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山东省消化病医院

2021新年伊始,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消化内科就入住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位患者是刚从北京某著名三甲医院出院,专程慕我院消化科李晓沛主任之名而来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各位看官,且听我细细道来:

患者杨女士和她的丈夫申先生是一对幸福甜蜜的小夫妻,可是一场疾病如晴天霹雳降临到32岁的杨女士身上,使这个家庭如坠深渊。

原来,2020年9月,杨女士因为腹痛、呕吐在当地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原本以为控制好血糖症状就能缓解,没想到这才是噩梦的开始。杨女士非常配合治疗,糖化血红蛋白由12.8%降至6.5%,但症状却没有一点儿好转。

于是她做了反复做了多次胃镜、强化腹部CT、腹部血管造影、上消化道造影等一系列检查,抽血化验的项目更是不计其数,最终诊断为糖尿病胃轻瘫。她服用了多种治疗药物,包括中医中药,并接受胃管及小肠营养管等治疗措施均不见效。杨女士近3个月暴瘦了30多斤,每天都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产生了严重的躯体化障碍,甚至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

她的家人心急如焚,直接北上入住北京某著名三甲医院,在这里接受了内分泌科、消化科、中医科甚至精神心理科治疗,长期静脉营养、使用氯丙嗪、劳拉西泮、胃复安等药物,症状仍无半点减轻。杨女士绝望了,但丈夫申先生并没有放弃,他不断在网上查阅资料,寻求治疗办法。终于,他们找到了一篇报道,介绍的是我科李晓沛主任开展的G-POEM手术可以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于是,申先生在微医平台上联系到了李晓沛主任,并顺利入住消化内科病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让杨女士痛苦万分的胃轻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G-POEM又是什么独家秘笈呢?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由于长期糖代谢紊乱导致胃肠植物神经病变,进而引起胃壁肌肉麻痹所致,其特征是胃动力下降(即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主要表现为腹胀、嗳气、餐后早饱、恶心、呕吐、腹痛和体重减轻。这种神经病变一旦产生,就很难逆转。轻症患者可通过营养支持、调控血糖、促胃肠动力药物改善症状,但像杨女士这样的难治性患者则无有效治疗药物。G-POEM也就是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正成为难治性胃轻瘫最有希望的治疗手段。该技术是内镜隧道技术的创新,大致步骤是在胃窦部粘膜下层打通隧道,延申至超过幽门环,将幽门括约肌切开,最后封闭隧道入口。如此,便起到“开闸泄洪”的作用,促进胃排空,改善患者症状。该手术属于微创诊疗,患者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

2021年1月6日,杨女士怀着期待与忐忑的心情进入手术室。李晓沛主任进镜观察,发现杨女士的幽门口始终处于闭合状态,镜身根本无法通过。这种情况类似于新生儿先天性幽门狭窄,是G-POEM手术的绝对适应症,于是李主任为杨女士做了G-POEM手术,术后观察,幽门开放良好,镜身可顺利进入十二指肠球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术后48小时,杨女士终于可以进食流食,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她已经基本恢复正常饮食,再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腹痛、呕吐了,她的脸上终于不再“苦大仇深”,出现了久违的笑容。杨女士是不幸的,但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位鹣鲽情深的丈夫,还遇到了李晓沛主任这样技艺精湛的医生,很快,她就可以回家看望她数月未见的儿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晓沛

消化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山东省立三院(山东省消化病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消化疾病诊治,精于胃肠镜及超声内镜诊治,如早癌筛查、EMR、ESD、消化道出血镜下止血、支架置入、EFR、POEM、ERAT、NOTES、超声内镜引导下FNA等治疗。

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病介入诊疗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学会消化介入学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协会理事,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共发表SCI收录期刊5篇,中华系列杂志及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10篇,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