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10日,大湾区科学论坛首个分论坛——纳米科学分论坛在广州举行,十余名院士齐聚,共话纳米科学发展的现状、机遇与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教授李述汤在学术分享环节表示,2021年,他牵头成立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MIMSE),瞄准国家战略、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聚焦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用与大健康领域的前沿交叉融合创新与产业转化。一年之内已经从海内外引进了15位人才。

“我们计划在澳门做人才培养、前沿研究;在横琴主要面向科学前沿和区域产业需求,推动高水平成果转化。”李述汤表示,广东省是OLED大省,此次带来的团队主要补足的是高分辨、微显示的缺口,希望让技术更好地融入大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教授李述汤。

问:您认为大湾区科学论坛对于促进大湾区科技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李述汤:广东省对于科学技术高度重视。纳米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省起步虽有些慢了,但是做得很快,国内高端人才也逐渐被慢慢吸引过来。大湾区科学论坛不但会推动人才来到大湾区,还会迸发人才集聚的效应。

问:您在多地都有过工作的经历,为什么选择来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

李述汤:我一开始投身大湾区,是因为江苏省与澳门合作,想抓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机遇做点事。广东省领导非常重视,投入非常大,吸引很多新的科研人才来到大湾区,集聚在这里,使得产业进一步焕发活力。

问:您如何看待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

李述汤:做科研只是开始,后续一定要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不是做学问,而是产品的开发。对于一个公司的CEO,他的科研成果是次要的,最要紧的是怎么样把它转化出去,要关注市场的开发、技术的开发。如果要科学家从头开始做到尾,这是很难的。所以在公司里,我不一定要做CEO,而是要知道需要哪些人跟我合作,让他们去做。

问:现在您会经常来广东吗?

李述汤:有需要的话一定随时到,不过现在网上也可以远程做事的。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李焱彤