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标题:《陶瓷借数字之翼,翱翔国际艺界——淄博经济总量》

“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

鲁迅先生的这一席话,在十一月一号开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分会场“瓷系五州——世界优秀陶艺作品展”上 倒是应景。

今年的世界优秀陶瓷艺术作品展在李梓源艺术中心的国际陶瓷艺术馆举行。来自世界各地四十余个国家的六十一位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异域风情的陶瓷总是给群众朋友们带来一中熟悉的陌生感。

众所周知,陶瓷的起源地是中国。就连中国的英文名称也是由陶瓷演化而来。但中国文化不代表可以闭门造车,而是开放的、包容的。此次艺术节上的外国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展现出的艺术水平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我们需要借鉴的。

韩国陶艺大师在瓷器上展示人生百态,日本陶艺大师用瓷泥创作生命起源,阿根廷陶艺大师用多种材料元素与陶瓷结合为其赋予灵魂,土耳其陶艺大师用瓷泥展示流动之美。“这些作品,都是外国艺术家来淄博进行交流时,用我们当地的瓷泥即兴创作而成,他们擅长创新,特殊的艺术创作形式给淄博陶瓷艺术家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大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新一向记者分享感受。

这些美轮美奂的陶瓷是相同的,就如同艺术是不分国界的。此次外国文明的展现也是世界文化财产的一部分。在热烈奔放的陶瓷艺术中感受生命的活力,这与我们的陶瓷是不同的。

今年为了突出陶瓷琉璃的主体性,提出了“淄博的艺术家不能仅仅纵情眼前的风景,更应该关注时代的山河”的号召,一批艺术作品应运而生。其中就造就了淄博第一陶瓷大板壁画——《太河水库》。无论从工艺、技术还是创作要求上,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颠覆。“窑炉改变了,配方改变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方式也改变了。这是一种大视野,更是一种创新。”赵鹏说。

这看似是一场世界优秀艺术展,背后却是对淄博陶瓷未来的路怎么走的一次反思。更是淄博借助此次展览的翅膀,翱翔国际艺术界上空的一次机会。让更多人认识到淄博陶瓷,然是到淄博艺术。

声明:本文消息来源为淄博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