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量虽然是基础,并不是多多益善,拉得越多越好。业余爱好者以强身健体、健康完赛为目的,就不要盲目跟风。对于跑量把控,要看以下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身体素质不一样,跑量也不一样

耐力型的跑者,跑量多,比如超马选手、越野高手,他们可以连续作战,可半马,可全马,每次都是25公里打底。无需羡慕,能力有大小,身体有差异,底子不一样,追求自然各不相同。

如果你是速度型跑者,耐力差,后半程掉速有点厉害,补救措施,不是盲目堆跑量,而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周增加的跑量不能超过上周的10%,且要配合力量训练,一周一次,每次45分钟,平板支撑、臀桥、箭步蹲之类,提升肌耐力。

运动项目不一样,跑量也不一样

半马的话,不追求成绩,150公里绰绰有余,但跑全马的话,后半程可能会崩。距离越长,更考验一个人的心肺功能,以及肌肉的耐受力。

长距离需要一定的跑量打底,且要不间断地进行抗疲劳训练。如果跑全马,至少要一周来一次长距离慢跑。作为大众爱好者,月跑量维持在200~300公里,适当长距离慢跑,突破全马不是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追求不一样,跑量也不一样

专业跑者几乎都是大跑量,一天两练是常态,而大众爱好者,不能向专业看齐,但可以学习他们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精神,没必要跑那么多,也无需盲目竞速。

适度怡情,过度伤身。跑得很累的时候,一是休息,二是要做减法,跑量少点,速度慢点,拉伸要到位,营养要补充,充足睡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