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国英
金融战,已经上演。
明确的信号,是上周二深夜美联储发出的。
当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缩减购美债的计划将要提速,并在通胀的表述中删除了“暂时性”。
对这一全球重磅大事,我在上周四的文章中,专门做了详细解读(《大事发生了……》)。
美联储启动货币收缩,是对全球流动性进行收缩,全球资产价格也必然应声回落。
所以,对今天A股的先小涨、再大跌,不要有什么想不明白。
针对上周末的降准预期,今天一早7点,我就在星球做了详细分享:
所以,对短期A股的走势,我就不再细说了。
今天,我想具体说一说,这场由美联储主导的,已经拉开帷幕的全球金融战。
1,美联储的目的。
表面上是为了抑制美国国内通胀。
其实,更为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打压新兴国家资产价格,继而顺利完成收割。
这一套路,在2009-2012年之间曾经使用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先是猛开印钞机,然后2012年又急速收紧货币。
美联储2012年开始的货币收紧,直接导致了新兴国家资产价格两年多的下沉,华尔街借此又一次完成了对新兴市场的收割。
而最肥美的新兴市场在哪里?在中国。
2,华尔街的潜伏。
华尔街大机构与美联储之间,本质上代表同一种力量。
对美联储等到年底才释放的货币收紧,华尔街大机构其实早已心领神会。
所以,整个2021年,华尔街大机构联合美联储,一边鼓励全球资本前往美股进行高位托举,一边积极涌向A股等新兴市场。
今年,北上资金保持了近乎每个月净流入的纪录。而且,如果算上一级市场IPO和QFII等,今年外资净流入应该已经接近1.5万亿。
连续净流入,这是华尔街大机构在提前潜伏。
这也是我中长期看好A股的原因所在,A股的优质资产,相比美股真的很低了。
3,我们的准备。
为了防止美联储重复次贷危机时先疯狂印钞、然后紧急收缩的收割游戏,我们的准备,严格地讲,从2020年就开始了。
2020年,相比美联储的疯狂印钞,我们的货币宽松是相对收敛,而不再像2008-2009年仓促地推出4万亿刺激。
我们的货币政策相对收敛,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全面压制住房地产泡沫,这既是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必须,也是确保社会增量财富渐进进入股市的必要。
其三,A股的IPO一直没有停,而且北交所的开市,某种程度还更一步扩容了,用更多的面粉,对冲掉外资急流之水,这杜绝了外资短期疯狂套利的可能性。
这一次,我们准备得足够充分。
同时,也将幻想短期套利的外资,无奈之中,变成了A股的价值投资者。
做价值投资者,A股当然是欢迎的,这对我们的经济和金融,是利大于害的。
所以,这场由美联储发起的金融战,在我方的充足应对之下,已经变成了持久战。
持久战,对我方有利。
持久战,需要更多的耐心。
过去20年,太多的人,在时势的助力之下,或因房价,或因胆大,而莫名成为中高产。当然,他们不会归因于时势,而会自认为是自己的认知或能力。
但是,现在,我们提醒大家:
未来几年,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时势的切换之下,也会莫名回落到中低产。
大势在切换,牵涉中美,多研究,多观察,多等待,切勿心急。
对于心急的,我建议你,可以看一些上世纪90年代关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图书,比如都留重人的《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
做投资,如同种庄稼,是偷不了懒的。
每年至少关注10个行业,研究50家公司,最后,从中选择5-6家公司。
关注面必须广,这样才不会夜郎自大,才不会在小样本里做选择。
研究必须够深,而且要有足够耐心,这样才有可能大概率战胜市场。
所以,做投资,本质上就是种庄稼,辛苦劳作是前提,观云听雨是必须。
当然,还要有一定的耐心,耐心等待庄稼的拔节结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