部线条模糊。高11、宽3、厚2厘米(图一一,1)。M17∶8,与前器几同,唯见履底于袍下,耳侧无溢铅。顶部微残。残高10.1、宽2.9、厚2厘米(图一一,5)。

2.铅碗4件。明器,出自M16,形制相同。M16∶3,敞口,平沿,弧壁,圜底。内饰两周凸纹纹外饰一周凸弦纹,似假圈足,余素面。高0.4、口径1.9厘米(图一一,2)。

3.铅盘2件。花瓣状。M16∶6,八菱花形,敞口,斜沿,弧壁、圜底、假圈足。内、外底及外沿各饰一周凸弦纹,内壁饰凸连弧纹。高0.35、口径2.3厘米(图一一,3)。M16∶17,圆瓣四花形,敞口,平沿,弧壁,平底。沿边饰一周连珠纹。高0.35、口径2.4厘米(图一一,4)。

(四)铜器

共40件。器型有镜、镯、带钅夸、铊尾、眉夹、溜金饰、笄及钱币。

1.铜镜3面。M4∶1,正方形八卦镜,红铜。桥纽,背以连珠纹分内外两区,分别铸有“福财宜合”和八卦图案,卦字之间以点式梅花相隔。背缘及图案均阳凸。通镀薄层水银,多落。边长12.5、缘厚0.2、肉厚0.1厘米(图一二,2)。M24∶1圆形,红铜。扁柱形纽,纽上有2小孔。素面。直径5,葵花形。质重,一半残。桥纽,连弧缘,背铸阳凸花枝,素缘阳凸。直径24.5、缘厚0.5、肉厚0.2厘米(图一二,1)。

2.钏、镯2件。M13∶1,环片状,中部较宽,环向扣处渐窄,扣孔外卷,近扣处绕有薄片缠丝。中宽3.6、扣宽0.5厘米(图一三,2)。M17∶3,四股环柱体,每股均用细扁铜丝编织而成,近扣处绕有薄片铜丝。总长18、径0.7厘米(图一三,4)。

3.带銙、铊尾4片,分属3个个体。均薄片状,泛棕绿色。M26∶2,方形,单片。近角处有钉孔、中侧有长方条孔。长3、宽2.9、钉孔0.2、条孔1.6×0.29厘米(图一三,6)。M26∶4,铊尾,2片,马蹄形,底角及弧顶有钉孔,留圆铜钉2颗,近底处有长方形条孔。底长3.2、高3.2、钉长0.3、条孔1.6×0.3厘米(图一三,5)。还有一片为单片,形状及规格与M26∶4完全相同。

4.眉夹1件。M17∶4,体呈薄片,尾部扁圆,中部分张,头部曲对,头宽尾窄。长7.7、头宽0.5、尾长径0.2厘米(图一三,3)。

5.笄2件,1件残断。M16∶7,细圆柱体,敞弯,有首尾之分,尾略粗。光滑,红铜。总长13.7、尾径0.2,尖径0.12厘米(图一二,4)。另有一件,体呈圆柱,尾呈片状,残断10节,具体不详。体径0.15厘米。

6.鎏金铜饰1件。M17∶6,片状,图案为双鹤对喙、羽翮互抚,翩翩欲飞,下衬祥云。表凸背凹,似镂孔浮雕。铜质,器表鎏金。长7.8、宽2.8厘米(图一三,1)。

7.钱币 27枚。圆片状,中有方穿。钱文有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直径2.35~2.6、穿径0.65~0.8、廓厚0.09~0.12、一般为2.5、0.7、0.1厘米。黄铜9枚,余为红铜。

开元通宝26枚。“通”字背肉带下弦者7枚。仅以较易辨别的“元”字一划和四划差异,可分4型。

A型1枚。未见一划,四划直笔带折,勾粗、上挑。M7∶1,穿角不正,红铜泛绿。直径2.5、穿径0.65、廓厚0.1厘米(图一四,1)。

B型9枚。一划较长,四划无折,勾笔内挑。M24∶2,“通”背有下弦,黄铜,正面附着红色颜料。直径2.42、穿径0.7、廓厚0.09厘米(图一四,2)。M25∶1,合范偏差,背廓离心,红铜,略残。直径2.5、穿径0.7、廓厚0.1厘米(图一四,3)。

C型10枚。一划稍短,四划微内曲,勾笔上挑。M4∶4,红铜,暗绿。直径2.4、穿径0.7、廓厚0.1厘米(图一四,4)。M8∶4,穿钱背粗正细,红铜,暗绿。直径2.45,穿径0.7,廓厚0.1厘米(图一四,5)。M9∶1,“通”字下边有一小孔,红铜。直径2.5、穿径0.7、廓厚0.1厘米(图一四,6)。

D型4枚。一划略长,四划起笔微直,勾笔外挑。M5∶2,黄铜,暗绿。直径2.5、穿径0.7、廓厚0.12厘米(图一四,7)。

有2枚字迹较模糊。M11∶2,制作粗糙,“元”字变形,钱背的廓与肉层次不清,黄铜。直径2.4、穿径0.68、廓厚0.1厘米(图一四,8)。

乾元重宝1枚。M26∶3,断为两半。直径2.5、穿径0.7、廓厚0.15厘米(图一四,9)。

此外,在M24出土一件绿色薄铜片,变形且残断,似属裹附某器柄部之物,形不可辨。

(五)铁器

共2件。皆朽蚀严重,器型有剪和铁铧尖。

1.铁剪1件。M6∶2,柄为圆柱体,呈“8”字形环交,刃尾相参,直背斜刃,至尖渐尖。长35.2、刃长16.2、刃宽3.2、柄径0.8厘米(图一五,5)。

2.铁铧尖1件。M1∶5,仅存尖部,底部弧平,上部中间微起棱脊,銎部多已残断。翼角85°,正背脊角32°。残长7.6、残宽7.5厘米(图一五,4)。

(六)石器

共3件。器型有梳背和卵石。

1.梳背2件。均残,磨制,图案线刻,浅浮雕。M17∶9,片状,形以宽而短的马蹄,直底弧背,双面雕花,花纹几同。图案为3朵花下衬有宽肥叶片。底边磨有镶嵌钝刃。滑石质,色乳白略带淡黄。底长14.7、宽5.9、厚0.25厘米(图一五,16)。M6∶6,形似前器,两面均雕花。玉质,质地细密,乳白。残长8、宽4.4、厚0.25厘米(图一五,1)。

2.卵石1件。M19∶2。扁椭体,保持自然岩面,未见加工痕迹,整器粗涩。花岗岩,浅褐,遍布暗绿麻点,器置东北角。长径8.2、短径6.2厘米(图一五,3)。

(七)其他

共14件。器型有料珠、蚌壳、泥饼。1.料珠10颗。出自M18棺东的朽漆器内,漆器难辨其形,仅收料珠。器呈小圆珠,均有穿孔,器表光滑。可分4型。

A型1颗。M18∶4,最大,球体。体呈淡青色,不透明,器表有彩绘。图案为直线和圆圈组成的环带,白色勾线,黄色填充。直径1.2、孔径0.25厘米(图一五,7)。

B型1颗。M18∶7,扁圆晶体,暗白色,半透明,长径圆心穿孔,素面。长径1.1、短径0.8、孔径0.25厘米(图一五,8)。

C型1颗。M18∶8,淡绿色,不透明,不规则扁圆体,一边圆,一边扁,穿孔偏扁方。长径1.1、圆径0.8、扁处厚0.4厘米(图一五,9)。

D型7颗。扁圆体,白色,不透明,长径圆心穿孔。长径0.5~0.7、短径0.25~0.5厘米(图一五,10~14)。另2颗与图一五,10同。

2.蚌壳2件。子、母扣各一,分属两个个体,色乳白,杂赭褐,外表有红褐折纹和点纹,点纹呈辐状,可见腐蚀斑块,内表光滑无纹。出自M12甬道西侧,用意不详。M12∶1,母扣。长6.2、宽5厘米。M12∶6,子扣。长5.3、宽4.4厘米(图一五,6、15)。

3.泥饼2枚,均出自M25。圆形饼片,泥质,未烧,捏制。遍施白衣,衣已脱落。M254,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缘边有疤痕。置于棺内左手位置,以泥代金。直径4.5、厚0.9厘米(图一五,2)。另一枚残,约剩1/2,厚1厘米,余似前器。

四 结 语

(一)年代推断

这次在4个建筑基础内共清理墓葬27 座,均为单室土洞墓;依其形制、方向、葬式及随葬器物判断;均属唐代墓葬。

墓葬多呈平列分布,墓志资料未见一例,这就给我们判定墓葬的绝对年代和墓主人的社会身份带来一定困难。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资料对比;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唐墓在承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时间规范,对墓葬的相对年代做出大致的推断。

Ab型M20∶2陶俑形态,分别相似于西安三爻村M1∶7①、西安热电厂M86∶1②、西安白鹿原M43同类器物③;M20∶8羊俑分别和西安热电厂M25∶17、西安郊区M586∶129近似④,Bb型陶俑的发式被认为是初唐之髻式,与乾封二年西安段伯阳墓陶俑发式雷同,考虑到与Ba型陶俑相近的发式,又见于永泰公主墓石椁线雕中9、故将该墓的年代订于初唐中期至盛唐初期较为合理。与M20形制相近的M16、19、24,也当属于此期,其中M16∶5Aa 型俑、M16∶1陶罐分别与耀县柳沟M4 同类器物较为相似⑤,M16、M19的塔式罐,又和西安白鹿原Ⅱ型罐有相似成分,此断当无大误。

M18的墓道叠于M20之上下限绝不早于盛唐初期。M18∶5唾盂与西安郊区M411∶1接近;在排此序列中属于晚唐器型⑦,墓葬形制具有唐代晚期墓葬的构造特征、故该墓年代当属晚唐。与此墓同型的M2、4、6、7、14、15、17、21、23.25.26、27也应属于晚唐,考虑到M26出土乾元重宝,葵花形瑞花镜在中、晚唐时期流行④,以及用作与上述墓葬材料参照对比的、原有墓葬断代的宽泛性和不确定性,上述部分墓葬的下限年代,可能进入了中唐时期。

Ca、Cb型的M1、9、10、11、22的墓葬形制与Ce型接近(2相对年代应相仿II其中M1∶3碗与西安白鹿原M14∶14较为接近∶M9所出的铅俑;在前次发掘也有发现,墓志上有死者"卒于咸通十三年"之载便是佐证。

M12的形制类似于白鹿原M39,相近的墓形也见于陕西三印厂的M2、西安郊区M301和609 等,各处所断出入很大,M39订为初唐,M2订为初盛之交,M609订为中晚唐,M301未断∶M12自身断代材料尚不过硬,与之同型的M8出有两件釉陶带盖罐,以其形态而论,符合唐中宗一德宗时期的产品特征①,鼓腹罐也带此时的时代特征,故M8似可断归盛唐时期,与之同型的M5、12、13也当属此时段,由干遗物及墓形略有差异,四者之间或有相对早晚关系。

M3盗扰一空,尚难断言。(二)信息总汇

究其墓葬祖型,是否与齐家文化相关;不同时段的墓葬密布一地而极少叠压,当有专业人员司事;弦纹罐及塔式罐座的凹弦纹,系拉坯时手指压坯所致,自底至□呈顺时针上旋,制陶陶轮应呈逆时针旋转;陶器粗糙且格式化,俑、兽俑模制而成,明显带有明器商业化的气息;红陶占有统治地位,是返扑归真还是不洗泥的萝卜;部分墓室铺陈朱砂,意义何在∶原称"铅泡"应予正名,实属金银碗、盘明器代用品;铅器和泥饼的使用,指示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亡者之间,关系何如。

唐长安城周围的中、小型墓葬资料.以往多限于东郊和南郊,西郊相对较少,初、盛唐较多∶中、晚唐较少,此次发掘∶无疑为弥补这一缺憾、研究其分布特点和规律增添了新的资料,尤其是铅俑资料属首次发表,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lElec西枣园跑唐长安城开远门西去不远se近d几年已在此地及附近区域清理唐墓近百座,出有大量陶器、三彩器、金属器及墓志等,此处应属唐长安城墓葬集中分布区域之一。过去的钻探资料显示,枣园村和新西北一带,多发现唐代宫女墓葬3〇1,此次是否有宫女墓葬,请大家分析研究。

(三)问题提出

近几十年来,唐墓的资料积累了不少,需要研究的问题也不少。微观上,有如器物的统一定名,器物用途的详细诠释、某些字形的时代特征等问题。宏观上,有地区之间的文化互动、家族墓地、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就拿唐墓资料的分期问题来说,由于各人的切入视角和观察对象各异,所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目前分期有2、3、4、5、6期说,大有百家争鸣之势;如何纵览全局,做到遗迹与遗物统一、遗存与文献统一,尽可能地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

此外,在学科研究和公布资料方面,存在偏大墓而疏小墓、重视特殊性而忽略普遍性的问题,甚至有时存在猎奇色彩,在此一并提出。

参加发掘工作的有阎毓民、石磊、张农、张振鹏和胡小亭。工地现场得到了西安市劳教十一大队和枣园小区基建单位的友情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修复∶张农、张振鹏、胡小亭、徐瑛

绘图∶冯力荣、张振鹏、李佑生、董补顺

拓片∶张农

执笔∶石磊、阎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