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 记者 丁光展 见习记者 王盾 通讯员 李宏远 常帮娃
卢氏县位于河南省西部边陲,地处黄河、长江分水岭南北两麓,跨崤山、熊耳、伏牛3山,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卢氏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林茂洞幽、景色宜人,先后获得“全国第三届百佳深呼吸小城”、“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十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等称号。2020年11月27日,河南省林业局授予卢氏县“省级森林城市”荣誉称号。卢氏县也被誉为“中原绿宝石”“豫西后花园”,“自由山水清清卢氏”品牌迅速叫响。
卢氏县境内水资源丰富,拥有2400多条河流涧溪,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其中熊耳山岭以北为洛河,经下游洛宁县至洛阳汇入黄河。为调节黄河洪峰,配合三门峡水库,使黄河千年一遇洪峰流量控制在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以下,1958年,位于洛宁县的故县水库首次开工,1978年再次复工,1980年截流,1994年故县水库正式投入运营。作为洛河上游的卢氏县,处在544.2高程以下的范里镇和东明镇部分村庄的群众,从此转换了身份,成为了库区移民。
库区移民搬迁20多年来,卢氏县高度重视移民生产生活和移民 村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卢氏县加大移民后扶持政策的落实和创新,“输血”与“造血”并举,在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脱贫增收产业,使广大移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移民前后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金扶持 因地制宜 实现共同富裕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卢氏县范里镇新庄村,这里是为故县水库卢氏库区移民建设的第一批移民区之一。走在平坦整洁的水泥村道上,只见两旁景观树整齐排列,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小庭院里两层小楼拔地而起,犹如联排别墅;随处可见的种植园花团锦簇,芳香四溢;村文体广场上,几位村民在健身,一群小朋友在家长的看护下奔跑嬉闹,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据新庄村党总支书记于东魁介绍,2016年至今,卢氏县累计投入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在新庄村发展了蟠桃采摘项目、民宿体验项目、“范蠡”酿酒项目、香菇产业基地等项目,已经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坚强保障。同时,该村依托范蠡的商圣文化,采取“支部+企业+村民”的形式,成立了卢氏县商圣乡村游文化有限公司,着力把新庄村打造为集商圣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为一体的美好移民村,带领移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得益于移民后期的扶持项目,该公司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2020年,通过乡村游、农家乐、休闲娱乐等项目,公司共接待游客达1万余人次,全村家家户户入股,通过股金分红和就近务工,做到全面参与共同致富。
“现在我们全家都住进了楼房,用上了抽水马桶、电热水器、燃气灶,家用电器一样也不少。”说起移民后的好日子,60岁的新庄村民于秀丽眉开眼笑,“我们的家庭收入也在逐年提高,除了孩子们打工挣钱外,村里每年还有分红,这不,去年我家还分了700元的红利呢。我现在白天忙点家务,晚上就到村文化广场跳舞,这日子给个神仙都不换!”
卢氏县移民管理局局长张建国告诉记者:“我们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紧扣当地资源禀赋、乡村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打造一批颜值高、生态优、产业强、服务全、农民富的特色品牌乡村,真正实现全县移民区、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会致富的目标。”
培育产业 夯实基础 带动集体增收
2019年10月以来,卢氏县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累计投入1988.6万元,实施库区绿化项目12个、基础设施36个、生态产业项目64个,营造库区生态美景,实现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改善,促进移民增收新突破。
范里镇南苏村共有库区移民274户875人,近年来,卢氏县移民局先后投入资金280余万元,用于该村的基础设施、农田水利、文化设施及产业扶持等项目。如今的南苏村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移民收入稳步增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在南苏村一组70岁的库区移民常卢新家里,记者发现他家的院子面积比其他人家都要宽敞。临街的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看起来十分气派;后院有一座青砖瓦房,古朴典雅,与前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常卢新告诉记者:“我们家移民前住的是土坯房,由于人口多,移民后政府给我们家批了两所宅基地的面积,后院砖瓦房的木料全部用的是当年土坯房的木料,前面的两层楼是后来新盖的。现在我和大儿子一家住在楼房里,二儿子一家住在后院的瓦房里,现在的生活条件,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啊!”
在范里镇新区新建的移民商贸流通中心,钢结构大棚、整齐的商铺及其他附属设施已经全部完工。范里镇党委书记傅全义告诉记者:“该项目全部实施后,可带动范里、后峪、新庄、南苏村等9个移民村500余名群众就业、创业,可带动镇区市场经济收益每年增加10%以上。”
据介绍,卢氏县将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以点带面,提升功能,产业转型,两岸开花。如今,库区两岸的酿酒厂、蜂蜜厂、粉条厂、饮片厂,以及葡萄、蟠桃、辣椒等朝阳产业带动范里、东明两个镇的11个村3042户8457名群众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对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一方面是采取直补扶持方式,打卡发放给移民个人,另一方面是实行项目扶持。移民后期扶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脱贫移民人口多,分布面广,扶持任务繁重,因此必须把通过实行产业扶贫促进移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张建国表示。
立足资源 转变观念 打造富美家园
11月 8日,在东明镇江渠村投资20万元建设的现代化红薯制品加工厂里,热气腾腾、机器轰鸣,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在紧张有序地生产作业。据了解,江渠村全村共有7个居民组,移民人口922口人。2016年以来,江渠村利用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依托良好的生态和区位优势,在修建护堤坝、建设文化广场、农产品储藏冷库的同时,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采摘游等休闲观光项目,推动该村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使移民后期扶持驶入快车道。
截至目前,江渠村已建成两个5000伏的村级光伏发电站,流转土地700余亩,建成蔬菜大棚40个,年经济效益可达200万元以上,由此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达5万余元。
江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福强告诉记者:“我们在成立瑞丰林果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利用荒山荒地,建立了1个占地80亩的葡萄、冬枣采摘园,游客一年四季都能体验到原生态瓜果蔬菜采摘,并形成生态园的有机循环;同时,还修建了游乐公园,包括儿童游乐设施、农家乐餐厅、生态生产项目展示、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烧烤夜市等项目,每年集体分红8000余元,为库区移民带来长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如今,故县水库卢氏境内的淹没区内,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天光云影,茂盛的水草中,各种水鸟上下翻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秋沙鸭也在此安家落户,白天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卢氏库区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湿地公园,成为当地的休闲观光胜地。在库区移民新村和安置小区里,移民新居鳞次栉比,村头巷尾整洁卫生,环境优美舒适;广大库区移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与城市里的市民生活别无二致,还多了一份依山傍水的浪漫和闲适。卢氏县通过移民后项目扶持,聚焦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推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库区移民新村走出了一条产业强、乡村美、村民富的发展新路子,形成了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良性互动,移民前的穷山窝,已经成为富饶美丽、生态宜居的新家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