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胡哥图片文字均为原创,侵权必究,已授权维权骑士全网维权。

地名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别看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村名,背后也许藏着丰富的故事。有一门学问就是专门研究地名的来龙去脉的,就叫地名学。

这篇文章当然不是研究地名的,只不过拿来当个引子,要说的就是山西襄垣县的西营村。

看这个名字“西营”,不由自主地就会往军营、兵营上想,再加上一个方位词“西”,其内在的涵义是不是呼之欲出?

西营古村文昌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查资料,果然。1700年前,在山西武乡县为奴隶的胡人石勒,建立后赵。在此地筑城,至今尚存夯土城墙遗址,被称为石勒城遗址。

遗址所在地是襄垣县城底村。村西500米就是石勒屯兵营地,后来演变为村庄,称为西营村。

从史料记载的石勒筑城的晋大兴二年(319)算起,已经1700多年了。由此可见这几个村子的古老。

西营村位于襄垣县与武乡县交界处的一处小小盆地内,浊漳河北源穿村而过。

浊漳河从村边流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连通襄武两县的交通优势,加之浊漳北源在此合流,所以从唐代以来,这里就成为了襄武两县的商品集散地,西营村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重要的集镇。

胡哥与古村西营的相遇纯属偶然,只不过是路过此地,听随行的马老师说,这是一个古村,村内有不少古迹,遂决定进村一看。

没想到,这简简单单的一看,就把胡哥深深吸引住了,只恨时间太短,只得匆匆一览,先记一笔。

西营村古槐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一行顺着王襄线由北而南进入西营镇。西营镇就驻在西营村里。一进古镇,或者说是古村,鳞次栉比的民居就显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在古村的西街,一株粗大的古槐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虽然是冬天,叶落殆尽,但四下里伸展的枝条,却仿佛勾画出古村的沧桑历史。

在村子里简单看了看,还保留着不少古旧的民居,部分还住有人家。西街再往西南的一条坡路上,竟然还看到了一座坐西朝东的雄伟关帝庙。

西营村县保关帝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帝庙太壮观了,山门样式也和常见的有所不同。青砖垒砌的城楼模样,下面是砂石基础,上面是挑角飞檐的倒座戏台。

很特别的是二楼戏台朝外的两个角落,是凹进去的一个空间,安置钟鼓,是为钟鼓楼。

迎面的山门楼外墙上,还残留着上世纪的标语,清晰可辨,历史的沧桑感迎面而来。时间在这里仿佛不曾流逝,停滞了下来。

关帝庙内的碑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关帝庙内有一通清康熙十七年(1678)的碑,记载了修缮过程。它最辉煌的是,这里曾经是中共北方局宪政促进会旧址,现在是县级文保单位。

当然,千年古村不止一处文保单位。共有5处之多。还有一处是令胡哥一行比较感兴趣的是位于村西1000米左右的文昌阁

文昌阁这种建筑,形制有多种。西营古村的文昌阁其实是一座文昌塔,位于村西的西营山(南山)上。

西营村南山上的文昌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是山,其实就是个面积很大的土丘。我们穿村而出,伴着勇进渠一路前行。远远地能看到山丘顶上的文昌阁,可是四周遍看,找不到上山的路。

问过了路边一户人家,才知道,要从前面绕很远才能上去,路好走。不过,从他家房屋后面也可以爬上去,不过小路比较难走。

我们几个商量了下,走了近路。没想到,这条近路让我们体会到了荆棘丛生歧路难行的感觉。

勇进渠干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丘陵小山包,一层层地被开辟成梯田,每上一层,都要寻找可能的小路。丛生的荆棘树令我们狼狈不堪,几个人的手都被划破或刺扎了。

好在经过一番艰辛攀爬,总算爬到了山顶。那座古香古色的文昌阁终于近在眼前了。

好一座造型优美的砖塔!仔细看是塔阁一体的建筑。塔身分五层,每层高度大致相当,平面六角形,每一层每一面的顶部都砖雕仿木结构屋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面都开有窗户,一层圆形漏窗和一层拱券窗相间。正面也就是朝北的那一面,开辟拱券门,上嵌有黑底金字砖雕匾额。

这些匾额从上到下依次为联辉、文明、纯嘏、赉有德、山河毓秀。都是一些有关美好祝福和夸赞人杰地灵的好词汇。详细的解释大家可以自行问度娘。

塔的基座前台阶上,还立着一对石质望柱。仿若毛笔,近一人高。正面阳刻带边框对联,分别是文山胜景、临水奇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从这里东望,浊漳河像一条扁带,绕村而过,河床平坦而宽阔,视野极佳。的确是一处胜景。

然而这还不算。走进小小的塔阁,一层的南墙根处,供有一尊文昌帝君的塑像。抬头看才发现,塔身竟然是中空的,右手边则有蹬梯可上二层。

再往上,没了楼梯。空洞的塔身砖墙上的红色涂料在夕阳下映衬出一种迷幻的红色,颇有一种神秘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资料记载,这座文昌阁下有地宫,上可登临塔顶。登高远眺,西营古镇全貌一览无余。

塔身东侧一层,嵌有一通清乾隆三十七(1772)年的《文昌阁创建碑记》碑,记载了建阁的缘由。

这是源于古人的风水择吉思想,踞山临水的佳地,又位于古镇西南方向,是兴旺一地文风的好地方,应该建塔以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多年历史的古塔在遍地文物的山西省境内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襄垣县来说,塔这种古建形制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即便是在长治市全境,也屈指可数。

夕阳余晖下,土黄色的文昌阁孤零零地立在山丘上,东边的漳河水静静地流淌。与漳河并行的公路上,时有车辆穿行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往东看,是新修的高铁线路。我们看到一列高铁疾驰而过,仿佛时代的前行,迅疾而不暇回头。

空留下我们这一群访古村的过客,沉浸在夕阳余晖下的古塔前,流连忘返。

欢迎关注@跟胡哥看古村,看更多古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