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地震预报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哪怕是到了现在,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无法抵御地震的来临。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对自然界发生的一切都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地震则是让我们感到新鲜又害怕。

出乎意料的发生时间,山脉震撼的强大破坏力,种种地震事故让年幼的我们知道自然界的力量是那么强大,这也教会了我们要敬畏自然。

当然,对于地震的防御,诸多国家没有停止过相关的研究,但也只能最快提前几分钟发出警告而已。值得一提的是,在千年之前,我国就有了相关的仪器来预测地震,比西方国家早了好几百年。

既然说到了这里,想必很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地动仪”这三个字。如此具有纪念意义的仪器,我们的小学课本中也曾收录了与它相关的介绍与解析,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然而,一直以来都被认可的地动仪,却在近几年从教科书中被删除了,张衡也不存在了,这又是为什么?据悉,有一些人称:“张衡的地动仪是虚假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张衡与地动仪

东汉末年,张衡出生于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张衡的家族世代为当地的大姓,他的祖父张堪,自小聪慧刻苦,被街坊邻居所称赞,长大后壮大自己家族在朝廷中的地位,也算是增强了家族背景。

既然家境如此雄厚,年幼的张衡所接受的教育和监督自然也没有拉跨,他从小像他的祖父一样刻苦向学,一心奔向仕途,后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张衡19岁那年,他已经熟读了四书五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张衡却在悄然间喜欢上了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原本准备“入仕”的他,开始动手制造仪器,并且还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公元132年,也就是阳嘉元年,张衡虽然已经是太史令了,但是他对于机械的“发明与制造”并没有停止过,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查询了无数的书籍,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地动仪的大致样貌,它的形状非常精致,是用一个铜壶做成的,壶边刻着八条龙,锅里是神秘的,八只金蟾蜍躺在外面。如果任何方向发生地震,对应方向的龙头都会吐出一个龙珠,最后落入金蟾口中(大概的描述)。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之下,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和创伤都是非常之大的,不管是人员,还是财物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能够早一点知道地震方位就能早一点前去救援,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这个时候地动仪便派上了用场,像是能有预知能力一样,这是一个能够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在那会儿民智尚未完全开化的时代,这件仪器拯救了无数民间老百姓的生命,堪称中国发明界的南丁格尔。

通俗来说,这个地动仪就好比一张完全水平的平面上,放着一颗与平面摩擦力为0的珠子,一旦同为水平的地面发生了些许震动,那么平面上的珠子便会很容易地滚落下来,这便是地球本身的势能。

在这里咱们先要说明一下,地动仪不是“预测地震”,而是在地震发生之后,能够第一时间知道地震发生的方位,然后朝廷好快速集结力量去救援,从道理上来讲地动仪是“后知后觉”。

话说,地动仪被造出来之后,一直都没有用过,只是被放在一个方面内让专门的人看管。大致在地动仪发明两年后,突然在某一天它动了,面朝西方的龙机把球吐在了蟾蜍的嘴里。

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之后,下面的人赶紧上报,起初人们以为地动仪所指的西方就是洛阳,可洛阳的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结果,过了几天之后,陇西地区传来了地震的消息,地动仪的效果才被确认。

后人仿制的过程

在历史上,地动仪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后汉书张衡传》中就曾写道:“复造候风地动仪......中有都柱,傍行八道......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可惜的是,因为历史比较久远,张衡的地动仪早已经失传,也没有留下实物与图样,只留下了一些简略的文字记载,我们小时候在书本上看到的,也是经过多次加工、复原的图片。

现代以来,中外很多国家为复原张衡的地位做了很多努力。虽然现在地动仪不在了,但是《后汉书》完整出土以后,里面记载了一些关于地动仪的信息。

得到这些珍贵的资料,以及相关的数据后,我们的科研人员便马不停蹄地进行复原工作。这其中虽然经历了无尽的艰难,但是为了能将地动仪给完全地复现,专家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他们查阅了很多详细的资料,洛阳文化管理局还请来了国家博物馆的修复人员,经过几十个日夜的不断查阅资料与修复,这群可爱的人们终于亲自把几千年前的地动仪给完美复刻了。

那么,对于这件已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跟原版相媲美的地动仪,其真正的预警地震效果如何呢?想必广大对历史文物、科技感兴趣的网友迫切地想要知道结果。

可惜的是,结果让大家大失所望。地动仪制作成功后,经我国地震局反复实验,选取了上千样本跟对照组,最后研究出来的结论是:“用张衡模型制作的地震仪无法预测地震震中。”

对于这一点,中科院院士傅承义还直言:“在房梁上挂一块肉,效果可能都比这个好”,从这一句话不难看出来,地动仪对于预测地震入“鸡肋”一般。

课文删除风波

话说,尽管《后汉书》里详细记载了预测地震的事实,但是若我们将指针拨回到现在的各种实验,不难发现它的的确确没有用。对于这个结果,一时间,人们纷纷猜测背后的原因。

有人说所谓的地动仪,其实是张衡的后代故意编纂史实资料,毕竟当时的人想要升官,靠的就是一种名气、家族威望,张衡在民间的威望越大,他的后代就会越受利。

同时,自然界的力量是不能违抗的,简而言之,五花八门的猜测看的人应接不暇。在这样的情况下,便有人认为将“模棱两可、甚至权威机构都不完全认可”的东西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无疑是不对的。

因为,这样做会让花朵感到困扰,删除便是最好的选择。就这样,小学教科书中与张衡地动仪相关的内容逐渐被删除,删除过也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波澜壮阔,地动仪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忘却。

不过,对于这一点也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不是地动仪“虚假”,而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以及所掌握的资料,是很难复原“地动仪”的,为何这么说呢?

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张衡的地动仪有那么几分“蹊跷之处”,根据《后汉书》的记载,里面还有这样一段描述地动仪的话:“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简单来说,地动仪虽然表面简单,但是其内部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的。同时,根据参与过复原工作的研究人员所说,尽管书籍里有地动仪的分解图,但是里面的具体说明太过于模糊。

换而言之,现代专家们所掌握的资料,或许并不是地动仪的核心机密,既然如此,他们所掌握的地动仪资料,又怎么可能复原张衡的地动仪呢?更不可能否定它的存在。

理智下来仔细思考,像网上的言论太过于“二元”论了,对待科学我们并不能单纯地一刀切。所以说,以现在的实验结果来否定张衡,无疑是不合理的。

张衡作为我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发明家、科学家、文学家、数学家还有地理学家,他的一些智慧、学识不输现在的科学家,就好比现在有些人在吐槽“针灸无用论”,就可以否定这一流传千年的中医文化吗?

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上下五千年之间所成就的文明硕果,所具有的影响力完全可以震惊中外。可以毫不避讳地说,在遥远的当时,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发展到近现代的程度。

比如:四大发明的出现、农耕技术的改进,这在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算得上是实现了技术上质的飞跃,而且都有着无数的经验、实践在其中。

因此,看待历史人物,看待历史事实,我们不应该只盯着一个“模棱两可的结论”放大,而是要全方面地看待,学习他们的过人之处。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其中蕴含的人文科技还等着我们来慢慢挖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