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凉剑圣】本文预计阅读耗时9分钟
在绝大部分评书演义中,两军交战前都会各自派出武将单挑。单挑获胜的一方将士气大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将无往不利;单挑落败的一方则士气大跌,往往要么被杀得七零八落;要么赶紧退兵回营,寻找武艺更强的将领再战;要么采用车轮战、伏击等“不讲武德”的方式杀掉对方的将领。
▲图为《圣三国蜀汉传》单挑动画
如果有熟悉外国古典文学的朋友还会发现,类似的桥段在很多外国的古典小说中也很常见。
可以说如果情节上没有军师提供的“锦囊妙计”,中外古典小说中战争的胜负基本就是靠武将单挑来决定的。这样诡异的场景,在现实中当然不存在。
不过这种阵前比武的环节,也并非是小说家们凭空杜撰的,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着源远流长的阵前比武现象。
先秦时期的“致师”
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中国便有一种被称为“致师”的战争行为。既交战双方各自派出勇士进行比武,或派少量武士前往敌阵挑衅。当时的将帅们希望通过这些行为,激发己方将士斗志,打击敌军士气。
例如公元前589年的齐晋鞌(ān)之战,齐国上卿高固,贵为左军统帅,依然在决战开始的前一天,前往晋军大营挑战,并靠投掷石块击倒对手,夺取了敌方的战车。之后还把夺来的晋国战车拿到齐军营前展示,以炫耀武功,鼓舞士气。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左传·成公二年》
无独有偶,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中,楚国的三位大将还就如何致师进行了一场“大讨论”。
许伯认为驾驭着战车绕着晋军大营转了一圈,就算完成了“致师”,可以耀武扬威地返回了。
乐伯则更加大胆,认为乘车来到晋军大营后,要让车夫下车,把战马解下,整饰一番,以示对晋人的不屑,同时让车左用弓箭射击敌军,之后再返。
而摄叔最“莽”,认为要直接让战车冲入了晋国大营,由车右挥戈杀敌,俘虏了一名敌军后才能返回。
三人之后各自按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致师”,着实把晋国人气得不轻,派出了多辆战车追杀三人。
许伯曰:“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乐伯曰:“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摄叔曰:“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皆行其所闻而复。——《左传·宣公十二年》
不过,说到底,春秋时代各国贵族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因此就算两国相争,双方的将领也时常相互手下留情。
乐伯等三人致师之后,且战且退,眼见弓矢即将用尽,乐伯用最后一支箭射杀了一头路过的麋鹿,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了追杀自己的晋将鲍癸。鲍癸居然感念乐伯的射术和摄叔的风度,命令手下不再追击他们,放任箭矢用尽的三人回营。
难以压制的激情
不过“致师”虽然能鼓舞己方士气,但也存在较大风险,一旦“致师”失败反倒有可能挫伤己方斗志;若是“致师”的将领有了伤亡,那就更得不偿失。
因此随着“兵者诡道”的思想深入人心,加之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依托于分封制之上的旧贵族社会逐渐瓦解,充满贵族风度的“致师”也逐渐消亡。可中国阵前单挑的事例却并未就此绝迹。
楚汉战争中,项羽和刘邦在广武对峙。由于汉军固守不出,项羽便邀请刘邦单挑,以决定天下归属,以免生灵涂炭。
自知不敌的刘邦虽然嘴上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但还是派出一名楼烦族的神箭手迎接楚军的挑战。这位神箭手一连射杀楚军三位勇士,被激怒的项羽亲自披甲上阵。楼烦射手被项羽的气势所震慑,灰溜溜撤回城中,不再出战。
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史记·项羽本纪》
▲图为《鸿门宴》中的项羽
不过这样的例子在汉代乃是少数,《三国演义》虽然描写了诸多武将单挑的场面,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汉末三国武将单挑并不多见,笔者所见只有两例:一例是《英雄志》记载,吕布杀董卓后,西凉军大将郭汜率兵围攻长安。吕布曾和郭汜相约决战,吕布用长矛刺中郭汜,不过由于郭汜手下骑兵救援及时,郭汜并没有死于吕布枪下。
另一例是太史慈单骑偶遇孙策,激战中孙策夺下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抢了孙策的头盔。等双方各自军队过来后,两人才停手回营。
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三国志·刘繇太史慈士燮传》
重新点燃的激情
随着五胡南下,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胡人恃勇好斗的风气也感染了中原军队。所以在魏晋南北朝至唐末五代之间,中国军人的阵前比武的记录有了显著增长。
例如在隋将窦荣定就曾派使者对来犯的突厥人说,两国交战士卒有何罪过?不如我们各自派一名骑兵决斗,一决胜负!
突厥人欣然同意,结果突厥派出的勇士被隋朝勇将史万岁斩杀,突厥人士气大减,大军后撤。
初唐名将薛仁贵讨伐铁勒诸部时,铁勒人因军心不稳,特意派出十余名勇士向唐军挑战,希望提振士气。结果薛仁贵连发三箭射死三人。令铁勒人更加惶恐,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大败九姓铁勒。军中自此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除了北方的突厥、铁勒之外,西面的吐蕃人同样有阵前决斗的世俗。唐朝天宝初年,吐蕃王的儿子支都自诩武功不凡,经常骑乘宝马,前来挑衅。这种赤裸裸的挑衅,激怒了唐军将领王难得。他立即提枪上马,将对面的喜马拉雅王子直接捅下马。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阵前决斗的行为,除了一对一外,还可以选择小队战模式。例如李世民与窦建德在虎牢关对峙期间,窦建德曾派出200骑兵渡河来到李世民营帐前挑战,李世民派出300长枪兵和窦建德骑兵决斗。双方激战一日,不分胜负,便各自回营了。
到了唐末五代晋梁争霸时,双方对于阵前单挑同样是乐此不疲。后唐攻略幽州时,幽州军将领元行钦,便曾和后唐大将夏鲁奇决斗,双方难分胜负,激烈的打斗最终竟吸引两军士兵停战围观。
(夏鲁奇)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珪、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将士皆释兵纵观。幽州平,鲁奇功居多。 ——《旧五代史·夏鲁奇传》
而幽州军的另一位大将单廷硅,率军和后唐主帅周德威对战时,发现周德威身边护卫不多。自认为武功盖世的他,竟单枪匹马杀入阵中,想要在阵前生擒后唐的“国防部长”。怎奈双方武艺差距太大,周德威等他一枪刺出后,侧身避开,趁单廷硅来不及收枪,反手将其击落下马。结果单廷硅不但未能生擒敌将,反倒自投罗网。
单挑不讲基本法
当然,阵前比武既然是为了打击敌方士气,自然不可能永远公平公正。
安史之乱时,史思明带兵围攻河阳,派骁将刘龙仙率铁骑五千临城挑战。刘龙仙自恃勇武,用一条腿翘在马脖子上的姿势坐于马上,向唐军叫骂。唐军大将仆固怀恩本欲出战,却被主帅李光弼以“此非大将所为”为由拦住,最后改让官阶较低的白孝德出战。
白孝德手持双枪来到阵前,刘龙仙本欲应战,却看到白孝德连连向他摆手示意,一副并非前来作战的样子,便没有动弹,继续谩骂。等双方相距十步之遥时,白孝德才突然发难。刘龙仙来不及拔刀应战,只能转身奔逃,结果被白孝德追上杀死。
异域的决斗风气
除了中国之外,世界其他地区也有源远流长的阵前比武习俗,例如在欧洲的古罗马,就有很多军中悍卒与敌方勇士阵前比武的案例。
即便有时主帅三令五申,不准手下的军官擅自出阵去和敌人进行无意义的比武,依然有渴望荣誉的士兵冒着被惩处的危险,“顶风作案”。
例如凯撒征服高卢期间,就有两位素来敌对的百夫长,为了争强斗狠,冲入敌阵比试谁能杀死更多的敌军,在这一过程中两人相互救助,最后反倒化敌为友。
▲图为百夫长
共和国末期的马略和拜占庭时代的贝利撒留等人,既担心答应对方的决斗邀约会让自己意外战死,又不愿在士兵面前“露怯”,甚至专门供养一批武艺高强的奴隶或外族人充当私人卫队,并用这些亡命之徒来应付决斗邀请,算是对这种尚武风气的妥协。
结语
不过阵前比武这一手段,虽然有打击敌方士气的作用,但毕竟风险大,收益不确定。因此即便是在比武之风最兴盛的时代,阵前比武总体上也属于小概率事件。
但大体上,在火药武器普及之前,热衷于阵前比武的时代,社会风气大多尚武,士卒们普遍渴望杀敌建功。将领武艺的高低虽然与国家整体军事水平强弱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否有应战的勇气则折射出一支军队的精气神。
(本文完)
本文文字内容系轩辕春秋文化作者团原创
部分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随意转载,欢迎读者转发分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