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震动朝野的乌台诗案事发,大文豪苏轼因诗文中有讥讽熙宁新政的言论而受到言官御史的弹劾,要不是朝野上下新旧两党的有识之士力保,这位东坡居士差点就搭上了性命。

原来令历代士大夫们十分神往的北宋居然也有文字狱,而且据说最早举报苏轼言论有问题的人不是别人,竟然是《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这位老兄早在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六年就开始盯上苏东坡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相轻吗?
最终被佐证苏轼罪名成立的是之前苏轼调任湖州知州时,上奏宋廷的一篇《湖州谢上表》。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找来读一读,是不是有讥讽之嫌。

既然罪名成立,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苏轼还是被宋神宗下令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限期离京。
当时曾做过司农寺卿的诗人朱载上也在黄州做官,时任黄州教授。彼时苏轼并不认识朱载上,但是老朱却认识苏轼的朋友兼弟子黄庭坚
某天,苏轼有客来访,期间客人吟诵了一句朱载上的诗:“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没想到一下就戳中了咱们这位闷闷不乐的东坡居士的痛处,令他十分惊讶,此诗句暗合了老苏自己当下的心境,放下一切,无为而治,随遇而安。深得老庄逍遥之道。

苏轼忙问客人,此何人所作? 客人回答乃是司农朱载上所作。苏轼对这两句诗大为赞赏,认为深得优雅之意境。

第二天,经友人引荐,朱载上亲自登门拜访苏轼,从此二人成为了知己好友,时不时的苏轼就邀请朱载上去家里畅谈人生。
每次只要老朱来访,苏轼必然出门来迎。就是有那么一次,朱载上兴冲冲的跑去老苏家拜访,门房已经向苏轼通报过老朱来了,可是不知为何,苏轼居然迟迟没有出来见老朱。
这下朱载上有点犯嘀咕了,留下吧,也不见老苏出来,自己等得花儿都谢了,没劲;回去吧,已经通报过,没准儿东坡先生有事耽搁了,自己不声不响的走了,也太没礼貌了。

朱载上就这么纠结了半天,所幸苏轼终于还是出来了。对于让老朱干等半天的事儿,老苏忙不迭的一通抱拳致歉,同时也作了解释,原来苏轼刚才是因为要完成既定的日常功课,以至于疏忽了看时间。
原来如此,朱载上心里释然,顺嘴就问:“刚才先生所做的功课是什么方面的呢?”苏轼答复是抄写东汉班固所著《汉书》。这令老朱颇为惊讶,再问:“以先生如此天纵大才,任何书籍只要您开卷一读,必定可以做到终身不忘,何必须要手抄呢?”
苏轼笑着回答:“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已经三遍了,也抄写了三遍!读完第一遍,经过思考后,抽取每一段文章的三个字作为抄写的标题;读完第二遍,再思考后,抽取每一段的两个字作为抄写的标题;读完第三遍,再三思考后,抽取每一段的一个字作为抄写的标题。”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书越读越薄的境界吗?老苏独特的读书法门一下子就激起了朱载上的兴趣。他立马离席而起,恭敬的施礼,请求苏轼将抄书功课让他一睹真容,学习一下。
苏轼二话不说,命人从书几上取了一册笔记递给朱载上看。可是老朱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就向苏轼请教。老苏就建议朱载上随便说一个标题里的字。
朱载上就试着提了一个苏轼所加标题里的字,再看苏轼马上就把这个标题下的大段文字朗朗诵读出来,竟无一字之差。就这样,老朱一连挑了好几个段落,都没有难倒老苏,无一偏差。

于是朱载上不得不为之叹服,不由得赞叹苏轼:“先生真是一位谪仙之才啊!牛,实在是太牛了!”当年贺知章也是这么夸赞诗仙李白是“谪仙人”,比喻他是一位被贬谪人间的神仙之才。
此事过后不久,朱载上在教育自己儿子学业时,就以苏轼抄书这件事激励其子朱新仲:“堂堂苏东坡大学士,尚且如此勤勉自律,尔中等资质的料,怎么可以不更加勤奋努力呢?!”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不出所料,后来朱新仲果然也有样学样,用苏轼抄书的典故去教育他的儿子,朱载上的孙子--朱辂,结果也是很有成效。可见,在士大夫群星闪耀的北宋,教育内卷也是相当厉害的。

不过现代的学生们,如果穿越到北宋,依然天天被父母耳提面命,拿着苏东坡抄书的故事近距离轰炸,能顺利的考上进士吗,又或者是另一种不同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