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推进情况

2011年-2021年3月,汉源县共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土流失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土地整理4类建设项目39个,汉源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4.4万亩。其中,财政部门完成面积2.389万亩,水利部门完成面积4.451万亩,农业农村部门完成面积3.2万亩,自然资源部门完成面积4.36万亩。

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业务主管部门多,行业标准不统一,亩均资金投入低,高标准农田建成效果参差不齐。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汉源作为山区县,适合种植经果林,经过多年产业扶持,现有经果林35.17万亩,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人均纯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山区宜机化作业水平低,粮食种植全靠人工作业,整体效率低下,收入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差。

(二)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力度不够。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都移交给乡镇村,管护资金为村集体运行资金,因此主要困难为缺乏管护资金。

三、对策与建议

(一)汉源县作为山区县,耕地多数为坡耕地,其中25°以上坡耕地占比较大,种植粮食成本高,利润低,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不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要求,适宜种植经果林,提高群众收入。建议上级部门在规划时,将平原地区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山区县不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用小流域治理资金补助山区县水利工程建设。

(二)健全管护制度,落实永久保护。一是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资金的投入。二是完善后期管护制度。后期管护制度必须机制长久、简单实用、保障有效。三是管护责任落实到人。按照谁收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产权归属和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提高管护水平。

(来源:汉源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613378752#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