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慰问:听“客套话”也要听“牢骚话

元旦春节将至,各种基层走访活动陆续展开。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的好举措,是传达组织的关爱、传递党的温暖的重要方式,将各级党组织的亲切关怀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枝一叶总关情,寒冬最是问暖时”。在走访中,个别参加慰问的干部觉得自己是来送温暖的,只希望看到慰问对象笑脸相迎,不愿意听到“牢骚话”。但要知道,“牢骚话”往往是心里话,里面往往有真言,有可供参考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良策,需要我们的干部耐心倾听、用心体会。如果对慰问对象的关心浅尝辄止,听到说“一切都好”,就认为没有问题了,但“一切都好”可能只是“客套话”。

要听得进“牢骚话”,听得懂“客套话”。走访慰问就需要进厨房揭锅盖,进卧室摸被褥,在群众的言谈举止中全面准确掌握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诉求,在“客套话”中为他们排忧解难,问寒问暖、问衣问食、问住问贫、问苦问医,对当场能解决的问题要当场处理,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要想办法加以解决,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切实把服务工作做实。通过听他们的“牢骚话”帮助他们解决好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做到真走访、真慰问,听真情、解真忧。

以“慰”为基,以“问”为要,以“解难”为本。走访慰问是了解基层一线的“探测仪”,是体会民生冷暖的“温度计”。但免不了会听到一些“苦水”“牢骚话”,要做到耐心倾听,答疑解惑。对于合理诉求,能够立即解决要当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除了详细问、仔细听、认真记,把问题和困难都兜上来,更要树立“反馈意识”和“效果意识”,做到既“把脉问诊”又“开方治病”。要及时把他们的问题和困难罗列出来,移交相关职能部门会办解决或请求上级领导协调解决,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取得关爱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社会效果。

走访慰问切忌“一慰了事”“一问了之”,要“和老百姓同坐一条板凳”,充分了解走访慰问对象实际情况,带着真心真情倾听他们的“苦水”和“牢骚话”,通过聊家常、听民诉真正做到访民意、解民困、汇民智,切实把关心关怀送到他们心坎上。(文/谢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