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育芳年轻时在台湾留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育芳幼时和父母及大弟张教益合影

我的表姐张育芳,幼名张菊叶,生于1925年9月2日,是周至县竹峪镇谭家寨村人。父亲张希颜,号张什一,是当地乡绅,开设有染房及农场。祖父张孝仙,是周至县西片有名的大财东,富甲一方。他乐善好施,曾经开过救济院,布施当地穷人及逃荒的难民,素有“张善人”之称。表姐的五子女名字中均有“济”字,乃是为了纪念曾祖父的善举。表姐的叔父原名张希颢,参加革命后改名张光天,是周至县解放后第一任县长,还兼周至县人民法院首任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育芳的母亲任金兰,竹峪任家城人,是我的三姑母。其祖父是清光绪年间武举人任东明。叔父是清宣统年间陕西第一批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任秉璋,回国后任甘肃省高等审判庭厅长。表姐张育芳也是周至县民国以来,最早就读于西安女子学校的新女性,且精通医术,对文学和书法情有独钟,是当时周至西片有名的大家闺秀及才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姐的丈夫符争祺,是周至哑柏西街人,也是出自富豪之家,解放前在国民党军队任高职。1949年随军队携妻及长子符济民撤退大陆,迁移至台湾台中市。在台湾又先后生下了长女符济梅、次女符济珍、次子符济群及三女符济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家福

表姐在台湾后,接受过一年多的护理训练,开过多年的西药房。因诸子女在学校的品学兼优,多次荣获丈夫单位推荐的“模范母亲”称号。随后,除三女符济援居住在台北外,其余四子女均定居在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在美国洛杉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全家在美国

表姐张育芳尽管定居美国,但却心系故土,不忘三秦父老的养育之恩。2000年,75岁高龄的她,在与美国留学的侄子张景歌沟通时,提及到故乡谭家寨小学的旧校舍早己坍塌,现在的校舍己成危房,师生上课非常危险。表姐听了十分难受,就打算将自己的一部分积蓄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为家乡扶危济困,施助援手,了却在外游子的心愿。她的善举得到了丈夫符争祺和五位子女的支持和赞同。他们当时在美国也并不富裕,表姐张育芳决定拿出她的大部分积蓄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很快和大陆的两个弟弟张友林和张谦益及妹妹张菊玲取得了联系,达成了一致的想法和行动。为了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她与台湾王建煊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联系,又筹到30万元。随即,同中国侨联倡导的“侨心工程”对接成功。在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2002年初谭家寨小学在原址上重建,2003年8月底基本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家寨小学建成后,周至县教育局将谭家寨小学更名为竹峪镇谭家寨育芳爱心小学。遗憾的是在新学校的开学前夕,表姐张育芳因病在美国去世。2003年9月,年近八旬的表姐夫符争祺不辞路途辛苦,回大陆共同见证这个幸福快乐的时刻。台湾王建煊爱心基金会代表、张光天的儿子张铁益及三女符济援等亲友莅临参加。开学典礼上人山人海,彩旗飘扬,人们兴高彩烈,感恩表姐张育芳的爱心壮举。符济援代替母亲致辞,并给全校师生带来了母亲张育芳的临终祝福,在学校设立奖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周至县人民政府为了表彰弘扬表姐心系家乡的爱心善举,随即为育芳爱心小学立碑铭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是向下传递的,母亲的爱心同样激励着儿女前行。表姐张育芳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三女儿符济援随后多次回大陆,带着兄、姐浓浓的爱,关怀并慰问学校师生,给育芳爱心学校的学生购买了大量的学习书藉、笔、夲子及玩具,并亲自到教室给孩子们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二十年过去了,现在育芳爱心小学里的11名教职工,6个班110多名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安心工作和学习,村里的群众和师生还在夸奖着表姐的善举,她还活在人们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表姐张育芳回大陆探亲时和笔者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任秀芳:周至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

来源:周至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