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浦东高科西路附近的居民发现,随着锦绣文化公园的开园,家门口新增一处休闲好去处。这里原来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封闭苗圃,如今改造成可游可赏的开放城市绿色空间,仿佛是一片多彩多姿的城市森林。和传统观赏型的公园不同,“森林+绿道”的新建设模式,让市民遇见“会呼吸、有生命、拾野趣”的自然景致,并乐游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绣文化公园里的上海绿道

作为城市绿肺的重要部分,从大写意的“绿地”到工笔画的“绿道”,一字之差将给老百姓带来什么?今天上午,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亮出今年的绿道“成绩单”,原计划建设25公里,实际完成40公里,重点开展了碧云、森兰等楔形绿地中绿道建设,三八河、川杨河等滨水空间绿道建设,锦绣文化公园、泾南公园、浦发绿城公园等绿道建设。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里面设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绿道建设连续多年被列入市、区政府的实事工程,备受关注。“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将新建绿道1000公里,做好老百姓身边绿道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强化骨干绿道网络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开门见绿”、建设绿地的同时,“绿道”不仅让城市“绿意盎然”,更成为老百姓“15分钟生活圈”的一部分,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不久前,笔者来到曾居住多年的徐汇田林地区,不由眼前一亮。原本黑臭的蒲汇塘畔打破了围墙,建造了崭新的步道,绿植修葺齐整,当地居民还为它起了“小滨江”的“昵称”,许多喜欢“宅”在家的居民也走出了家门。更让人惊讶的是,车流、人流杂乱的钦州路花鸟市场,如今被改建成滨水景观与公共空间融合的社区生活新场景,以“花开蒲汇塘”为主题,设置了环保等参与项目,居民们可以在“公共客厅”里漫步、休憩、交流,成为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可以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良好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历史底蕴的动人底色。在苏州河畔,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园的优美滨水岸线、优秀历史建筑风貌,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依托“一江一河”等民心工程建设的功能升级,绕城森林、生态廊道、骨干河道、主要道路等公共空间的打造,绿道能串联起公园、绿地、街心花园等各类生态空间,精心打造出让人民群众感受美好、诗意栖居的生活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上海大都市圈绿道网络”计划的启动,“点点成线、点线结合、线线成网”,还将有更多零散的绿道将串联成网。坚持系统管理,不是“就绿道言绿道”,而是和水岸系统、慢行系统、美丽街区、缤纷社区等布局相互联结;在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全生命周期中体现“以人为本”,满足老百姓对品质生活、公共生态的多元追求。相信“城周十里、林风斜阳”的绿道风景,终将成为人民城市的温暖亮色、市民普惠的民生福祉。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宋宁华

图片 | 徐程

编辑 | 顾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