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这里却仍是一幅繁荣的景象。走进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彭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笔直宽阔的公路通达四方,来来往往的汽车载着农产品驶向四面八方,来自周边的游客也纷纷来乡村观光。

“蔬菜生意最重品相,以前村道崎岖难行,遇到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早上摘好的西红柿、黄瓜下午才能运到城里,蔫了不说还卖不了好价钱,一天的辛苦都白费了。”淄博彭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韩先生和同事一大早就在蔬菜大棚内忙碌着,又到了草莓、西红柿、黄瓜成熟季,一行人正在往电动三轮车上搬运。“现在草莓的‘身价’可跟以前不一样了,除了老客户订货,还有游客过来采摘,一年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呢。”韩先生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道路通,百业兴。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周村区交通运输局大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目前辖区内已建成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577公里。

交通运输

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周村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出行难”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如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都已成为历史。2019年底,全区开展了农村道路“户户通”,每家每户都出行无忧;2020年,全区实现了公交车村村通。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乡村之间、城乡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交通运输

让农村产业发展越来越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公路不仅是关乎经济发展的“大交通”,更是关乎农民幸福生活的“大民生”。近年来,“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加速了人流、物流在城乡间流动,农村地区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有效服务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周村区北郊镇的农村路建设吸引了阿里巴巴、海月龙宫等大型企业的进驻,着力打造成张周同城的先行官;南郊镇韩家窝、皇住村的旅游业也发展的欣欣向荣,成为周村旅游的乡村标杆;王村镇更是发展了多处生态园,并形成了以李家疃、万家、西铺等古建筑为主体的旅游业,打造成精品文旅古镇,还建成了周村新材料产业园,成为全面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打造济淄同城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区、产业转移承接区、战略支点和桥头堡,建设创新绿色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城。

随之而来的是周边百姓富裕起来了,生活美起来了,也越过越有盼头了。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破解了长期以来制约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广大农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通运输

让广大农村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农村交通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区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将农村公路打造成一道道靓丽的乡村风景线。

“一路开车过来很舒服,在乡村看看日出日落,住精品民宿,品当地美食,别有一番情趣。”来自滨州市的游客赵先生,对周村区南郊镇韩家窝村的民俗、文化、风景、美食,赞不绝口。很难想象,这个热闹的小村,多年前因交通不便、产业匮乏成了萧条破旧的“空心村”。近年来,周村区交通运输局加强公路建设和提升改造,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成功创建美丽乡村风景线。

农村公路的畅达,带动了农村人居环境同步改善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升,推动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广大农村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编辑:杨童堯 校对:杨童堯

复审:关雪垠 终审: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