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一位投资者基于个人视角及立场的观点表达,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欢迎各位文后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致牧原董事会以及投资者的公开信
憎恨为前提,所以无法信任,此为塔西佗陷阱。
特斯拉是伟大的企业,就在几年前,华尔街认为它挑战了资本主流理解认知,被认定为会破产。技术界认为它是古老技术路线,实现突破后商用化很难。M国民众认为这很疯狂。特斯拉被流量时代的传统汽车行业,以及各种传统思维代表的各方面诋毁,不信任。
都看不懂,M国股神老巴看不懂,我们的股神老段也看不懂。马斯克甚至因为被自己崇拜的前辈诋毁而落泪。
那些年特斯拉深陷塔西佗陷阱,主流声音都在给特斯拉计算破产日期。
对牧原的憎恨来自资本市场生态的问题,也来自于养殖产业问题的背书。
1、养殖产业是资本市场造假暴雷高发区,獐子岛、雏鹰农牧等;一直形象不太好。投资者对养殖产业,不看不信不屑,这么多年来牧原居然曾经在某个时段是2015年股灾后涨幅第一的股票。怎能不憎恨。
2、来自友商投资者的憎恨,凭什么都是养猪的,你经营发展如此“优秀”。
3、周期行业也能出价值成长公司?
4、重资产经营还能高成长?
5、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饲料、种猪、兽药商、养殖、猪经纪、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利益方都在恨。
牧原如同重新定义汽车一样,重新定义了养猪的商业模式。无论是资本还是产业内都不理解。流量时代,资本市场和产业之间相互取证,交叉感染,为不理解的认知找支点。
恨到“牧原不倒,猪价没好”
公司从小到大,其经营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需要不断的重新梳理设计,这就难免出现不适应,磨合中带来很多成长中的问题。在憎恨的前提下,所有问题都会成为不信任的依据,被无限放大,上纲上线为造假、要破产。
来M国,常常碰到90年代来的老移民。他们总会表现出不舒服:北京卖套房什么都有了。他们是在被席卷的无尽诋毁的“崩溃论”时代而来,错过了国内经济的高速列车。怎能不恨。三十年过去了,谁愿意承认自己选择的错误。
投资牧原的路上碰到了发哥,他投资了牧原,自己本身就是某区域龙头的掌门者。投资的猪场成本高,现代化程度也高。属于业内懂专业的内行。牧原公开的猪场视频在发哥眼里都是思考。其猪场设计的效率合理性都会让发哥学习。单单一个漏粪板中的小设置差别就能提升很高的效率。
发哥感叹规模养猪经营管理的难度大,人员管理,生产管理。一步错,将会是无尽的生产事故,经营秩序被打乱后无法承受的经营成本。
2019年初,发哥损失了80%的能繁母猪,迅速学习了牧原二元回交办法,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发哥表示,二元回交以前只有牧原做,这次养猪产能恢复,牧原做了很大贡献。
结识过一位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在牧原一线猪场工作一年,后离职。在交流前很忐忑其为何离职,我想得到对牧原负面评价。交流中年轻人对牧原各方面夸赞。他认可牧原的效率,管理,认可文化,认可绩效收入,更认可流程的严谨。他分别在两个猪场和两位不同的师傅一起工作,他非常认可自己的两位师傅。
一个单元200头待孕母猪,师徒二人管理四个单元。如果有能力且愿意提高绩效还可以多培养更多的单元。根据受孕率拿绩效,受孕登记检测后转场交给下一环节流程。科技应用于管理方面很多。
他介绍了各环节很难造假的流程,因为科技应用,流程管理,环节绩效单独考核,更因为组长、段长、厂长依次向上的绩效考核,让造假与隐瞒无处遁足。
就算是被诋毁的猪场裙带关系都被年轻人认为是好事,因为更好沟通,也更好协作。在封闭的猪场内几个月,打仗亲兄弟下共赢。
年轻人表示辞职是个人家庭原因,新员工年轻人淘汰率高是正常现象,因为一开始不适应封闭,一旦适应会很想干下去。所以他认为猪场当地人最适合,也都能知足踏实的干下去,收入也较高。
通过交流,发现年轻人对牧原有很深的感情,居然没有任何抱怨,愤是年轻人的主要特征,但是牧原没有让他愤,还让他学会了更多不浮躁。讲这两位朋友,似乎离题万里。我想表达,无论是业内人士对牧原的认可,还是牧原内部员工也对牧原高度认同,但为什么公司不能把这一局面呈现给公众。
特斯拉研发最困难的时候,马斯克抱着被子和员工一起打行军床住在公司。他把这一场景记录下来告诉公众,且不断的用社交平台回应公众,让公众知道自己做什么,想什么、回怼那些质疑。马斯克成为流量明星,得到了社会的理解,也带来了支持。
引来上海全力支持特斯拉,特斯拉终于摆脱产能不足,也迎来了资本最喜爱的现金流飞轮。资本的飞轮转动,来自各方面对公司支持都快马加鞭而来。一个被很多人视为大忽悠的马斯克站在巅峰。
流量时代,你不用流量为自己证明,那么那些憎恨的声音就会利用你的沉默来诋毁赚取流量。
这就会掉入塔西佗陷阱的无底深渊。支撑公司前进的动力需要公众的支持,资本的理解。这是呼唤资本英雄的年代,我国太需要产业的突破,更需要对商业模式的重新定义的模版。
牧原在走产业没人走过的路,全产业链养猪,增强产业链价值,提供社会更便宜更安全的肉食服务。利国利民,利产业的事,应该占有高流量展现出来。
养猪产业工业化,集约化,智能化,流程化趋势不可逆转。打破传统低效,不环保的养殖模式也是社会环境保护的需要。环境友好型农牧结合是方向。我国土地有机质含量只有美日的20%,规模化猪粪还田势在必行。牧原有这样的规模和担当,应该获得社会的理解支持。
生物质发电没有社会理解、支持会寸步难行。
既然产业方向没有回头路,那么公司应该告诉同行,让同行明白自己的位置,让家庭养殖单位明白自己处境。从而让传统的,低效的,不符合产业方向的从业者妥善安排退出。他们越明白的晚,退出的越晚代价越大。多数从业者,和看到高猪价入场的产业外资本,有多少明白产业的方向。现在规模上市公司因为理解的错误,走到资金链断裂的边缘。
以前牧原规模不大,产业也没有很大规模的企业,确实是有竞无争的局面。但是目前牧原的规模,特别是未来两年的规模,足以扰动市场。就目前养殖业每天盯着牧原的出栏量,出栏价格,甚至养殖成本,出栏体重。愿意不愿意牧原都已经在和整个产业竞争,甚至和整个饲料,种猪到销售屠宰都引发了全面竞争。
告诉产业真实的方向是人道,当传统产能更清楚自己的未来时,他们会理性退出,也更有利先进产能的发展,这是产业升级发展是否顺利的大事,也是产业升级代价最大的公约数。这并非牧原一家的利益,而是产业利益的根本体现。
牧原的规模养殖成本常被理解成不如小规模农户,甚至很多投行都如此认定。
牧原的养殖成本是建立在规模化下,各养殖场成本差异化很大的综合计算,是整体规模差异相互背负损失与高效的最终成本。而小规模群体之间并不相互背负损失代价成本,那些没有顺利出栏的养殖户损失多大都不能把成本转嫁给顺利出栏的养殖单位。
假如统计在群体成本口径,那么小规模农户真实成本就应该接近现在很多规模企业的成本,半年来很多上市规模企业的成本都在20元每公斤以上。而这一事实,如果牧原公司不出来说清楚,不能更好的展现成本优势。那么就会误导整个产业成本构成。产业不理解,就会盲目自信,牧原掉进塔西佗陷阱,产业传统产能最终掉入无底深渊。
传统产能退出,产业外资本不敢冒进,转而都支持先进产能升级,这样产业代价最小。而这需要产业代表牧原高调利用流量告诉产业。
全产业链几万亿的市场规模,散乱,低效不友好。呼唤一个顶尖公司来完成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牧原应该有担当,宣传自己以得到理解和支持。面对质疑与抹黑,
我敬佩公司砥砺前行的姿态。
作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愿意和这样理想高远的经营企业同行,投资路上风景秀丽,可我记得出发时的方向。几万亿的产业升级变革之路值得我去守候,也因旅程中同伴的执着精神而温暖,走的更踏实。
非瘟还在肆虐,产业成本恢复下的产能恢复还很遥远,养猪产业升级,从而形成规模化率提升的黄金时期在继续,超级猪周期并没有结束,但过程中会有很多次洗礼。非瘟三年,成长与毁灭得以验证,需要全产业提升方向认知,恳请牧原发出更多声音,为产业,也为自己爬出塔西佗陷阱。
要想走向更大的舞台,就要学会适应。
牧原投资者伪团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