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超大屏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尺寸迭代更是成为今年电视市场聚焦的重点之一:根据群智咨询统计数据,相较2020年,2021年全球电视市场中,65"及以上大尺寸占比将明显增长,其中65"占比增长接近2.7个百分点,75"占比增长了1.8个百分点,尤其是80"+的主力尺寸85"和86"迎来大幅增长。未来,市场整体需求趋稳,但大尺寸产品依然存在显著的增量机会。

盖板玻璃是显示终端最外层材质,随着大屏电视需求增长必将受益,目前,不少盖板企业加大对大尺寸盖板玻璃的布局。而大屏化的同时,电视还向着更清晰、更逼真、更轻薄、更智能方向发展,除了在技术工艺上需要不断优化外,对于综合品质要求也极高。作为国内最早聚焦盖板玻璃高端视觉检测的企业,图麟科技早在2018年就将产品线从手机盖板玻璃延伸至中大尺寸盖板玻璃的检测,推出可解决智慧屏、电视等大尺寸显示盖板外观检测难题的TV盖板玻璃检测设备,并通过在产线地不断打磨,提升性能,助推大尺寸电视品质提升。

50片/时VS 300片/时,提效并提质

其实,电视机等显示装置盖板玻璃,早已从原先简单的防护作用,逐渐变为重要的功能性材料组件,集抗反射、抗眩光、防水、防雾等多功能为一体,可保持电视呈现出良好的显示效果。目前,整个生产工艺相对成熟,但在品质检测方面还存在诸多痛点问题。

根据图麟科技收到的某家盖板厂商需求描述:该厂大尺寸盖板玻璃整个生产环节基本上实现自动化,但检测环节主要还采用人工,由于每块尺寸都比较大,需要多个质检员协作,借助照明设备,仔细查看每一块上各类细小瑕疵,效率比较低,1小时大概只能检查50片左右,严重影响生产节拍的同时,漏检率、误检率比较高,产品交付品质也没法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融合视觉算法、光学系统、机电控制、大数据等多项技术,图麟科技推出的TV盖板玻璃检测设备可支持24英寸以上盖板玻璃检测,单线检测节拍在12秒/片,可对划伤、点伤、脏污、崩边、凹凸点、油墨透光、孔瑕疵等缺陷实现一站式智能全检,能检测到的最小点状缺陷直径达0.05mm、线状缺陷宽度达0.02mm,大大降低误检、漏检率的同时,设备的数据系统能够按照产品类型、客户类型、生产机台、不良种类与区域、操作人员等信息实时生成良率统计报表,为产线制程调整及生产良率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兼顾大尺寸与高精度,性能更加精进

对比手机、笔电、平板等中小尺寸盖板玻璃检测,TV盖板玻璃检测看似容易,但实则面临不少难点,比如由于尺寸太大,需要多相机、多工位进行采集,而多台相机光源同步将触发精度问题,同时,极大考验检测算法的性能,尤其是对大量缺陷的精准快速识别,此外,多台相机采集的图像数据将非常大,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难度也比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在采集端,图麟科技对光学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加强了对各种缺陷的成像对比度,使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相机镜头,配合自动对焦系统,大大提高精度;在检测端,在将传统图像处理算法与深度学习相结合基础上,持续对算法流程与算法结构进行优化加速,以及对现有训练数据集进行补充,大大提高了算法的准确率和效率;在存储端,采用分布式方式分担单个计算机的运行压力,使得系统有更大扩展性,同时采用合适的存储方案,减轻存储压力。

通过在实际产线不断测试、打磨,TV盖板玻璃检测设备性能上更加精进,比如可对流水线上一个缺陷多次出现在多个产品同一位置的工艺问题进行预警;程序间解耦以提高程序稳定性;存图效率提升以减少存储服务器压力等,目前,基本可以保持长时间稳定运行,设备故障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