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于桂桂)12月10日,中国烹饪协会举行团体标准发布会,发布三项团体标准和一项协会指导性文件,其中《外卖智能取餐柜管理规范》对外卖智能取餐柜提出相应标准规范,要求取餐柜在提高配送效果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傅龙成称,2020年10月1日国家关于标准规则的新国标开始实施,中国烹饪协会围绕餐饮行业发展热点、难点等发布《外卖智能取餐柜管理规范》《“百合花”餐饮业食品安全和营养管理体系要求》《团餐项目管理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和《轻食餐饮发展指南》。

外卖智能取餐柜管理规范成为关注焦点。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吴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智能取餐柜的投放使用能够实现外卖无接触配送,基于此,协会联合相关单位制定外卖智能取餐柜的团体标准。取餐柜在研发之前就考虑到食品安全与消毒等问题,因此从送餐到取餐能够实现全程无接触,且取餐柜每天具有固定的消毒环节。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随着疫情常态化控制,外卖智能取餐柜有望得到推广,且在送餐效率方面,外卖智能取餐柜可以帮助骑手每单缩短108秒的配送时间。“不同于快递柜,智能取餐柜包含保温、消毒等功能,因此投入资金较高,这也是影响其广泛推广的原因。”吴颖说,智能取餐柜的推广仍需要资金、政策支持。

目前,外卖智能取餐柜已陆续在北京多个商圈投放使用。随着团体标准的实施,外卖智能取餐柜在选址、质量、功能等方面有了进一步规范依据。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编辑 王琳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