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生减负的步伐,越走越快。

首先,是医保有变化,一年一度的谈判落地。

最近,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了2021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

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中药饮片仍为892种,从2022年1月1日,也就是1个月以后就开始执行了。

从谈判结果看,目录外67种,目录内27种共94种药品谈判成功,总体成功率80.34%。目录外药品平均降价61.71%。

在今年的医保目录新增药品中,肿瘤用药有18种,对肺癌、淋巴瘤、乳腺癌、肝癌、胃癌等常见癌种均有覆盖,平均降幅为64.88%,超过平均水平。

尤其是治疗罕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精确靶向药纳入医保,放在以前这可是近七十万元的“天价药”,不少患者父母无一例外地表示出了激动的心情:“终于等到了”“孩子有救了”“我激动的老掉眼泪,孩子的病真的治得起了”。

而医保谈判代表的一句话,也上了热搜,令人感动:“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

什么是医保谈判?

其实,全名应该叫作“国家医保谈判”,这是中国医药市场近年来,医保药品目录准入方面的一个重大创新。

通过以国家医保局为主体的谈判形式,在支付端对“好药”,尤其是创新药,提供实际的支持,也是解决中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政策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医保谈判相辅相成的,是医药集采。

今年以来,药品集采加速向纵深化发展,集采品类也不断扩围,目前,化药已经完成了五批国家集采,第六批已经启动。从五批集采来看,共涉及到218个品种,这218个品种按照集采前的价格计算,占到了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采购金额的30%。

不管是集采,还是医保目录变化,都为了实现一个目标:缓解看病贵。

其次,年底进入了清理欠账的关键时刻。

最近的重要会议上,从三方面部署举措,加大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整治力度。

1,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整治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恶意拖欠账款行为。

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最长不得超过60日。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企业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不得滥用商业汇票变相占用中小企业资金。

2,压实地方属地和部门监管责任,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要依法查处并严肃问责,严重失信的要公开曝光。

3,健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相关制度,提高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全面推行保函替代保证金。

在岁末年尾,清理中小企业欠账,释放了什么信号?

很简单,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关乎绝大部分人的就业与家庭。

另一方面,今年大宗商品持续涨价,上游大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却持续推高了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因为今年人口流通不畅等原因,消费又迟迟无法提振,本来就处于产业链弱势地位的小公司,一旦碰到赖账、欠账,可能会就此垮掉。

这个冬天,要让小企业、小公司、小工厂们安稳度过。

再次,楼市调控进入了第三阶段。

最近银保监会有个表态,值得关注。

银保监会网站12月3日消息,新闻发言人表示,将会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对房地产和建筑业的金融服务,现阶段,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型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有两个:建筑业,改善住房。

这两个词,都是新提法。

为啥要提建筑业?

很简单,盖房子是需要施工方来完成的,现在巨型房企违约,开发商不给钱,农民工就没工资,工地只能停工,建筑商活不下去了,复工保交楼就无从谈起。

改善按揭需求,更是鲜明的信号。

以前,银保监会每次提及支持房贷需求,都会着重强调刚需、首套,这次加上改善需求,风向标意义很浓。

这意味着,楼市调控正式进入了第三阶段:保刚需,保改善。

第一阶段,是年初央行、银保监会发的“限贷令”,给每家银行定下了开发贷、房贷额度比例,只要超过这个红线,银行就无法再放贷。

正因为限贷令非常严格,所以就造成了今年房贷利率飙升,不少城市的二手房甚至直接停贷,新房放贷速度也在放缓,开发商回款吃紧,很多购房者的申请单子一直卡着不批。

第二个阶段,是银保监会在10月份的表态,当时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表示: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上支持首套房购房者,目前,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有90%以上都是首套房贷款。

注意,这个时候调控已经开始“纠偏”了,重点覆盖刚需首套人群,但没有提及“改善房”的需求。

也就是从10月份到现在,我们发现房贷利率在下降,放款速度开始加快。

11月100城主流首套房贷款利率为5.69%,较10月回落4个基点;二套房贷款利率为5.96%,较10月份回落3个基点。平均放款周期为68天,较上月缩短5天,超过60%的城市放款周期缩短。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现在首次提及支持“改善房”的按揭需求。

首套已经覆盖了,如果再覆盖改善的置换需求,那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房贷额度腾挪出来,毕竟热点城市一套房动辄数百万,没有金融杠杆的支持,改善换房就无从谈起。

医保谈判落地,中小企业清账,支持刚需改善购房,其实都是一个目标:给民生减压。

医疗、购房、收入,是压在我们身上的三座大山。

看病难,看病贵,购房压力大,房贷利率太高,年底也收不回来欠账,这些事让每个家庭都感到头疼。

积弊已久,当然不会立竿见影。

但是,当时代的车轮开始转动,当三次分配、反垄断、共同富裕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必将迎刃而解。

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