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闽西是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

□吴汉光

客家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它在唐末宋初到宋末元初这一段历史时期于当今称为赣南、闽西、粤东这片相互邻接的地区形成、发展。由于这三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及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中所处环境互有差别,所以这三个地区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各有不能取代的特点。林开钦所著的《客家通史》及他所撰写的论文《历史铸就了闽西是客家形成发展的核心区》指出:闽西是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核心区。他在论文中表明,说闽西是核心区“其主要标志:一是人脉支撑:二是经济支撑;三是文化支撑。”他还做了展开的叙述,并明确指出这是历史的结论。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个结论需要深入学习。本文就此进行一些分析、讨论,与对客家学研究有兴趣的读者共享。
  一、三点支撑的意义
在人类历史中有为数众多不同部族相互融合的事实。这人数多、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的部族基本上都在融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从我国历史来看,南北朝时期魏孝文帝宣布鲜卑族的汉化及清朝满人的汉化,都是民族融合的实例。魏孝文帝所属的鲜卑族、清朝的满族在融入汉族的过程中都居统治地位,但因他们都是人数比汉人少、文化比汉人落后、经济实力及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不如汉人,所以他们都汉化了。当然,鲜卑人及满人的汉化都有一个过程。大约经过几代人的融合,他们大都说汉语、用汉字,与汉人习俗相通,都尊、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他们的言行举止与汉人几无区别,然后鲜卑人由孝文帝公开宣布融入了汉族,满人则在清朝时保留了满族的称谓,民国后绝大多数满人自动改称汉族。
汉族客家民系是唐末宋初到宋末元初期间南迁进入赣、闽、粤边地区的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的结果。所以,林开钦提出的闽西作为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核心区的三个支撑点,不单纯只是对评价核心区适用,也是对评价融合后的民族属性适用的。此外,从林开钦在论文中对三个支撑点的分析,还可认为这三个支撑点也是检验核心区的充分及必要条件。显然,三个支撑点对研究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有重要意义。
为更好地体会和认识三个支撑点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分点进行讨论。
  二、人脉支撑
民族是人类群体的组合,人脉当然摆在首位。人脉既然是研究民族或民族属性的重要、不可缺少的因素,同时也说人脉是形成民系的必要条件。人脉不清,这个人类群体的族属就不好确定。但是,原来不是一个族属的人类群体要相互融合,必须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如果社会环境处在动荡中,人人只顾自身的安全、生存,就很少有人际间的交往,更谈不上“融合”。所以,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人类群体能够相互融合的充分条件。
客家民系形成于唐末宋初到宋末元初这一段历史时期,我们根据人脉这个必要条件来观察一下赣南、闽西、粤东这三地的人脉情况。在唐代这三地都是人烟稀少的地区。赣州在唐代武德年间人口只有8094户,到了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有人口10万户,南宋后期人口增至32万户左右;汀州在唐开元年间只有人口3000户,到了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人口8.1万户,在南宋后期的保祐年间,人口已超过22万户;赣南、闽西在两宋时期人口猛增,不可能是当地居民自然繁殖的结果,是有大批南迁汉人进住的结果。而粤东地区,在唐代被视为蛮荒之地,直到北宋雍熙四年(987)才有1568户。粤东在两宋时期的住民主要也是南迁汉人,但总人口数量少,虽然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区域,但相对赣南、闽西而言粤东所起的作用不大,当然就不可能是核心区,客家民系主要是在赣南、闽西形成。而闽西则是核心区,其重要的原因是闽西社会稳定。以汀州为例,北宋初年,进入汀州的南迁汉人,定居之后,立即兴修水利,垦荒种田。生活安定后又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发展生产,开发汀江,实现安居乐业。而赣南在当时既是南迁汉人定居地之一,同时也是南迁汉人的一处中转站。此外,又有农民起义及流行疾病,所以赣南民众居而不够安定。生于北宋,南宋时在赣州为官的辛弃疾所填的一首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既描述了南迁汉人的艰辛。也反映了他们思念故土之情,更透露了他们的不安定,落脚何处仍在惶惶之中。因此,赣南只能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区而不是核心区。
  三、经济支撑
经济支撑也是人群能够融合的必要条件。经济发达、生活能随时间推移得到改善,是人类普遍的愿望。两宋时期,中国的经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科技方面也有很多的创新。而在南迁汉人到达赣南、闽西之前,当地的少数民族还处在刀耕火种、巢穴居的社会发展阶段,所以他们愿意与南迁汉人融合,而南迁汉人为了适应新环境也乐于接受少数民族融合进来。在这方面,闽西比赣南也更有优势。闽西山地比赣南多,在南迁汉人进入前,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北宋时期南迁汉人在闽西定居后,立即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建造梯田,很快就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人人丰衣足食,这对当地的少数民族的吸引力是很大的。接着,南迁汉人又利用掌握先进技术的优势,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造纸、雕版印刷、开矿及农具制造等事业。北宋初期,在汀州设立上杭场和武平场,就是开发金矿、铁矿的需要。建设了三十多处水陂,这是开荒造田需要的水利设施。这样,南迁汉人进入闽西不久就建设了宜居的环境,可从事的行业多,生活有保障,而且愿意融入汉人社会的少数民族也逐渐抛弃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向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靠拢,得了实利。到了南宋时期,开发汀江,发展了造船及航运业,汀州、赣州居民更食潮盐,汀江“上河三千,下河八百”的繁荣的航运业,加强了赣南、闽西、粤东客家大本营地区之间的联系,闽西成了那个时代赣闽粤边的经济中心。而且,到了南宋后期,闽西的经济已经不是单纯的农业经济,初期的工业经济已占有一定的分量。据《临汀志》记载,在南宋开庆元年(1259),汀州的非农业户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8.15%。汀州不仅运输业发达,还是当时全国四大印刷中心之一。显然,从经济支撑的角度看,闽西比赣南有更大的优势,闽西是核心区是顺理成章的。
  四、文化支撑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的形成与他们生活的环境、自然条件等息息相关。不同民族之间有文化的交流,在特定境下民族之间也可能相互融合,这时较先进的文化将会是民族融合后的主流文化。唐宋时期,中华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所以由南迁汉人带入赣南、闽西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南迁汉人在赣南、闽西生存、发展,既要为适应新坏境而努力,同时因为他们根在中原,虽已改变了居住地,强烈的中原意识及民族情结使得他们也尽可能参与中原文化的发展。两宋时期不仅经济发达,在文化方面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理学就诞生于两宋时期。北宋时期程朱理学的鼻祖周敦颐曾在赣州开馆讲学,赣州居民有幸最早接触了理学先贤,只是因农民起义、战乱及瘟疫的影响,理学在赣南没有得到大的发展。但在闽西,客家人(或说客家先民)却紧紧与中原文化相通、相联。将乐的客家人杨时北上安徽拜程颢、程颐为师,获得了程氏理学的真传。“程门立雪”更成为千古尊师重道的佳话。杨时在福建开馆授徒,经其弟子客家人罗从彦,到李侗,再传到南宋时的朱熹。朱熹原籍今江西婺源,其父在福建尤溪为官,所以朱熹生于尤溪。因在幼年时其父病亡,朱熹随其母前往今武夷山市客家聚居区,依靠其父的友人生活,他是在客家环境中长大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一生大都在福建度过,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反映了闽西客家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遵守和弘扬。它表明闽西在客家地区处于文化领先的地位。由于朱熹提倡利用宗祠开办学校,所以闽西客家地区教育事业发达,普及率高,崇文重教蔚然成风。汀州在宋代印刷业发达,是全国印刷中心之一,书坊遍地,普通百姓要得到需要的书籍比其他地方的人士容易,所以自学条件也不错。在科举时代,有这种便利条件,较容易出人才。据统计,宋代汀州有进士168人,县均28人;赣南有进士234人,县均18人。明代汀州有进士54人,县均6.75人;赣南有进士49人,县均3.06人。显然,与赣南相比,闽西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由于开发了汀江,商业发达及原始工业诞生,非农业人口已有明显的比例,闽西客家人的就业意识已冲破封建社会只重视耕读的束缚,愿意在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特别是工商业中就业。这实际上是初期资本主义思想意识的萌芽,在当时是难得的先进思想意识。这也是客家人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意识的形成及升华。从文化支撑点来看闽西处于领先地位更是明显。
赣南的客家人有新客、老客之别。老客是指南迁汉人进入后一直生活在该地区的客家人,新客是指从闽西和粤东倒迁回赣南的客家人。这个事实,说明在元明时期,赣南因战祸及天灾等原因,社会不稳定,它也印证这样一个结论:即使在客家民系处在发展阶段,赣南也不能作为核心区。此外,自清朝中后期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来自粤东及赣南的客家人来汀州地区祭祖,这是客家人保持的敬宗睦族的文化传统,它也印证了粤东和赣南的客家人中有很多人的先祖在闽西。这是闽西是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核心区的又一个佐证。
所以,综合人脉支撑、经济支撑和文化支撑三点,闽西都强于赣南,闽西作为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核心区是明显的、毫无疑义的。
  五、历史造就了闽西是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核心区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在赣南、闽西、粤东这三片客家地区,虽然都是客家民系形成、发展之地,但不同地区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区别的。闽西是核心区,这是因为闽西满足了三点支撑,而有这样的结果,是历史造就的,是历史发展而自然形成的。这可闽西的历史情况,以正确认识。
首先,闽西在唐代及唐代以前,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唐代开元二十一年(733)因检役得出3000户流民,福州长史唐循忠奏请朝廷在潮州北、虔州东、抚州南、福州西的广袤之地置州治理。于是,开元二十四年(736)建汀州,当时人口仅1万3千多人。由于中原人视闽西为蛮荒之地,所以在唐代汀州人口增长缓慢,直到唐末黄巢起义及五代中原各地混战,才有一些难民进入汀州地区,人口开始明显增长。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汀州人口已达81454户。到了南宋宝祐(1253-1258)汀州人口达到223432户,人数超过了百万。从时间间隔及人口数据的变化,明显可见:汀州在短时间内人口猛增,不是自然增殖,而是有大量外来人口入住。这就是有大量南迁汉人进入闽西的铁证。
外族入侵中原,及农民起义被镇压,是汉人南迁的主因,北南宋之交的靖康之难引起的南迁就是一个重要的实例。中原人民基本上生活在平原地区,正常的迁徙,一般是不愿意去山区的。但为躲避战祸,则地处偏僻的山区更有安全感,必然是多数避难民众的首选。所以,在两宋时期,有较多南迁汉人进入在唐代被视为蛮荒之地的闽西,是历史造成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其次,在宋代汉人已具有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知识,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一定规模的修路架桥、兴修水利设施的能力,能够在蛮荒之地创建宜居环境,因此能在闽西地区定居下来。如果是在秦汉时期、甚至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汉人在山区创建宜居环境的能力还不够,就不可能有大量的人定居在山区。这也是在两宋以前进入现福建地区的南迁汉人大多生活在沿海一带,而在唐代开元时期,建立汀州时,在如此广袤之地只有3000户流民的原因。所以,从南迁汉人的生存能力这一角度看,在两宋时期形成客家民系闽西能成为核心区也是历史造就的。
  六、结束语
汉族客家民系在赣南、闽西、粤东地区于唐末宋初到宋末元初时期形成,所以赣南、闽西、粤东这片相邻地区被称为客家祖籍地、客家大本营。这三个地区对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播迁海内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贡献,这是历史造就的。闽西在两宋时期,人口、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一个在唐代中期才建立的人烟稀少、田园荒芜的汀州,到了宋代居然人口超过百万,且成为赣南、粤东和闽西地区的经济中心,闽西人民对宋代理学的发展也有积极贡献。作为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核心区,是历史造就的,这个结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林开钦提出的三个支撑点,实事求是,符合历史规律,是用以检验、考证形成民系核心区的最确实的理论和方法。
(作者系福建客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福州大学教授,福州阳光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本文摘自2021年福建《客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