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有强弱之别,人无高低之分。”在我们的历史上,曾有过不少有名的大侠,像是季布、郭解还有霍元甲等。

霍元甲的事迹我们并不陌生,他凭着一身的侠心义胆曾给百姓们谋过不少福利,因此一生也算是极为受人敬重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他死后,两个儿子之间却并不和睦,这是为什么呢?

道不同

霍元甲是我们清末著名的爱国武术家,曾创立了“精武体操会”,在此地传授他人武术,之后还被评为沧州的十大武术名人,最终于1910年去世,此后由妻子王氏将两儿三女拉扯长大。

王氏是那种典型的传统女性,丈夫死后便将家庭的希望寄托在了两个儿子身上,其中更偏爱的便是次子葛东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一个家庭出生,孩子的天资也是不同的,而相对于大儿子霍东章,霍东阁更具有武术上的天赋,并且也像父亲一样崇尚武术。

霍东章自小不喜欢这种打打杀杀,性格老实本分,两人性格天差地别,再加上霍东章认为父母对霍东阁有偏爱,因此自小也不算是格外亲近。

葛东阁出生于1895年,霍东章比弟弟大了6岁,霍元甲去世的那年霍东阁才15岁,此时哥哥已经成家,两人之间的走动也不算频繁,加上因为父亲去世的事情,心有愤懑,当知道叔父霍元卿要前往上海之时,就请求一同前往了。因为自小勤学苦练,霍东阁现如今也算是个练家子,他想要继续发扬父亲的遗志,在上海创办精武体育馆。

此时的精武体育馆其实才成立不足三个月,还未开始发展就惊闻霍元甲已经去世的消息,一时间武馆上下都是人心惶惶的一片,对于他们来说,霍元甲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精气神,更是武馆立馆的根本,现在主心骨不见了,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是好在没过多久,霍东阁和叔父即将过来的消息就传来了,他们也将未来的希望放在了这两人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方都是无比期待这次见面的,但是霍东阁却难得得有些紧张,武馆中有不少其实算得上是自己的前辈,自己这次如果不能拿出一点真本事,以后在这里也不一定能在前辈的眼中立足。霍家崇尚的武术精神从来不是你是谁家的孩子,而是你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本事,父亲崇尚的精神就是如此,所创立的武馆也必定信奉这样的理念。

宣扬精武会馆

1、命运走向

果然,在霍东阁等人一到,便受到了精武会的成员们的热情招待,而霍东阁也主动与成员们进行了一番点到为止的切磋,看着霍东阁身上与霍元甲同根同源的武术风格,成员们也终于定下了自己那颗慌乱的心。有了霍东阁等人的参与,前来加入精武体育会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霍东阁在上海的事业也越做越大,而大哥在老家也彻底泯为众人,霍元甲一共5个子女,唯一能继承遗志的人其实也只有霍东阁而已,在霍东阁远赴上海之后,大哥一直在家中务农,其他几个妹妹也基本是一样的情况。霍元甲从一开始的时候,其实也并没有打算将自己的孩子都培养成武士,担心以后他们会因此而招惹一些不必要的灾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两个孩子选择了不同的命运,霍元甲夫妇也并没有任何置喙,可是这种天差地别的命运,大哥真的从不后悔吗,这个我们也不得而知。到了1920年,孙中山为霍东阁的精武会题字“尚武精神”,此后不久,霍东阁又响应了广东精武分会的陈公哲等人的邀约,前往广州任教。

现在的他才不过25岁,但是在当时完全能称得上年轻有为了,这些年来,霍东阁已经成家,家底也算得上丰厚。三年过后,霍东阁打算下南洋继续发展精武馆分会,在1923年的六月12,抵达了爪哇泗水,下船之后不久,就通过自己在当地的一些人脉找到了爪哇当地的华侨富绅,宣扬体育事业发展。

毫无疑问,这样突如其来的劝说自然是没多少用的,如果不是因为有“霍元甲”这个名头的缘故,或许根本不会和霍东阁见面,这样的冷漠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一次泗水中华学校需要一次中华武术的表演节目,他们想到了霍东阁,而霍东阁自然也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当即应邀上台表演,一套霍家拳过后,霍东阁身体力行的让他们感受了什么是中华武术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危机暗浮

在这次声名大噪之后,各大学校的邀请函纷迭而至,那些喜好武术的人也闻风上门请求赐教,一年多的时间之后,泗水精武体育会终于成立。会馆成立之后,霍东阁一个人忙不过来,便想着找一个帮手,在思虑良久之后,便联系了身在广州的侄子霍寿嵩

这霍寿嵩不是别人,正是大哥的儿子,此时的霍东阁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为日后的兄弟失和埋下祸根。当时的霍东阁并没有多想,觉得反正都是自家人,霍寿嵩到了泗水之后,两叔侄相处的时间也算不上多,在交接一些事宜之后,霍东阁便选择了外出四处宣传,在1928年的12月在雅加达城又建立了分会。

除此之外,霍东阁还在上海的那段期间还自学了医术,双管齐下,竟然也都发展得不错,这次到了爪哇泗水之后,霍东阁敏锐的发现了泗水当地缺少医生的现象,因此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专研医术,又从书籍中学得不少良方,因为为人和善、医术高明,前来寻医问病的人不少,获得了民间不少赞赏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在巨港、三宝垄、梭罗、万隆等地,都能看到精武分会的影子,此时的霍东阁自1909离家到上海之后,只在1929年的秋天回过一次家,此次回来,主要是到上海精武总馆汇报工作,顺带回家探亲。之前的下南洋的时候,因为妻子不习惯那边的生活,没有跟随,而是回到了广州老家,后来霍东阁在南洋娶了妻子,这次回来,其实也是想要带在南洋次子回家认亲,但是因为水土不服,妻子又不舍,只能作罢。

在这个时间段里,霍东阁与大哥之间的差距已经被拉得很大,两人身份悬殊天差地别不说,自己的孩子也被召过去帮忙。如果是一般的家庭,能够如此帮衬自然也是很好的,但是问题在于,当时的交通极不方便,孩子霍寿嵩一走之后就再也不见音讯,感觉好像直接从人世间蒸发一样,而霍东阁又比较忙根本联系不上,霍东章开始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根稻草

霍东阁此时一心都放在精武会馆上,根本没去注意到大哥的这种心思,本来霍寿嵩与父亲的联系,他这个做叔叔的就是无权决定的,再加上他每日疲于奔波,也根本没注意,原来这个孩子出来之后,竟然没有和家里通过书信。

因为常年在海外,对于广州老家的事情,霍东阁基本上算是一无所知,到了1935年的夏初,霍东阁再次回到大陆,这一次归来,他其实是想要完成一个自己期待已久的夙愿,那就是在天津成立一个精武会体育馆。创立会馆的事情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于是到了天津之后,他先是租了一间房子,并挂牌为“东阁药房”,打算先立交,最后再徐徐而图之。

但是这一次的出行,其实算得上是坎坷万分,当时霍东阁虽说认识当时在广东音乐会上的一个负责人,确实也搭线成功在音乐会上演出,但是实际上的宣传效果却远远低于霍东阁的预期。叫好的声音一片,但是等到提赞助的时候,却都不肯吭声,加上他在南洋娶的妻子叶玉梅因为水土不服,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家庭工作都很不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霍东阁就正处于烦闷之际,这时候,大哥霍东章又再次找上门来,逼问霍东阁交出他的儿子,对此霍东阁极度无奈,那么大一个人了,自己还能把他藏起来不成。解释了半天,两人都各执己词,最后不欢而散,霍东阁本以为大哥自己能想通,却不想几天后,一纸谋杀的诉状就送上门来。

其内容就是自己谋杀了大哥的儿子霍寿嵩的罪状,这样的变故是霍东阁从未料想的,当下也有些寒心了,当即书信一封给远在南洋的侄子,让他回信给大哥霍东章,证实自己的清白。"叔父昨日由祖国来到泗水。谈及家事甚详。尚健在……除糊口之外,仍是两手空空。所以无颜寄信。"

结语

自此,这件事情才终于结束,这个乌龙的谋杀也就草草结案了,或许是被这件事伤到了心,亦或是其他原因,霍东阁从此后也再也没有回到过老家,在那之后,霍东阁一直生活在南洋,于1956年的4月病逝,享年62岁。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霍东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