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国内可谓是百废待兴,因此大量人才选择出国留学,可是学成之后回国的人才却很少。毕竟当时的中国物质条件与西方相比,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上,没有想到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之后,这种情况逐渐被改变。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中国的科技投资正在不断增加,比如说曾经在1991年的时候,中国科技投资仅有134亿美元,美国当时的科技投资高达2300亿美元,日本也达到了1000亿美元左右。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美日的科技投资超越了其他国家,然而到了2019年,中国的科技投资高达5190亿美元左右,仅次于美国的5800亿美元,更是超越了1900亿美元的日本。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对于65岁退休之后的科学家,依旧给予了扶持和帮助。只要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中国的退休科学家,依旧可以从事科研工作。可是在日本却截然相反,只要科学家退休之后,日本科研部门不会继续为其提供任何服务,也就是说想搞科研继续发光发热,都得不到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大量的日本科学家泰斗选择全家迁移至中国,比如说东京理科大学原校长藤岛昭就带着自己的科研团队,入驻上海理工大学,此人可是当代光电化学的“鼻祖”,甚至被称为日本国宝级科学家。
除此之外,还有日本的脑神经专家御子柴克彦,虽然已经到了76岁的高龄,但是依旧成为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的教授。当然,还有曾经在2012年到北京理工大学教书和做研究的福田敏男,此人专注于纳米机器人研究,并且还是中国首个全职工程院外籍院士。这就导致日本目前大约有上千人在中国从事研究工作,对此法国媒体都报道,在日本科学家宁愿挨骂,背着“卖国贼”称号也要加入中国之后,我国的地位已经超越了韩国。更为重要的是,不仅仅是日本科学泰斗到中国从事研究工作,就连欧美地区的科学泰斗同样不例外。比如说曾经在2018年美国国宝级科学家,顶级计算机专家马里奥·塞格德就加入了阿里云量子实验室,而且世界知名量子计算机科学家施尧耕同样也回国加入阿里云。
值得关注的是,曾经每100个中国留学中有4个人回国,如今从2016年至2019年,中国留学生数量达到250多万,毕业回国的留学生达到201万左右。这就说明,中国如今的科技实力,已经不弱于美国与日。除了科技投资增加之外,中国对于国外科学泰斗的包容性极强,基本上不会出现被歧视的情况。再加上中国本土人才数量不断上升,几乎与美国不相上下,因此自然会得到数十名科学界泰斗的青睐。而且这些人宁愿挨骂,也要“组团”到中国搞研究,足以说明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地位,丝毫不弱于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
当然,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之后,很多科学界的泰斗来到中国搞研究,不仅可以拿到丰厚的报酬,同时各方面的待遇也比较高。因此这也是很多国外科学家到中国搞研究的原因所在,不仅可以在中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还能品尝一下中国的美食,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因此国外科学家定居中国,对于双方而言可谓是真正的双赢。可是面对这种情况,却让美日有点坐不住了,甚至让其有点慌了。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科学界泰斗抵达中国,意味着美日在科技领域的地位正在不断下降,这一点确实让他们难以接受。
(文/华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