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认为让孩子花1小时来画画不如利用这个时间看书或者做题,觉得这些重点学科对孩子的前途更重要,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支持发展艺术教育

近几年的高考改革,教育部规定,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以前各大高考加分项目,但唯独没有取消艺术特长加分,反而获得政府全面支持,艺术教育学科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肯定。

事实上,孩子学画画获得的东西并不会比其他学科少。学艺术不仅能获得国家政策上面的支持,还能给孩子个人带来诸多益处,无论是数理、阅读、认知能力、批判性思惟、口语技能等都能在绘画中得到提高。

“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

学习画画左右脑“同时开工”

也许看到孩子毫无“艺术感”可言的绘画,大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信手涂鸦”,这无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绘画完全符合大人门的审美观点,那样就说不上“想象”了。

然而孩子的绘画内容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孩子们将自己在感受外物时储存在脑海里的记忆翻找出来,然后以“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其实就是创意表的过程。有心理学家表示,孩子们在5岁以前的创作性是最高的,几乎能等同于绘画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随意涂抹颜色,红色的小人儿、绿色的房子、蓝色的小猫……在绘画的时候,孩子也会无形中培养起对颜色、形状、空间位置的判断认知能力,这些也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很有益处。

画画虽然不像数学、语文等文化科目那样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分数上的改变,但画画对孩子的影响却是不能替代的,它在一笔一划、一涂一抹中给孩子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更培养了他们全面发展发展的各项能力。这个过程不能用性价比去衡量,这种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现在、未来,甚至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妙意美术采用激发式、引导式、阶梯式、鼓励式的教育方式,运用多种美术材料,结合绘本、音乐、戏曲、表演、大师绘画等元素,多层次引导孩子形成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妙意美术在激发孩子艺术灵感与增强艺术表达能力的同时,更训练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自我探索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