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的时候情况和清朝末年的时候差距其实是很大,从两个朝代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周围敌人威胁因素等参照物来看,清朝的环境其实是比明朝要更加的幸运的,所以会存在明朝发不出军饷,崇祯皇帝十多年励精图治,自己过得比普通民众都还要凄惨,但依旧没有能够拯救这个国家,而清朝则是不同了,一边以慈禧为首的清朝满洲贵族依旧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一边还是有钱编练新式军队的。
明朝军队的颓废情况
我们都只是知道清朝的军队因为常年的吸食鸦片,所以精神和体魄都是萎靡不振的情况,但那个时候的明朝军队在面对后金八旗军队时候的精神状态其实比吸食鸦片之后的状态更差劲,明朝从中后期开始就不断的面临着来自北方和东北方的少数民族军队的威胁。
蒙古人的死灰复燃和东北地区女真人的崛起都成为了明朝皇帝的心腹之患,那个时候的明朝内部还算的上的比较安定,所以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外来的入侵,这个对付蒙古人的战争从土木堡之变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了,最离谱的其实是嘉靖皇帝的时候,蒙古人的军队竟然是进攻到了京城的周围近郊地区,这简直是对于明朝武力的侮辱。
所以从嘉靖皇帝以后,明朝不得不重新加强武备,因为哪个是时候的明朝政府所奉行的一直都是不和亲不妥协的政策,对于外来的敌人和入侵只有一个打字,谁的拳头硬谁就是真道理,就算是打不赢也不会退缩,所以在明朝的边疆省份,皇帝按照民众和大臣的意志力布置了许多军队,这个军队从甘肃省一直到今天的辽东地区,号称是“九边精锐”。
九边精锐初期创立的时候战斗力十分的强悍,多次击退了来自草原蒙古人的进攻,使得蒙古人多次都败退无果,到明朝万历皇帝中期的时候,这支九边精锐的士兵总体数量一度达到了九十万人的规模,其中以京城地区分布三十万布置防御,以辽东地区守备二十万人来控制朝鲜和女真人以及曾经的朵颜三卫。剩下的则是西北地区对抗吐蕃和乌斯藏的地方士兵。
明朝奇特的内地和边疆兵力
明朝边疆省份的城市和军队数量其实是很多的,有的时候一座城的主要功能就是军事战斗,比如山西的“宣府城”和“大同城”;比如甘肃的“武威”和“酒泉”;以及宁夏卫的“兰州”和“兴庆府”,这些都是边塞要地的军城,士兵居住在这些城池里面充当着很多的角色,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用来军队操练的。
剩下的时间会让士兵自由的分配,这些士兵基本上都已经在这里安家,和地方百姓的女子成婚,他们的心中也是更加的有责任感,对于保护这边土地会当成保护自己的家园一样,所以在不用进行军队训练的时候,这些士兵都是回到自己家中务农,耕田种地,然后靠着自己祖传的手艺做一些小买卖,这样就形成了明朝边疆奇特的“军城风景”。
明朝内地的驻军其实是很少的,首先是秉持着“皇权不下乡”的传统,朝廷的驻军主要都是集中在县城里面,县城之下的乡村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些退休的老官员和地主交涉管理,代为收取赋税,这样既方便了朝廷,节省了人手,又方便了底层官吏从中捞取好处。县城驻守的军队一般都是在几百人左右,到了一些稍微大一点的县城会达到千人的规模,到省府这种重镇也只不过几千人罢了。
这样几百和几千的驻军和边疆省份动不动就是几万十多万的人数是不能比的,因为明朝的内部省份自始至终都是比较安定祥和的,其实是到了明朝末年的亡国时候,江南地区没有遭受战火的地方依旧是一副盛世景象,和北方战火连天的情况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内地和南方该干啥还是干啥,崇祯皇帝的手是伸不到这里来的。
乱世之最的明朝末年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时代的时候,明朝就已经进入到了国家灭亡的倒计时之中了,那个时候的明朝部队在和后金经过了激烈的战斗之后,战斗人员锐减了十多万人,所以从曾经的九边百万精锐也只有区区八十万左右了,还要负责防守从后金一直到蒙古西域的防线,这让边疆士兵的压力很大。况且这个时候的明朝九边精锐早就不如从前。
辽东军队和辽西军队之间的矛盾很深,有的时候辽东士兵已经上前拼命了,但辽西的士兵却是在自己将军的带领下躲在后面看好戏,一到战斗的时候逃跑的最快的往往的祖大寿和吴三桂这些辽西军阀。这样的士兵根本打不了战,长期下去使得军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所以明朝后期的时候没有一个士兵敢和后金士兵作战,其实就是害怕友军看戏和突然逃离。
地方的各种天灾也是接连不断,明朝政府的财政其实早就已经崩坏了,整个社会的财富都集中在少数官员和地主手中,这些人心中没有一点爱国情怀,在国家危难的时候都要大发国难财,崇祯皇帝穷到将自己的财库都使用完了,就差把皇宫之中的金银器物卖掉了,所以到了后面李自成进入到京城之中的时候感叹“君未甚暗”。
灰暗的是明朝的那群士大夫,辛辛苦苦积累了数千万的家财,最后成为了李自成和满洲人的嫁衣,自己又能够得到什么呢?很多时候都想不通明朝这个朝代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各个朝代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最后那几个皇帝昏庸无道,但崇祯却是励精图治啊!也不没能够拯救了大明,反而是被关外一个人口不足十万的女真小国取代了,成为了汉文明之悲。
清末军队的实际情况
清朝末年的军队组成简单一点可以分为由八旗制度组织之下的满洲精锐八旗和汉人八旗,以及作为位于二者中间的蒙古八旗,这八旗制度在清朝初期的时候战斗力十分的强悍,基本上可以做到以一万人碾压明朝军队十多万,很多镇压农民起义军无比厉害的地方部队在和八旗军队交手之后都是吓得魂飞魄散,认为找不到对付八旗军队的办法了。
可是这支部队到了康熙皇帝晚年的时候战斗力就已经下降很多了,从东北老林子走出来的时候他们很强大,但第二代第三代养尊处优之后反而是连汉人军队都不如了,从镇压无敌四方到只能欺负欺负老百姓,这就是那个时候八旗精锐的普遍情况,所以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道光皇帝都是下令让地方上的四川兵和广西狼兵去冲,那个时候的八旗是真的废了。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军队的组成和实际权力已经掌握到了汉人士大夫手中,曾国藩一个贫苦读书人横空出世,一手创办湘军平定了南方太平天国之乱,后来又一次的开始组建淮军以及各种地方部队,清朝末年的财政体系虽然不行了,但还没有到明朝末年那种完全崩坏的地步,清朝新式军队的训练其实的来源于满洲贵族的不安。
因为他们看到了湘军,楚军,淮军,川军的强大,知道清朝的覆灭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当时最大的敌人是西洋人,所以曾左胡李才没有篡位。可是慈禧这些人心中依旧是害怕的,所以他们需要训练新式军队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希望将兵权收拢到自己八旗人的手中,这支新式军队的俸禄和装备都要比其他军队好太多了,其中的钱财是因为清朝保持着对于全国大部分地方的统治,可以通过增税的方式增强军队装备。
总结
综上所述,明朝末年和清朝末年面对的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情况,明朝末年张居正的十年改革早就被万历皇帝的好大喜功消耗完毕了,后面的泰昌,天启和崇祯很难使得明朝再次中兴,没有改革的决心和能力,而清朝则是不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就被西洋人打醒悟了,及时的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和各种革新,这才使得后期训练军队有足够的财务支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