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6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迎来首位顺利出站的博士后,这个人就是韩文龙。

标准院的前身是中国建设部直属事业单位,现在则是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执牛耳者。

出生于1990年的韩文龙,来自河南一个贫困县的标准贫困户,家里一贫如洗,五岁下地干活,上小学就要照顾弟弟妹妹,十三岁时父亲染病去世。

如此寒门的韩文龙,要过几道关,跨几道坎,才能拔得标准院这种国字头单位的首位出站博士后的头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字头单位和清华直博

说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我们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是你一定知道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2008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等等;

这些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大手笔蓝图设计方案,可都是出自标准院的专家之手,标准院基本可以代表中国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准。

要进入这样一个高门槛的组织,只有靠真才实学,走门路是没用的,当然一旦成为标准院一员,也就意味着拥有了北京的户口和住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文龙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直博,土木工程系是清华大学的顶尖王牌专业,要进入这样一个全国最高学府的王牌专业,本就已经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而要在这样的专业读直博,机会用万分之一来形容是一点都不过分。

而直博作为博士招生中最难的一种方式,学生首先必须是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其次还需要获得推荐,最后还需要是国家重点学科,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难度真不是一般的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每天节衣缩食,每年拿最高学府奖学金

韩文龙自从步入清华大学的校门,年年包揽奖学金

在他看来,优秀基本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这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当别的同学从清华获得奖学金之后,往往家里还会再额外给一些奖金,毕竟获取清华奖学金是一种巨大的荣誉,是家庭的骄傲。

但是韩文龙不同,他的奖学金扣掉自己要省吃俭用的那一部分,还要给家里一部分,作为一个单亲家庭的老大,他的家里只有一个母亲带着弟弟和妹妹,他必须要贴补家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年优秀的韩文龙,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却干净整洁的衣服,步履匆匆地穿梭在校园的课堂、图书馆、公开课之间。

虽然节衣缩食,脸上却时常洋溢着开朗的笑容,眼中则闪烁着自信的目光,这样的韩文龙,逐渐被王牌专业的老师们认可。

大家都觉得这个从穷地方来的穷小子,非但一点没有自卑,反而在内心上非常强大,思想上非常丰富,是一个可堪大用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文龙是一个自信的人,但要说他没有自卑,他自己都不信,只不过他牢牢压制住了自己的自卑情绪,让自己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向前冲。

因为只有这样,当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想起老家的母亲和弟弟妹妹时,他才能睡得安稳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早立志

韩文龙对母亲和弟弟妹妹的亲情,是在苦难中点点滴滴建立起来的,他从五岁就下地干活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弟弟妹妹出生后,稍大一点离开了母亲的襁褓,照顾弟弟妹妹的事情就经常落在韩文龙的头上。

自己饿着渴着可以,却一点舍不得苦了弟弟妹妹,只是没办法,家里太穷,他的弟弟妹妹只能羡慕着别人手里的零食,可怜巴巴的流着口水,让韩文龙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命运,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性格确实有很多先天性的成分。

当韩文龙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庭环境、父亲母亲无奈无助的眼神、弟弟妹妹可怜巴巴的口水时,在自己幼小的心灵中暗暗发誓改变自己命运,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一种完全超脱他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他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并深深地植根在他的骨子里,鼓励着他,督促着他,鞭策着他。

他每次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弟弟妹妹,都能生出一种源源不断勇往直前的动力,也许正是有了这种动力,他才能最终战胜众多竞争者,走向全国最高学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没读过书的母亲,却有不俗的眼界

现实有时候更加残酷,可能觉得韩文龙承受得还不够,于是在韩文龙13岁那年,他的父亲被病魔带走了。

本就艰难维持的家庭,现在又少了父亲,正在读初中的韩文龙立刻就面临着辍学的危险。

在农村来说,孩子到了十二三岁,已经完全可以胜任农村生活的很多活计了,何况他还有两个正在读小学的弟弟妹妹,那段时间韩文龙经常无声哽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他付出多少努力和艰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都不堪一击。

父亲过世后,他必须辍学来帮助母亲分担压力,否则这个家就无法向前维持,当你口里吃不上饭的时候,任你有再大的抱负和再远的理想,都只能是虚幻。

韩文龙的母亲杜翠平,是个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几个,但身上却有着中国传统女性那种勤劳、坚韧和不怕困难的品格。

她没有指望韩文龙改变她和家庭命运的愿望,但是她迫切希望韩文龙能改变他自己的命运,她就是吃再多苦,受再多累,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一个好的前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当韩文龙提出要辍学回家的时候,杜翠平直接告诉自己的儿子,困难我能扛过去,但你必须上学读书。

这样的一个不怎么识字的农村妇女,在关键时刻的关键问题上,看法全面,眼光深远。

说服了想要辍学的儿子后,儿子便有了更大的动力和紧迫感,同时儿子也立下誓言,非清华不上,他要挑战这座中国最高学府,并以此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因为2分差距,差点和梦想失之交臂

《诗经》里有一句话,叫做“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韩文龙无疑就是那个“鲜”,他给自己立了一个初心,就开始向着那个终点奋进。

2008年他第一次高考,这一年全国有1050万人参加高考,清华却只招生几千人,落到河南省,只有一百多人,当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韩文龙面色昏暗了一阵,他以2分的差距,和清华失之交臂。

虽然分数不够清华,但是却收到了其他重点大学的橄榄枝,韩文龙面前摆了两条路,要么复读,明年继续考清华,要么接受其他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虽然都知道韩文龙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再复习一年,真的能拿到更好的高考成绩吗?

这真的是一个未知数,而对于韩文龙的老师们来说,学校出了985的高材生,那就是老师的巨大功劳。

如果不去就读,选择复习,首先这个孩子就不是自己的学生了,其次也不一定在本学校复习,等于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所以老师理智分析的同时,极力建议韩文龙接受一所985高校的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文龙的人生就走到了这样最为关键的十字路口,是继续一意孤行勇往直前,还是听人劝岔路而行。

韩文龙一度犹豫不定,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两者剧烈冲击在一起,形成一个漩涡,把韩文龙拉扯在其中,让他混乱,让他找不到方向。

这个虽然才十八岁的小伙子,却早已饱受生活艰辛的磨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决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迷茫和犹豫过后,就拿定了主意,他要选择复读,他要遵从自己的本心,他要排除身边的一切阻力,哪怕这个阻力来自于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他要勇往直前,考上清华,他要走一条更加艰难、风险更大却让人无限神往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以自强不息的拼搏,走入学府

就这样,韩文龙开始了自己的复读,那一年的高三,365个日日夜夜,韩文龙经历什么样的样子和负担,又付出了多少艰苦卓绝的努力,全部都融化在每一个日子的分分秒秒之中。

大家好像也没发现什么惊才绝艳的闪光点,日子就那样平平淡淡地过着,直到一年之后,再次踏进考场的韩文龙,直接考到677的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清华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是642,韩文龙以超出分数线30多分的优异成绩,一举洗刷了一年前2分之差的遗憾。

当然了,如果不是这么高的分数,他也不能被清华大学王牌专业土木工程系录取。

拿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韩文龙的心情并没有太大的兴奋,走入清华,是他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一步,但远不是最后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时候,他的眼光要比没读过书的母亲更加广阔和深邃,所以当全家人、全村人、全乡人、全县人甚至全市人,都在为他祝贺或嫉妒的时候,他已经在认真考虑自己去北京读书后,家里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如何后续安排的问题了。

来到了北京这座大都市,清华这所最高学府,身边的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否则也进不了清华,同宿舍的人,韩文龙是最寒酸的一个,要说心中没有点自卑,他的内心还没那么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他的应对方法很简单,他让自己把目光放在四年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闲了或累了,他就幸福地去想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妹妹,这样一来,他完全没有时间和空闲去想那些没用的自尊了。

韩文龙就这样适应了大学的生活,每年拿奖学金对于韩文龙来说,首先是解决他的衣食住行并补贴母亲家用,荣誉倒排在其次。

大学四年,韩文龙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水平都是无可挑剔的优等生,等到他本科毕业的时候,就被系里老师一致推荐攻读直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走向更远的路

被寄予厚望的韩文龙同样不负所望,他用了四年的时间,把清华的硕士、博士全部考了下来。

这可是清华的硕博,是中国最高学府的硕博,代表的是中国最高的知识和水平。

随后这个河南穷小子头上顶着清华的博士帽,来到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这家顶尖的建筑设计单位,在这里他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更大的挑战,但是这一切对于韩文龙来说,也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博士后工作站上奋斗了四年后,韩文龙再一次交出了优异的成绩。

今年10月26日,他领导的博士后工作站,迎来了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郁银泉、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周作周副教授、标准院钢结构建筑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喆等一众大佬级专家。

这些在全国甚至全球建筑设计行业的顶尖人物,对韩文龙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等进行了全方面综合考评,专家组最后一致评定韩文龙博士的博士后工作质量优异,并授予他“优秀考核等级”,准予出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文龙从2009年被清华录取,历经12年,再次站在了一个巅峰,他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完美诠释了清华“自强不息”的校训,他用自己坚定的信念,改变了自己和整个家庭的命运。

他一肩担起的责任和希望,鼓励他、引导他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也终将督促他、鞭策他走向更远更美好的未来,对于这个寒门奋斗出来的贵子,我们希望他以后的路可以走的更远,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